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8 月裡約奧運會,各國運動員競相登場,共計打破 27 項世界紀錄,再次提升人類身體的潛能極限。
假如動物也來參賽,它們會得什麼成績?能超越人類嗎?
射擊:水槍神射
在印度、澳大利亞、波利尼西亞的熱帶地區,河流入海口附近生活著一種小型淡水魚——射水魚。這種魚體長一般 20~30 厘米。最神奇的是,它能操控身邊的水,像射子彈一樣,把水迅速射出去。這就是它的 " 獵槍 ",用來捕獲食物。
射水魚先用鰓把水壓進嘴裡,再用舌頭頂住上腭,這樣就形成類似槍筒的盛水容器。一旦發現目標,嘴裡的水會迅速射出去,像出膛子彈一樣又快又狠又準,即使 3 米外的獵物也能一擊即中,被打落水裡。
光線發生折射,從水裡看空中的獵物,位置會有偏差,即折射光線在反向延長線上的虛影,獵物不在其真實的位置。但神奇的是,射水魚能識別光線折射,還能根據獵物遠近調節水柱子彈的強度,準確命中目標。它們射水的精準度非常高,即使射水魚在超過體長 10 倍以上的距離,依然百發百中,打獵捕食。
射擊水平高低應該看中靶率,射水魚絕對是一流的。人類射擊在正常視覺環境中進行,但射水魚在兩種介質中,並準確中的。所以考慮兩種不同介質光線折射作用的話,射水魚恐怕比人類要技高一籌。
短跑:驚人沖刺
非洲草原上生活著一種黃紋黑斑的大型貓科動物,它有超強的爆發力。這就是獵豹,起跑加速度高達 10 米 / 秒 2,相當於百千米加速 2.78 秒,仿佛一輛超級跑車。
獵豹的身體為速度而生。它身材苗條,呈流線型,而且脊椎極富彈性,有利於奔跑跳躍。獵豹的鼻、心、肺等呼吸器官能在高速奔跑時給身體提供充足氧氣。尾巴長達身體總長度一半,像舵一樣掌握方向,又能維持平衡,不會因急轉彎而摔倒。爪子能時刻抓牢地面,保持奔跑平衡。如果奮力沖刺,獵豹最高時速可達 120 千米。
高速度也有代價,獵豹要消耗巨大能量,產生巨大熱量。全力沖刺的話,一般隻能跑 500 米,然後必須休息,一邊散熱一邊恢復體能。
短跑中,獵豹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名。其次就是它的食物——羚羊,它們身體矯健,擅長短距離沖刺,最高速度達 64 千米 / 時,有些更健壯的羚羊,速度會更高。
與羚羊不相上下的,是陸地上跑得最快的鳥——鴕鳥。它天生一雙大長腿,邁開大步跨出 3~5 米,跑起來速度可達 70 千米 / 時。
短跑要領是爆發力強、加速度快。裡約奧運會上,牙買加人博爾特依然保持自己創造的 100 米短跑世界紀錄。2009 年他以 9.58 秒跑完全程,最高時速達 44.64 千米。但是對比起來在短跑上,人類遠不及動物們啊。
田徑:超強跳躍
中亞山勢崎嶇冰雪覆蓋,惡劣環境裡生活著雪豹。它一般體長 2.4 米(含尾),體重 54 千克,活躍於海拔 3000~5000 米的高山懸崖。尾巴長約 1 米,又粗又壯,能平衡身體保持方向。後腿特別強壯,彈跳力極強。爪子能牢牢抓住地面,在雪地上也能平穩不打滑。
優良 " 裝備 " 成就瞭雪豹,它擁有超強的跳躍能力。成年雪豹一躍跳出 15 米遠,使其不囿於地形限制,自由遊走於山間,輕松捕食獵物,常常一下捕住十幾米外的藏羚羊。它跳躍距離約是其體長(不含尾)的 10 倍。
然而小動物的彈跳力更強大。青蛙大腿粗壯,跳躍力強大。根據不同種類,有的能跳 2 米遠,達到其體長的 20 倍。野兔同樣後腿發達,逃避敵害時能爆發 50 千米 / 時的高速度,並能一次跳出 3 米遠距離,相當於身長的 5.5 倍。
人類的跳遠紀錄是美國人鮑威爾於 1991 年創下的。他跳瞭 8.95 米遠,大約是其身高的 5 倍,而且還必須助跑。若拿距離與身高的比值來相比,人類與動物差距不小。
