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眼中的中國,超級震撼!

10-05

以下內容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星球研究所" (ID: xingqiuyanjiusuo)

以上帝的視角

文 | 星球研究所

本文內容資料極為豐富

照片全部采用上帝視角

請用一段完整不受幹擾的時間盡情欣賞

世界上本沒有中國

是中國人創造瞭中國

6500萬年前

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開始碰撞

青藏高原劇烈隆起

逐漸抬升至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的隆升時間仍有學術爭議;從太空拍攝的青藏高原,可以看出白色的喜馬拉雅及土黃色的青藏高原顯著突出於地表,比南部的恒河平原高出不少;圖片源自@NASA)

如此之高的海拔

使得亞歐大陸東部的大氣環流發生重大改變

原本盛行於此的西風環流以及幹冷的冬季風

受到青藏高原阻擾

大量集聚於西北內陸

南部的印度洋夏季風攜帶著巨大水汽洶湧北上

碰到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

也不得不停滯於山脈以南

(青藏高原的隆升對亞洲大氣環流的影響比較復雜,本處僅作簡單示意;白色箭頭為西風環流,紅色箭頭為印度洋夏季風,星球研究所制作,底圖源自@MapsForFree)

冬季幹冷氣流集聚

夏季暖濕氣流又不得其門而入

從新疆到內蒙、從甘肅到寧夏

整個中國西北都變得更加幹旱

沙漠遍佈、戈壁縱橫

(新疆鄯善庫木塔格沙漠,攝影師@劉晨)

無邊無際的沙土

又被強大的西北風卷起

降落在甘肅東部、陜西、山西境內

千萬年的堆積之後

平均厚度達50-80米的黃土高原誕生瞭

(寧夏彭陽縣黃土地貌,攝影師@林生庫)

相比之下

中國東部地區則受益多多

青藏高原抬升之後

東亞季風得到大幅加強

每年夏季它裹挾著大量水汽

揮師西進、北上,深入中國腹地

(白色箭頭為西風環流,紅色箭頭為夏季的東亞季風,星球研究所制作,底圖源自@MapsForFree)

東部地區尤其是江南

降水增加,變得更加溫暖、濕潤

所謂煙雨江南就此形成

(青藏高原對中國東部地區的影響有著顯著分化,南方變得更加濕潤,但華北受冬季風控制更甚,變得更為幹冷,整體反而出現幹旱化趨勢;杭州龍塢茶園;攝影師@潘勁草)

高寒的青藏高原、幹旱的大西北

以及相對溫暖濕潤的東部季風區

正是這三大區域

共同構成瞭中國基本的自然地理格局

(中國三大自然區圖)

這是一片廣袤的土地

各種地形地貌一應俱全

(3D版中國及周邊地形圖,制圖@Anton Balazh/123RF)

從陸地

(新疆喀什紅層地貌,攝影師@趙來清)

到海洋

(2016年在南海探明的三沙永樂龍洞,其洞口直徑130米,深度超過300米,是目前已知最深的藍洞;從海面上看藍洞呈現出與周邊水域不同的深藍色,上方為探測設備;攝影師@駱雲飛)

從高山

(珠峰,攝影師@OLEG ARTEMYEV)

到低谷

(新疆獨山子大峽谷,流水沖刷出的無數溝壑,從空中俯瞰居然構成瞭一顆"大樹";攝影師@刀哥)

從火山

(察哈爾火山,攝影師@劉晨)

到冰川

(西藏曲登尼瑪冰川末端與冰湖的交界,攝影師@李珩)

從細流

(內蒙呼倫貝爾莫日格勒河中的一個小島,形如丹鳳眼,攝影師@鐘永君)

到大河

(長江的上遊沱沱河,青藏鐵路大橋像一把梳子,輕輕劃過母親的發絲;攝影師@薑曦)

從沙漠

(西藏山南沙漠,攝影師@李珩)

到湖泊

(第1張為內蒙古紮蘭屯市柴河鎮月亮天池,攝影師@鐘永君;第2張為瀘沽湖,因水體透明度極高,以上帝視角觀看,水下植物纖毫畢露,攝影師@文軍)

