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諾獎:三人花瞭 30 年研究生物鐘

10-03

資料圖片

長江網 10 月 2 日訊 ( 長江日報記者 李佳 ) " 作為一項研究,跨越 30 年獲諾獎,是很正常的事 ",北京時間 10 月 2 日近 6 點,2017 年諾獎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第一個發佈,長江日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系武大生科院李曉東教授時,他介紹,盡管 " 生物鐘 " 眾人皆知,但生物鐘分子機制,卻一直存在於科學前沿,長達數十年才為人類真正知曉。

大眾都知道的 " 生物鐘 ",其科學秘密 30 多年前才逐步被揭開

李曉東教授北大生科院畢業後,赴美念博士,後又進入哈佛大學醫學院做神經學博士後,十多年前回國進入武大執教,他長期利用鼠類模型,研究晝夜節律產生的系統神經生物學機制。李曉東教授介紹,此次獲獎的三位科學傢分別是邁克爾 · 楊、傑弗理 · 霍爾、邁克爾 · 羅斯巴希,三人曾獲得 2013 年第十屆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生物鐘和睡眠是我們基本的功能,上百萬年,人類就是這麼過來的,在生物鐘這個自主過程影響下,即使把你放到全黑的環境下,你還是會在固定的時間醒來。另外,你服藥時,不同時間的有效程度,也受生物鐘影響。生物鐘調控睡眠狀態及人類內分泌,對人類的健康非常重要,作息時間不正常、異常的生活方式,將幹擾我們生物鐘的正常運轉 "。

李曉東介紹,對生物鐘分子機制的解釋,始於上世紀 80 年代晚期,1984 年,三位科學傢發現如果改變果蠅體內一組特定基因,其生物鐘就會被改變,這組基因被命名為周期基因。" 科學界對生物鐘的功能完全不清楚,上世紀 90 年代才瞭解功能,逐步瞭解基因表達的節律調控 "。

" 小眾 " 領域,對行為遺傳學的巨大方法論啟示

生物鐘之父科林 · 斯克魯頓說過 ," 一切人類的行為都是適應地球自轉的結果 "," 這位科林是我的老師的老師的老師 ",李曉東說,國外對生物鐘機制研究開展得更早,國內學界底蘊不足,所以目前尚屬跟跑。

美國加州舊金山分校神經內科博士後畢業的華中科大分子遺傳學領域教授張珞穎贊同這種說法,她主要從事睡眠與生物鐘方面的研究。她介紹,目前國內有 10 個實驗室研究 " 生物鐘 ",即使全球節律大會,參會者也就是 800 來號人,諾獎此次頒給瞭一個相對 " 小 " 的領域," 但意義重大,首次展示瞭果蠅一個基因的突變造成瞭行為的改變,對做行為遺傳學的是一個很大的啟示,這個研究思路是可以借鑒的 "。

張珞穎介紹,生物鐘雖然是個小領域,但它是極少數在所有物種都存在的一個東西," 對其他物種研究也非常有啟示 "。

談獲獎者:凡事朝著最好的方面去想

1975 年出生的李曉東和 1981 年出生的張珞穎兩位年輕的武漢研究者,代表瞭武漢在生物鐘這個領域的最高研究水平,他們都有著海歸經歷,都與全球最前沿的生物鐘研究團隊,有著師從關聯,帶回瞭諾獎級的研究種子。

張珞穎介紹,邁克爾 · 羅斯巴希是她在美國西北大學念博士時的導師的導師,算是師祖," 我與他見過很多次,他做科研,凡事朝著最好的方面去想,趨向於最有意思的解釋,哪怕 10 次裡面有 9 次會錯,但隻要讓他抓住一次機會,那個 1 會非常完美 "。

張珞穎介紹,這些諾獎級科學傢,不僅因為他們的個人特質導致成功,還有一種引領氣質塑造偉大," 我們大多數人做科研,發到最頂級刊物,隻會就事論事,說這個發現,而邁克爾總是想辦法上升到理論體系,就像我們遺傳學的祖師爺孟德爾。這需要對這個領域有足夠的瞭解和超人的智慧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