另一方面,跳高界則是小動物們的天下。跳蚤是當之無愧的跳高王者,它們體長僅 1~3 毫米,但後腿關節很多,積蓄力量,一躍跳起的高度是其體長的 150 倍。
相比之下,人類跳高與動物相差更大。跳高紀錄是古巴人索托馬約爾於 1993 年創下的,他跳出 2.45 米的高度,至今無人打破。以身高與高度相比,還不到他身高(1.95 米)的 1.5 倍。
跳水:完美入水
北大西洋海鳥中,體型最大的是鰹鳥,雙翼展開體寬可達 1.6 米,體重 2.5~4 千克。鰹鳥捕魚時,一般距海面 30 米飛翔,發現獵物就迅速 " 武裝 " 自己。它先張開翅膀向海裡猛沖,入水時立即收回緊貼身體,仿佛一顆長羽毛的深水炸彈,整個身體成為完美的流線型。它們是優秀的跳水者。
鰹鳥跳水速度高達 96 千米 / 時,入水後它振動翅膀,就能深潛 12 米,輕松捕到獵物,然後遊上海面飛回天空。
鰹鳥入水時收回翅膀,是最明智的舉動,否則它就會受到海面的猛烈撞擊,效果跟撞到水泥地差不多。另外,鰹鳥體內的氣囊和脂肪,也能幫助它們緩解高速入水時受到的沖擊力。
奧運會的跳水運動包括 3 米跳板和 10 米跳臺。高質量跳水要求入水時身體呈流線型,盡量少地濺起水花。人類 10 米跳臺跳水時間約 1.4 秒,入水速度約 51 千米 / 時,入水前有許多漂亮的跳水動作,如旋轉、空翻等,這是鰹鳥無法比擬的。但從跳水的高度、速度和入水深度上看,鰹鳥恐怕勝過瞭人類。
舉重:誰最強壯
幾千年前,一種動物就因力大無比而聞名,甚至受古埃及人崇拜,它就是屎殼郎。屎殼郎體重僅 2 克,卻能負起 2280 克的重量,絕對的 " 大力士 "。對屎殼郎來說,這股 " 巨大 " 力量主要用來滾糞球,養活自己和後代。糞球除瞭作食物,還作避難所,危險時保護自己,而雌性屎殼郎會在糞球裡產卵,幼蟲也從糞球中吸取養分。
如果以體重和舉重的比例計算,屎殼郎能負起相當於其體重 1140 倍的重量。如果換算成人類,相當於一個人要舉起 6 輛雙層巴士。舉重是純粹的力量比拼,依靠自身力量對抗地球引力。如果動物身軀越小,體重就越小,它自身的負擔就越小,那麼它相對的負重能力就越大,所以昆蟲一般都很 " 強悍 ",屎殼郎這種能力堪稱世界第一。
大型動物相對的負重能力遠比不上昆蟲。比如與人類接近的大猩猩,其中一種叫銀背大猩猩,成年雄性體重約 200 千克,負重可達 1000 千克,相當於自身體重的 5 倍。
還有常見的黃牛,幾千年來一直為人類耕地、拉車。黃牛體重約 400 千克,負重約 900 千克,相當於自身體重的 2 倍。
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似乎更 " 弱 " 一些。大象體重約 6000 千克,負重卻隻有 1500 千克,相當於自重的 0.25 倍。
反觀人類,男子 105 公斤以上級(最高級別)舉重的世界紀錄是挺舉 262.5 千克,由伊朗人拉紮紮德於 2004 年雅典奧運會創下。拉紮紮德體重 160 千克,能舉起自重約 1.6 倍以上的重量。這與小動物屎殼郎根本沒法比,但與大型動物相比,還是比較突出的。
拳擊:超強爆發
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近海淺灘,生活著螳螂蝦。它們活動范圍很有限,但覓食時,常常盯上比自己高大強壯的獵物。
螳螂蝦膽量為什麼這麼大?它們體型不大,通常長到 15~30 厘米,但絕對是重量級拳擊選手,一記重拳相當於 22 毫米口徑子彈出膛的力量,一般獵物根本承受不住。
螳螂蝦的頭胸甲殼非常堅硬,一對前臂強壯有力。平常看上去好像在捕食的螳螂,但它們前臂還長瞭一副天生的彈射裝置,其上各附一個堅硬的錘。盯上獵物,螳螂蝦就把錘彈射出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中獵物。它們就像拳擊高手,打出致命一擊。