再加上經度、緯度跨度極廣

使得中國動植物種類也相當豐富

以植物為例,全世界22.5萬種植物當中

中國占有3萬個

是北半球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末次冰期來臨時,北美與歐洲許多地方都被冰原覆蓋,生存在中國的物種則逃過一劫,成為中國物種資源豐富的另一個原因;下圖為安徽青龍灣的落羽杉,此處為引進物種,攝影師@蔣凌翔)

8000年前的中國東部

還曾廣泛分佈著鱷魚、犀牛、亞洲象等大型動物

如果可以時空穿越

你甚至有可能在北京碰到一隻野生大熊貓

(下圖為拉薩拉魯濕地的斑頭雁;斑頭雁可以飛越珠峰,堪稱世界之冠,從呼倫貝爾到青藏高原都有分佈;攝影師@李珩)

三大自然區劃、多樣的地形地貌

以及豐富的生物資源

這便是中國的雛形

而更大規模的景觀塑造

將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類完成

正如著名地理學傢葛德石(George Cressey)所說

(轉引自《中國環境史》)

"中國景觀上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土壤、植物或氣候,而是人民"

4-6萬年前

我們的祖先

智人(Homo sapiens)

來到瞭這片土地

一場充滿力量與智慧的開拓

即將拉開序幕

(下圖為晚期智人廣西隆林洞人復原,由數字藝術傢Baba Novac0232制作,可能會引起部分讀者的不適,請謹慎閱讀;根據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李輝教授的觀點,有兩批智人分別進入中國,第2批智人到達的時間較晚,可能2-3萬年由滇西進入,之後又分為兩支,一支在1.6萬年前沿珠江進入兩廣,另一支沿長江進入四川、湖廣;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為中國人由更早期的本土古人類連續進化而來)

他們清理蠻荒,砍倒原始森林

他們四處擴展,試圖馴服大江大河

他們想要成為這片沃土的主人

就必須在蠻荒中學會生存

戰勝豺狼虎豹,以及擊敗同類競爭者

其成敗關鍵就在於

掌握資源

1萬年前

長江中下遊和珠江流域的土地

覆蓋著大片的森林沼澤

中國古人將要掌握的第一個重要資源

野生水稻

便生長其間

(關於水稻起源的具體時間尚有爭議;下圖為杭州西溪濕地,是南方現存為數不多的濕地景觀之一,攝影師@潘勁草)

某位古人最先註意到瞭這種草本植物的特殊之處

在季風帶來的洪水退卻之後

他將水稻的種子播撒到遺留的泥灘中

一個月內就會陸續發芽

幾個月後便可以收獲滿滿

(杭州富陽豐收的水稻田,攝影師@潘勁草)

我們雖然不知道他的名字

但毫無疑問的是

他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農民

更多人開始效仿他的創新之舉

中國土地上第一次出現大面積的人造景觀

稻田

若幹年後它將遍佈中國南方

(珠江流域的桂林稻田;山體的放射狀效果,是因全景拼接導致,圖片源自@AirPano)

與降雨充沛的南方不同的是

北方氣候相對幹燥

低矮的草地才是這裡的主要景觀

加之沿河分佈的零星樹木

使得遠古時期的北方看起來更像是稀樹草原

(類似稀樹草原的景觀,拍攝於新疆那拉提草原,僅作為參考;攝影師@李珩)

這裡並沒有野生水稻生長

但卻有另外一類植物

稷(音 jì,包括小米和黍shǔ)

它們可以自授花粉

也很容易與其他品種雜交

這些特點讓它對不同的環境有著極強的適應力

野生稷的分佈范圍比水稻還要更廣

可以跨越中國南北方

幾乎與南方水稻的起源同時

我們在北方的祖先也成功馴化瞭稷

種植稷的田地迅速擴張

並在數千年內都是北方最重要的食物來源

(關於稷起源的具體時間尚有爭議;下圖為河南信陽的農田,攝影師@焦瀟翔)

南稻北稷

中國的土地上出現瞭兩種農業模式

不論這兩種模式在未來如何競爭

它們都帶來瞭另一種全新的景觀

村落

為瞭照管田地上的作物

農民們在附近定居下來

並聚居在一起形成村落

(雲南羅平縣的村莊與田地,圖片源自@DigitalGlobe)

