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個瓷器藏傢都夢寐以求一件稀世珍品:鬥彩雞缸杯。跟著 51 養生網小編瞭解一下吧。
鬥彩雞缸杯,是明朝成化憲宗皇帝的禦用酒杯,出自成化官窯。雞缸杯的彩繪圖案,以奇石花卉隔離,一組繪雄雞昂首傲視,雌雞與小雞啄食蜈蚣;一組繪雄雞引頸高啼,雌雞與三小雞啄食蜈蚣,畫面形象生動,情趣盎然。
明神宗時就 " 值錢十萬 " 的雞缸杯,每次亮相無不萬眾矚目,屢屢刷新中國瓷器的世界拍賣紀錄。2014 年 4 月香港蘇富比的春季拍賣會,上海藏傢劉益謙以 2.8124 億港元(約 2.4 億人民幣、10 億多臺幣))將一個海外的雞缸杯收歸,引起一時轟動。
劉益謙很幸運。因為鬥彩雞缸杯是進貢給皇帝的,要求極度嚴格,出爐後隻有少數佳品進貢,次品砸碎掩埋,所以流傳至今非常稀少,全世界已知僅僅存世 19 件,其中以臺北故宮博物院的 6 隻鬥彩雞缸杯最為珍稀和保真,堪稱鎮館之寶之一。
但是,偏偏發生瞭兩件讓臺北故宮大丟面子的事。
第一起,有遊客發現展出中國歷代銅器展的玻璃展櫃竟然自動打開,雖然該展櫃的三件戰國時期文物並未失竊或被破壞,但此事還是受到臺灣輿論強烈關註,原因仍不得解,有人稱之 " 靈異事件 ",有人批評 " 故宮的螺絲松瞭。"
第二起,據媒體報道,臺北故宮將許多館藏珍貴文物復制品,於高鐵嘉義站大廳裡舉辦瞭名為 " 打開亞洲之門 " 的展覽,卻被人發現 " 鬥彩雞缸杯 " 的玻璃展示櫃內有一隻蒼蠅屍體。
照片明顯可以看出這隻蒼蠅已僵死多時。
館藏文物的玻璃展櫃,原本應該密不通風,如同有句俗話叫 " 連蒼蠅都飛不進去。" 但真的有蒼蠅飛進去,實在讓人不可思議。
蒼蠅是如何飛進去的?難道 " 故宮的螺絲又松瞭 "?蒼蠅怎麼死的?難道是因為雞的肖像過於逼真,以至於嚇死瞭誤入的蒼蠅?
不管怎麼說,一隻死蒼蠅出現於如此珍稀的臺北故宮文物之旁,實在是難堪的畫面。
也可以是,驚!為看守價值兩億的古董,竟活活餓死自己。這個一個驚天秘密。
明成化鬥彩杯之一。飲酒用具。造型為敞口,淺腹,臥足。因杯身以鬥彩描繪線雞啄早哺雛,姿態栩栩如生,輔以牡丹、蘭花、柱石紋,故名。據《成窯雞缸歌註》:" 成窯酒杯,種類甚多,皆描畫精工,點色深淺,瓷質瑩潔而堅。雞缸、上畫牡丹,下有子母雞,躍躍欲動。"《陶說》載:" 成窯以五彩為最,酒杯以雞缸為最,神宗時尚食禦前,成杯一雙,值錢十萬。" 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各朝均有仿制品。
" 鬥彩雞缸杯 " 不足一掌大小,燒制於明代成化時期 ( 公元 1465 年至 1487 年 ) ,因其杯壁上畫有公雞母雞,故稱雞缸杯。現存於世的明成化 " 鬥彩雞缸杯 " 隻有 19 隻,其中 4 隻在私人藏傢手中,其餘均被博物館收藏。
繪畫:
雞缸杯的特色大傢都知道,鬥彩的特征在雞缸杯上發揮的是淋漓盡致,大傢要註意雞缸杯用的色料復雜,但是繪畫的工藝卻十分的簡單,呈現出疏密有致、剛柔相濟的效果。給人一種大道至簡,重劍無鋒的感覺。明代嘉靖、隆慶、萬歷三朝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有成化款之仿作。仿品的色彩和款識與真品雖有相近之處,但仍有破綻可尋。嘉、隆、萬時仿款顯得筆畫粗重,排列稀疏,圈欄過大,與成化款的筆法貌似而筆力不同,色彩也濃而不艷,隻有雲朦、氣泡與成化窯相似,幾可亂真。
器形:
雞缸杯的器形想必大傢都知道。雞缸杯的整體器形大傢想必都知道,器形較矮,呈橢型,敞口的外翻均勻,圈足內斂無釉。給人一種精巧渾然天成的感覺,作為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鬥彩大作,大傢在選購的時候要特別註意。清康熙朝仿品比真品稍高,底徑略小於真品,足邊一周無釉處比真品寬;底部六字方框楷書款將底部占滿,線粗色重,文飾比較板滯;青花山石圖案上加有濃重的青花點,為真品所無。
壁畫:
杯壁上勾勒的是雌、雄雙雞和三隻小雞,其中還繪畫瞭山石、蘭草、牡丹的圖案。這小小的杯壁上繪畫出瞭特別的意境,雄雞抬頭昂視,母雞在帶著小雞捉蜈蚣吃,剩下的兩隻小雞在一旁玩耍。這種特色的繪畫工藝,在爭奇鬥艷的色彩中構成一幅情趣盎然的生動畫面。清乾隆時仿品有的是高柄臥足,器外帶有乾隆禦題詩,底足內有 " 大清乾隆仿古 " 印文。民國時仿品釉面泛青,青花色浮,色澤清淡,文飾呆滯。
底部:
雞缸杯的底部大傢一定要註意,雞缸杯的底部是平的,沒有圈足,落款是在特意勾勒的青花雙方欄,在此欄目內用正楷書書寫 " 大明成化年制 " 的六字款識。大傢在鑒定的時候,最需要註重的地方是顏色和款識上,大明成化年間的到代雞缸杯杯壁上看起來都像有一層雲霧一樣,有很大的氣泡,底部的款識顏色發青發淡,底部的顏色為白黃色。而後期仿制的雞缸杯用顯微鏡或者放大鏡鑒定的時候,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氣泡不均勻,而且底部的款識顏色十分的渙散出青發白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