螳螂蝦出拳的速度、力度非常驚人。在 1/3000 秒內就能打出一拳,相當於人眨眼瞬間,就能打出 90 拳,拳速超過 80 千米 / 時。拳的力度達 150 千克,相當於它體重的 2500 倍。這種閃電般的強大攻擊,一般獵物根本無法承受。
拳擊高手的出拳速度和力度都高人一籌,不論動物還是人類。拳王泰森體重 100 千克,他右拳能打出 800 千克力量,左拳能打出 500 千克力量。但是經測試儀測量,這隻是泰森揮拳過程中動能轉化的結果,並非他真實的爆發力。實戰中出拳力度會更高,估計右拳能達到 1000 千克,相當於自身體重的 10 倍。但這種比例與螳螂蝦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瞭。
遊泳:極致泳速
廣袤海洋裡,生活著東方旗魚。它們一般體長 3~4 米,身軀呈完美流線型;尾部肌肉發達,擺動有力;頭部前端有長矛般的尖尖吻突,能把水分開;背鰭高大如帆,平衡身體。
巨大背鰭像一面旗幟,也是東方旗魚的標志。當它們興奮或受威脅時,背鰭會張得大大的。若全部張開,背鰭能超過它的身長。當東方旗魚全力遊泳時,背鰭會收起來,不帶任何阻礙。再加上吻突和強有力的肌肉,東方旗魚的遊速高達 110 千米 / 時。
遊泳方面,人類並不擅長。巴西人費羅於 2009 年創造瞭 50 米自由泳世界紀錄,耗時 20.91 秒,至今無人打破。這也是人類最快的泳速,達 8.6 千米 / 時,與東方旗魚相比,實在 " 不堪入目 "。
馬拉松:陸海空耐力比拼
馬拉松全程 42.195 千米。肯尼亞運動員基米托在 2014 年柏林馬拉松賽上刷新世界紀錄,2 時 2 分 57 秒跑完全程,平均速度約 20.59 千米 / 時。
馬拉松是一種體育競技,就是為瞭跑而跑。當然人類還有不為跑而進行的長距離運動,比如二萬五千裡長征。20 世紀 30 年代中國紅軍戰略轉移,從南到北行程 12500 千米,耗時 2 年,一路上他們走走停停、攻城掠地、撒種宣傳,折算下來平均速度約 0.71 千米 / 時。
反觀動物,它們不可能為瞭跑而跑,但它們常有遠距離遷徙。陸地上,每年季節變化引起食物增減,動物就會長途遷徙,跑得最遠的當屬北美馴鹿。它們每年都會橫貫北美洲,長距離運動 4800 千米,以一年期計算,其平均速度約為 0.55 千米 / 時。
海洋裡,一隻海龜創造瞭海洋脊椎動物長途遷徙的世界紀錄。美國科學傢探測到 ,一隻雌性棱皮龜在印尼產卵,然後橫渡太平洋到美國西海岸,行程 20500 千米,耗時 647 天,平均速度約為 1.32 千米 / 時。雖然是龜速,但它能借助洋流,這一點比北美馴鹿有優勢。
天空中,鳥飛得又快又遠,能越過水陸障礙,在長距離運動上占盡優勢。飛行距離最遠的當屬北極燕鷗。2011 年,科學傢給荷蘭的北極燕鷗裝上追蹤器,結果發現,一年內這些鳥飛過陸地、大洋,從歐洲飛到南極洲,經歷南北半球的兩個盛夏,然後返回歐洲,平均飛行距離 90000 千米。5 年後,一隻英國北極燕鷗打破紀錄,它從英國諾森伯蘭郡的法爾恩群島飛到南極洲,往返飛行 96000 千米,一年期間它的平均速度約 10.95 千米 / 時。顯然,借助氣流鳥類的長途飛行最有優勢。
還有一種鳥的 " 成績 " 更優秀。新西蘭、澳大利亞東部地區生活著斑尾塍鷸,體長約 40 厘米,屬於瀕危物種,估計僅存約 2000 隻。斑尾塍鷸為繁殖後代,在 20 天內長途飛行約 30000 千米。它們從南太平洋起飛,到亞洲經停一次,再飛到北美阿拉斯加交配繁殖。然後從阿拉斯加返程,連續飛行約 11800 千米回到新西蘭。這 20 天內,斑尾塍鷸的平均速度約 62.5 千米 / 時。如果單以最後的返程計算,其速度可能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