公元前2000年的夏代

中國的村落可能已經達到1000個

而到瞭東漢

居住在村落中的人口有6000萬

村落和農田一起

成為當時中國最重要的景觀

(貴州省丹寨的村莊與梯田,攝影師@姚朝輝)

村落的人口繼續壯大聚集

又演變為

城市

(城市並非都由村落逐漸演化形成,而是有多種方式;下圖為四川閬中古城,攝影師@薑曦)

從遠古時期到17世紀

中國一共建瞭4478座大小城池

雖然歷經戰火、拆除、焚毀

仍有少量古城保存下來

成為現代中國的稀有之物

(寬窄巷子,始建於清代,是成都少有的古城遺存;照片拍攝於2016年1月,攝影師@葉青)

這些古代城市

從最初就建立起瞭和村落的良好互動

城市居民產生的糞便會由專人在夜間收集

並送到村落中,再由農民撒入田間

人們稱其為"夜土"

一方面它減少瞭對城市、河流的污染

另一方面農田也得到瞭養分補給

而作為回饋

那些有著充足肥料的村落

將向城市提供數量更豐富、品質更佳的農產品

(古代離城市近的農田往往產量更高,農民也更富裕,這與夜土有著莫大關系;下圖為湖南鳳凰古城,像這樣臨水而建的城市,如果不是有著恰當的處理,很快就會嚴重污染;攝影師@薛海陽)

中國古代城市尤以規模宏大著稱

除卻眾人皆知的長安、洛陽、汴梁等超級都市

公元前1500年的鄭州二裡崗遺址

城墻周長長達7千米

是北京明清故宮的兩倍

城市面積25平方千米

居住人口最多可達10萬

像這樣大得驚人的城市

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數不勝數

(人口數據有爭議,本處數據來自《中國環境史》)

村落、城市的大規模產生

帶動瞭中國人對木材的狂熱需求

這是另一種非常的重要資源

木構架建築在古代中國取材方便且施工迅速

再輔以磚、石等其他材料

就可以變為起居、休閑、頂禮之所

於是大量森林被砍伐

取而代之出現在中國地表之上的便是

千姿百態的木構架建築

(北京雍和宮,因全景拼接,建築物的邊緣有拉伸變形,圖片源自@AirPano)

從普通的住宅

(四川隆昌雲頂寨,攝影師@李珩)

到帝王的祭壇

(中央的祈年殿由28根金絲楠木大柱支撐;從這張航拍圖上還可以看出天壇天圓地方的整體設計;因全景拼接,畫面四周樹木有拉伸變形,圖片源自@AirPano)

包括那些精致小巧的亭臺樓閣

(潮州西湖湖心亭,攝影師@陳沖)

甚至以沙土材料為主的福建土樓

其內部依然是土木、磚木混合使用

(福建龍巖永定承啟樓,全樓由4圈同心環形建築組合而成,外環為土木結構、第二、三環為磚木結構,第四環為祖堂,逐環遞減、錯落有致,是環數最多、規模最大的客傢圓形土樓,鼎盛時期居住800餘人;攝影師@在遠方的阿倫)

中國古人喜歡將

多種多樣的單體木構架建築組合在一起

形成中國古代建築最顯著的特征

蔚為壯觀的建築群

(頤和園,因全景拼接,畫面四周建築物有拉伸變形,圖片源自@AirPano)

集大成者便是

北京故宮

980餘座不同功能的殿宇、房屋

共同構成瞭這個

占地面積72.5萬平方米的超級建築群

(故宮,圖片源自@Benjamin Grant)

水稻、稷、木材等等資源

給我們帶來的新景觀已經非常驚人

而它們加起來也不及另一種資源的能量

即"人"

