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全面屏“撕逼”沒有意義,洗牌已開始!

09-28

文 / 金錯刀

今年的手機行業發佈季,小米的 Mix 2,蘋果的 iPhone X,三星的 Note 8,還有即將發佈的華為 Mate 10,這幾個手機巨頭拉開瞭一場全面屏 " 撕逼戰 "。

引來各路熱議和惡搞,比如 " 齊劉海 "、" 禿頂大胡子 ",還有 " 不禿頂的大胡子 "。

不管是與市場的預期相去甚遠,還是出人意料," 全面屏 " 這個概念徹底火瞭。

還有一點,喊瞭好多年要取替 LCD 屏,蘋果終於開始使用 OLED 屏瞭。

而在 2017 年年初,外媒就傳出,蘋果大手筆訂購 1.6 億塊 OLED 屏,拿下這筆大單的供應商,是三星。

在全球手機市場,三星和蘋果互為強勁的競爭對手,也是關系密切的合作夥伴。

眾所周知,三星是蘋果手機的重要零部件供應商,包括最新的 A11 處理器。

如今,三星又成為蘋果手機的 OLED 屏供應方,是否向市場傳遞瞭一個行業大洗牌的信號?

在全面屏手機 PK 的背後,最終的贏傢或許隻有一傢,就是三星這隻手機行業的幕後大手。

坐觀 OLED 全面屏 PK,真正主角是他

根據調查機構 IHS Markit 的預測,2017 年 OLED 全球銷售規模將達到 209.94 億美元,是 2015 年的近兩倍。

而真正的市場規模,還遠遠沒有被完全開發出來。

OLED 技術起源於美國,但真正實現大規模產業化的國傢和地區主要集中於東亞,如日本、韓國、中國等地區。隻是早期,限於技術問題,OLED 屏並不被業界和市場看好。

經過近 20 年的發展,OLED 顯示面板的應用主要包括以電視為主的大型面板和以手機、電腦、顯示器、平板電腦、智能手表、智能運動設備等為主的中小型面板。

大型 OLED 面板市場,主要以 LG、索尼、夏普為主,中小型 OLED 面板市場則以三星為首。

現在中國手機廠商,包括華為、金立、魅族、美圖、聯想等,都在使用 OLED 手機屏,三星為主要供應商。

單就現在的智能手機顯示屏市場而言,OLED 屏占有率在 2017 年第二季度已經達到 44.4%,預計到 2018 年就將全面超過 LCD 屏。

而三星,今年 4 月就有消息稱,2017 年,其 OLED 顯示面板生產目標是 5.5 億片。

三星已經成為 OLED 屏市場的絕對主力,如何做到這一點?

佈局全產業鏈生態隻靠一記狠招,

孤註一擲

從 1938 年三星商會成立,至今已 79 年,涉足國民經濟中的眾多行業和領域。如今已經成為全球電子領域的領軍企業。

電子板塊,在整個三星集團的收入占比更是超過 70%。形成這樣的局面,得益於三星的全產業鏈生態佈局。

在電子領域,三星所涉及的產品范疇有電視、冰箱等各類傢用電器,到手機、照相機、電腦、平板電腦等消費類電子產品及周邊產品,從產業鏈上來說,既涵蓋瞭上遊的半導體、芯片、存儲等核心技術和零部件的開發及生產,也包括下遊的產品組裝生產,包括為友商提供重要的零部件代工。

縱觀其在電子領域的崛起過程," 孤註一擲 " 是深植其企業精神的關鍵風格。

核心技術掌握上遊市場

進入電子領域,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壯大。三星很快實現瞭半導體上的技術突破。

以存儲芯片為例。1983 年,三星成功開發出自己的 64k DRAM(簡單理解即系統內存)芯片,後來又相繼率先開發出 16M、64M 乃至世界第一塊 1GB 的 DRAM 芯片。

在芯片體積越來越小的時代,2014 年,三星首次量產 20nm(納米) DRAM,2016 年,又首次實現瞭 18nm DRAM 的量產。而蘋果的 A11 處理芯片,僅 10nm。

到 2015 年時,三星就已經連續 24 年蟬聯 DRAM 全球市占率第一。

這是一個學習加自我超越的過程。

三星電子成立 30 周年時,給自己選定瞭一個在當時看來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曾經電子類企業的霸主索尼。

為瞭實現超越和自我超越,三星不單重金建設研發隊伍,還派人到技術強大的日本公司學習。

2005 年,三星以 149 億美元的品牌價值首次超越索尼,2006 年市值突破 1000 億美元。就在剛剛不久發佈的 " 世界最佳品牌 " 榜單中,三星連續六年入選全球最佳品牌前十位,位列第六,首次超過豐田成為亞洲品牌之最。

