俄羅斯人為何愛喝酒?

09-25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2011 年網上曾經流傳過一個在莫斯科擔任英語教師的加拿大人整編的俄羅斯軼事專輯。俄羅斯人對軼事清單中的某些項並不認同,但對 " 俄羅斯人喝很多伏特加,這並非神話 " 卻沒有人提出質疑。

談到俄羅斯人對酒的鐘愛,還要追溯到俄國建國之前。據 12 世紀編年史匯集《往年紀事》記載,古羅斯的弗拉基米爾大公為斯拉夫人選擇宗教信仰時,瞭解到伊斯蘭教禁止飲酒後立即宣佈,放棄讓羅斯皈依真主的方案。大公宣佈:" 飲酒對於羅斯來講是一種樂趣:我們不能不飲酒。" 不過當時俄國人喝的並不是伏特加,而是葡萄酒和烈性蜂蜜酒。歷史學傢認為,伏特加在俄國出現的時間不早於 16 世紀,很快便與熊和套娃一樣,成為俄國的三大標志之一。

俄羅斯人到底為什麼能喝這麼多酒呢?據生物學博士斯維特蘭娜 · 鮑林斯卡婭介紹,原因之一在於基因:俄羅斯人的體質與其他歐洲人一樣,將酒精代謝分解為毒性乙醛的速度比較慢,對身體的傷害沒有那麼明顯。要知道,正是毒性乙醛才引起宿醉和其他不良反應。相比之下,日本人和中國人體內的這一代謝過程就要快得多,因此他們大部分人不能喝很多酒。鮑林斯卡婭說:" 基因不是讓俄羅斯人去飲酒,但為其飲酒提供瞭條件。"

歷史學傢亞歷山大 · 皮紮科夫介紹說,16 — 17 世紀沙皇推出全國性酒館制度,規定酒館經營者都必須向國庫繳納固定金額的稅款。為瞭繳納稅款,酒館經營者就必須盡量多賣出酒水,否則就會虧本。此舉使政府獲得瞭酒類銷售帶來的可觀利潤,民眾則逐漸養成瞭飲酒的習慣。這位歷史學傢說:" 是國傢慢慢將民眾引向酒館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俄國政府意識到推廣飲酒的危害。19 — 20 世紀初出現瞭禁酒運動,隨著一戰的爆發,尼古拉二世推出全面禁酒令。1917 年,佈爾什維克執政後仍保留該禁令,不過僅持續到 1923 年。隨後蘇聯政府曾多次發起禁酒運動,其中 1985 — 1990 年米哈伊爾 · 戈爾巴喬夫執政期間規模最大。當時每天銷售酒類的時間縮短為 5 個小時,提高瞭酒的售價,甚至還砍掉瞭許多葡萄園。

從歷史回到當代,目前俄羅斯人飲酒仍很多,不過近 5 年已有所下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2010 年俄羅斯人均飲酒量為 15.1 升,緊隨白俄羅斯 ( 17.5 升 ) 、摩爾多瓦 ( 16.8 升 ) 和立陶宛 ( 15.4 升 ) 之後居第四位。2016 年,根據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及公民平安保護監督局的數據,俄羅斯人均飲酒量為 "10 多升純酒 " ( 具體數字未公佈,但低於 15 升——編者註 ) 。他們也在向公民提示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人均年飲酒量超過 8 升就會危害民眾健康。為此要進一步反對酗酒。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 透視俄羅斯 " 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