自從人類有瞭階層分化

"人"對於"統治者"而言

都是與木材一樣的可利用資源

中國將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2238年前

秦始皇統一六國

世界上最強大的中央集權體系誕生

中國的統治者將比其他任何國傢

都更容易調動龐大的人力

統治者坐鎮宏偉的都城

用儒教統一全國的思想

不斷啟動那些史無前例的超級工程

包括動用數萬到數十萬人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中國是一個偏愛大型水利工程的國傢,從著名的鄭國渠、都江堰到現代三峽、南水北調,數量極多;下圖為雲南的溪洛渡水電站,圖片源自@DigitalGlobe)

動用30萬人修建長城

("30萬"僅為秦代,如果算上歷朝歷代的人工數量,將遠遠超過此數;下圖為明長城,圖片源自@DigitalGlobe)

動用70萬人修建帝王陵寢

("70萬人"為《史記》所載修建秦始皇陵的人工,歷朝皇帝陵寢修建人數不一,但多數都規模龐大;即便在中國歷史上經常被人忽略的西夏,其王陵也大得驚人,總面積高達50平方公裡,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跡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攝影師@劉夙培)

動用更多人力修建通達全國的道路

(秦代開始動用國傢力量大規模築路,道路寬闊,甚至還在道旁種樹;漢代從長安向外輻射的"國道"達到7條,全國總裡程超過3萬千米,沿途還設眾多郵亭、驛站、市場、兵營,以保證道路通暢,總之古代的道路系統是一個不弱於長城的大工程;我們熟知的國傢級快遞"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更是唐代道路系統發達的證明;下圖為新疆鞏乃斯的森林草原和公路,攝影師@刀哥)

動用數百萬人修建運河

(隋代大運河的修建人工高達100萬-500萬;下圖為廣州獵德湧,當地人有在這裡舉辦龍舟比賽的傳統;攝影師@陳沖)

整體而言

中央集權為中國帶來瞭長期相對穩定的環境

人口開始大幅增加

歷史地理學傢葛劍雄認為

北宋時中國人口就已經突破1億

更優質的水稻品種被引入中國(如占城稻)

大規模冶煉的鐵制農具

讓人們可以更輕易地砍倒森林、清理荒地

再加上歷代統治者都大力推進農業的擴張

水稻種植面積越來越大

(杭州八卦田,為南宋時的皇田,皇帝每年會在此春耕開犁,以鼓勵農桑;攝影師@祝嘉琪)

幾乎整個南方都被開墾成瞭稻田

那些不易耕種的地方

也被"梯田"這種極具創造力的革新所突破

(元陽梯田,圖片源自@Digital Globe)

北方的稷

則在這場農業革命中失去瞭輝煌的地位

外來物種小麥成瞭最重要的作物

而從美洲傳入的玉米、甘薯、土豆

也一樣大行其道

(濟南黃河邊的玉米地,攝影師@趙欣)

外來物種在中國土地上塑造的景觀

直到今天依然令人震撼

(新疆焉耆縣的曬辣椒場面,攝影師@王威)

例如薰衣草、油菜花這樣同時極具觀賞價值的作物

更是成為人們趨之若鶩的大熱門

(這兩種作物都是新中國成立後引入;第1張為新疆伊犁薰衣草花田,攝影師@焦瀟翔;第2張為門源油菜花田,攝影師@劉晨)

畜牧業的壯大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早在商代的甲骨上就記錄瞭祭祀典禮上的牛使用量

100頭有9次、300頭有3次、500頭有1次

甚至還有一次多達1000頭

其他動物如豬、羊也早已進入中國古人日常飲食

(西藏山南羊湖,羊群,攝影師@朗朗)

除瞭強大的中央集權

宗教對人力資源的調動也不容小覷

人們鑿山裂石,修建大佛

(樂山大佛;攝影師@李珩)

中國東部幾乎所有名山大川

不論山頂海拔1000米、2000米,還是3000米

都廣佈寺院廟宇

(峨嵋山舍身崖,海拔超過3000米,攝影師@薑曦)

在高寒的青藏高原

宗教建築、宗教活動對地表景觀的影響更為顯著

(西藏山南地區的桑耶寺,是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傢的佛教寺院,始建於公元8世紀;攝影師@王璐)

信徒們完全自發地建起住所

多達上萬間的紅色房屋

形成瞭非常震撼的一幕

(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為新中國成立後產生,攝影師@在遠方的阿倫)