無懼開局爛牌,押註手機

相比市場上的一眾老牌手機廠商,三星在手機市場的起步並不算早,但重要的是,三星已經有瞭自己的核心技術,且在不斷的摸爬滾打中實現突破。

1988 年,三星推出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手機,銷量隻有 1000 多臺,但卻並沒有令三星在手機開發上停滯,依然保證每年推出新品。

2002 年,三星推出其第一款彩屏手機 SGH-T100,成為其第一款銷量破 1000 萬臺的機型,而後的 T 系列手機,無論顏值還是性能,都收獲瞭眾多粉絲。

進入智能手機時代,三星打合作戰略,采納瞭所有主流智能操作系統。進入安卓陣營前,采用過 Windows Mobile 系統和塞班系統,收獲瞭市場不少好評。

真正讓三星智能手機爆發的,是 Galaxy S 系列和 Note 系列。機身輕薄,屏幕艷麗的 Galaxy S 系列是安卓手機界長久不衰的 " 機皇 ",Note 系列在全球掀起瞭大屏手機風潮。

而三星的手機屏無疑成為瞭這個 " 看臉 " 時代的最大亮點之一,成為瞭三星又一市場突破口。

再次彎道超車,完成 OLED 市場大逆襲

在 LCD 顯示面板市場最火熱的時候,三星確實已經開始瞭 OLED 技術的開發。

但實際上,日本對 OLED 的研究要先於韓國,更早於中國。

相比 LCD 面板,OLED 可自身發光,亮度更高,對比度更大,色彩更豐富,更節能,更輕,可視角度超大,可實現彎曲和折疊。

但問題在於,受限於 OLED 技術,發光物質的壽命周期相比 LCD(理論上為 50000 小時)過短,僅為 20000 萬小時左右,且附著技術等難題難以攻克,良品率太低,制造成本高昂,很難實現量產。

所以,業界最初根本不看好 OLED 顯示面板,早期日本企業相繼終止瞭研發。

現在,在大尺寸顯示面板的開發上,以 LG、索尼、夏普為首的廠商,盡管長期的研發取得瞭一定的成效,但進展並不明顯。

反觀三星從 2000 年代初開始 OLED 顯示面板的開發,因為入場相對較晚,有一定的後發優勢。

一方面繼續對中大型 OLED 面板的研究,另一方面,著重在小型 OLED 面板市場發力。

2007 年,實現全球首次 OLED 面板量產。2008 年,最早在手機上使用 OLED 屏,並於 2015 年首次量產雙曲面 OLED 屏,2017 年 5 月首次展出可伸展的 OLED 顯示屏。

智能手機市場的爆發,將三星 OLED 顯示屏帶入爆發性增長期。

大尺寸 OLED 面板廠商,尤其是 LG,盡管獲得瞭外部投資支持,但在小尺寸 OLED 面板的技術上仍然捉襟見肘,尚無法滿足蘋果需求。

今年最熱的全面屏,從技術要求上看,LCD 屏無法勝任。比如異形切割,已經把觸控層做到面板顯示層上的三星 super AMOLED 屏完全沒有問題,可以將邊框做得更窄。LCD 面板因為需要背光源,一方面不適合異形切割,且不易實現邊緣顯示和邊緣觸控。

一系列因素作用之下,三星成為 OLED 市場主力絕非偶然。

對中國企業的啟發,核心技術!

進入中國 25 年,三星沒把自己當 " 外來戶 ",在中國開公司設工廠,搞開發研究,極大促進瞭所在地區的經濟和就業。

其在技術革新上的得心應手,得益於自主化生產、不外包的運營模式,為瞭滿足消費者需求,可以及時進行生產線的調整,並從標準化產品的規模制造轉向以研發和自主生產為基礎的潮流趨勢制造者、引領者。

成為世界一流,三星給中國企業帶來的最大啟發在於其核心技術。

現在包括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品牌,都頻頻發力自有核心技術的研發,沖擊更大的市場。

中國不乏好的企業品牌,但現在大多企業品牌戰略常常隻是紙上談兵。在互聯網時代,一個牌子可以靠一款產品迅速打響,也很容易瞬間淹沒在互聯網創業的洪流裡。

究其根本,產品不等於品牌,品牌知名度和忠誠度需要時間的打磨,而產品創新務必求快,核心技術是品牌生命力的心臟。

一個真正的好品牌,不止是讓人們知道他有哪些產品,而是要讓人們記住這個品牌做出瞭人們喜愛的產品。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