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瞭兩千年的石棺開裂 文物醫生花十九個月修復

10-02

穿越千年,終究還是敵不過時間,即使是存放在博物館的石棺,也不可避免地開裂瞭。不過,經過文物醫生的巧手,對這些石頭材質的文物進行瞭一次 " 搶救 "。在大傢的印象中,文物修復一般都是些青銅、瓷器。然而,那些外形 " 強悍 " 的石器,修復起來一點也不輕松,一番脫鹽清洗過後,還要進行 " 拼圖遊戲 "。在四川博物院,一件兩米多長的東漢房形蓋石棺,四五名文物醫生一齊上陣,修復完成總共花瞭 19 個月的時間。


▲開裂的石館


▲修復後的石館

扛不住瞭 熬瞭兩千年的石棺開裂

在地底下躺瞭將近兩千年,一直到 1957 年,這件東漢房形蓋石棺才從新都天回鎮天回山的 3 號墓被考古人員發現。這座長約兩米,寬 77 厘米,高約 1 米的石棺,保存比較完好。

石棺的蓋子設計得和房頂一樣,兩側魚和禽獸的紋飾清晰可見。在石棺右側,還刻畫著屋廊、人物,懸掛在枋上的魚,被繩索套住的看門狗,再現瞭一幅東漢風情畫。而在左側還刻畫著伏羲女媧、朱雀等圖像。

這件被鑒定為三級文物的石棺,看上去雖 " 外形彪悍 ",還是藏著一顆玻璃心。2010 年,這件造型精美的石棺終於還是沒有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一條裂紋貫穿整個底部,兩側石塊也跟碎玻璃一樣,出現瞭粉碎性 " 骨折 "。

" 石棺底部枕木年久腐爛,難以承受石棺本體的重量,最終導致石棺本體的裂紋加深。" 據文物修復人員介紹,石棺出現瞭結構性斷裂,並且伴有局部缺失、表面泛鹽、表面層狀剝落和污漬等多種 " 癥狀 "。根據博物院展示的一張修復前的照片,石棺斷裂之後,還有一部分石塊碎裂成碎片,而因為砂巖材質,文物表面泛鹽,覆蓋著厚厚一層白色結晶。

拆解拼接 定制吊車完成拼圖遊戲

由於石棺本開裂之後,就一直靠著繩索 " 續命 ",修復人員幹脆給石棺松綁,將石棺大卸八塊,用矽膠軟墊將構建包裹,減少拆分過程的磨損。

拆分過程中,修復人員不得不動用承重 3t 的定制吊車先將石棺側面吊起,放到木板後,又用大型叉車將這些文物構建轉移到指定位置。在對這些斷面塗抹上 Remmers 300 原液 " 補鈣 " 之後,就要開始拼接工序瞭。

" 對斷裂的大型石棺復原需從下至上進行,先粘接較小的碎塊,再進行較大構件的粘接。" 參與修復的工作人員表示,由於石棺斷裂時,底部與棺身四壁完全斷開,從中斷為兩截,拼接時就要先將底座兩塊完全粘接牢固後再粘接棺身和底部石材。使用定制吊車在 G 型鉗輔助下將石棺構件逐一吊起進行預拼接,多次反復調整構件相對位置,努力找到斷裂面原始吻合狀態。

關鍵部位進行拼接時,還要通過錨桿加固," 復原粘接時選用的粘接劑的粘接強度應與被粘接物的強度相近,黏度適宜。" 修復人員介紹,顏色與文物本體相近,不能改變文物原貌,耐老化性能好,具有可再處理性,並確保材料使用後不會因性能差異而造成文物產生化學或機械損傷。

按照保護修復方案,選擇雙酚 A 型環氧樹脂,加入乙酸乙酯消除氣泡,混入砂巖巖粉,均勻塗抹在待粘接表面,並對粘接面施加一定壓力,保持 48h,待粘接劑完全固化。

石棺美容 桑拿之後還要進口面膜

如果說拼圖是個力氣活兒,那麼給石棺美白就是一個精細活兒瞭。文物修復人員戴著口罩,拿著軟毛刷拉網式清理表面灰塵。對於一些易溶於水的污垢,就要更換工具瞭,使用毛筆蘸取去離子水擦拭。在一些邊角處,還必須用氣槍吹掃,隨後用文物吸塵器來清洗。

文物表面較為堅硬難溶於水的污染物,就必須動用高科技瞭,蒸汽清洗機、超聲波清洗機、電動刻字筆等物理方法和乙醇溶液、丙酮溶液等化學方法逐一試驗,選擇最合適的方法去除。

" 生物斑跡最難去除。" 修復人員表示,這些都是苔蘚地衣等生物生長或死去後在表面沉積造成,顏色為墨綠色或黑色,由於表面沉積物顆粒較細,已經深入石材的微孔隙中,一般的表面擦洗難以祛除。在這個時候,就必須使用高溫水蒸氣清洗。

美容的最後工序就是使用 " 面膜 ",這也是針對石質文物脫鹽的通用辦法。修復人員采用進口純纖維素脫鹽紙漿作為吸附材料,用刮刀和棕刷將用去離子水濕潤的紙漿均勻地貼敷在文物表面,使紙漿與文物緊密相貼,待紙漿層幹翹後揭下紙層,如此反復進行多次。" 貼敷吸附法能夠延長水與石質文物表面的接觸時間,同時降低水的滲透深度,能夠有效清除巖石本身及清洗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可溶鹽,不會損傷石質 "。

對修補部位出現的色差進行處理,待配補處幹透之後打磨平整,用天然礦物顏料給配補處上色,再撲上石粉使顏色看起來更自然,與文物本體顏色相近,提升文物修復後的藝術價值。

恢復如初殘破的石棺解碼歷史信息

此次修復以石質文物本體的保護和以不改變文物的原貌為基本原則,同時還使用高精度三維掃描儀采集修復前石棺三維數據,可以精確測量病害位置和面積長度等,永久保存文物原始信息,可作為文物修復檔案的補充信息。此外,還給棺座加裝瞭一個承重 2 噸以上,可移動並有固定裝置,底架具備彈簧減震功能,在文物移動時確保文物安全。

" 東漢石棺是反映四川地區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特點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修復人員表示,石棺上的紋飾從未進行過拓印采集,公開發表的圖案也是手繪的線描圖,因此,該棺的真正紋飾內容從未公開發表和系統研究。將斷裂的石棺重新復原,對研究石棺表面紋飾及其所蘊含的美學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具有重要意義,從某種程度來講,也是對漢代歷史信息的重要補充。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