遠道而來西方傳教士也同樣虔誠

在鴉片戰爭後的100年間

各式教堂很快遍佈中國城鄉

(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攝影師@陳沖)

175年前

殖民者敲開瞭中國的大門

近代工業、商業廣泛鋪開

(上海外灘,畫面中間為外灘12號,是近代中國的標志性建築;因全景拼接,畫面四周建築物有拉伸變形,圖片源自@AirPano)

再加上

39年前

一場開放的大幕徐徐開啟

全新的現代科技、更加自由的市場

以及根深蒂固的中央集權對人力的極大調動

雖然在中華文明史上隻是短短一刻

卻是形成中國人造地表景觀最關鍵的時代

我們開采礦產

(內蒙古白雲鄂博鐵礦礦區在地表留下的疤痕,圖片源自@Google地球)

設立工廠

(上海吳涇化工,攝影師@蔣凌翔)

建立碼頭

向全球輸出產品

(上海港口,每年處理7.76億噸貨物,相當於地球人類總質量的1.7倍;圖片源自@DigitalGlobe)

我們經營大地

建立起機械化農田

(黑龍江的農田;圖片源自@DigitalGlobe)

不斷開拓新的工地

(在建的青島海天中心,白光部分為塔吊,攝影師@孟濤)

各種全新的建築拔地而起

商場

(浙江杭州來福士廣場,攝影師@蔣凌翔)

劇院

(濟南省會大劇院;攝影師@趙欣)

藝術中心

(河南省藝術中心;攝影師@焦瀟翔)

寫字樓

(北京銀河SOHO,因全景拼接,畫面四周建築物有拉伸變形,圖片源自@AirPano)

紀念館

(李叔同紀念館;攝影師@一乙)

博物館

(臺灣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攝影師@JasonLau)

體育場

(鄭州航海體育場;攝影師@焦瀟翔)

以及或疏或密的住宅樓

(以下兩張都為廣州的住宅小區,攝影師@NK7)

最終組合為一個個超級城市

(香港,因全景拼接,畫面四周建築物有拉伸變形,圖片源自@AirPano)

我們經營海洋

在海面上佈起風電渦輪

(上海附近東海上的風電場,圖片源自@DigitalGlobe)

留下密集的航道

(山東半島沿岸的航路,船隻經過之處留下瞭一道道黃線,圖片源自@NASA)

開發全新的島嶼

(南海渚碧礁的施工衛星圖,拍攝於2015年6月;圖片源自@DigitalGlobe)

我們建設高鐵

(鄭州動車段,箭在弦上;攝影師@焦瀟翔)

將公路通達四方

(濟南二環西路立交,攝影師@趙欣)

跨越海洋

(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攝影師@孟濤)

穿越沙漠戈壁

(柴達木盆地的公路,攝影師@刀哥)

建立起汽車王國

(重慶長安汽車廠,攝影師@NK7)

這就是中國

喚醒瞭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瞭模樣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上述語句出自歌曲《我的祖國》;下圖為天山冰雪融化形成的河流,攝影師@趙來清)

所以

P.S.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包括:馬立博《中國環境史》、伊懋可《大象的退卻》、科學出版社中國自然地理系列《中國自然地理總論》《中國古地理》《中國歷史自然地理》、潘谷西《中國建築史》、薛鳳旋《中國城市及其文明演變》、葛劍雄《中國人口發展史》、伊佩霞《劍橋插圖中國史》、盧嘉錫《中國科學技術史》

P.P.S. 本期攝影作品收集范圍極廣,未能入選者多因篇幅、角度所限,在此向所有投稿攝影師致以謝意;本次未入選的不少佳作,我們會在未來的文章中陸續發表,請繼續關註星球研究所,一個追求極致風光的地理公眾號;關於更多中國諸省、城市、山嶽極致風光,可以點擊公眾號菜單(這裡真是寶地啊)

P.P.P.S. 照片得到瞭www.Airpano.com的特別支持,特此致謝;本文中所有署名攝影師的作品,均由著作權人授權星球研究所使用,請勿盜用;歡迎讀者協助監督、舉報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