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金融泡沫不一定都是壞事?

10-04

騰訊證券訊 北京時間 10 月 4 日凌晨消息,據美國財經網站 MarketWatch 報道,在 2002 年接受《華爾街日報》的采訪時,已經退休的前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狂熱、恐慌與崩潰:金融危機史》(Manias, Panics and Crashes: A History of Financial Crises)一書的作者查爾斯 · 金德爾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承認,他對自己在當時的兩年以前就預見到瞭互聯網泡沫的破裂有一種幸災樂禍的感覺。

在那次采訪中,時年 91 歲的金德爾伯格說道,令他感到擔心的下一個目標是住宅市場。

" 如果我能年輕 30 歲的話," 他說道," 我會寫一部有關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書。"

金德爾伯格已在接受那次采訪的一年以後去世,而全世界對於他所擔心的金融泡沫——金融泡沫的歷史可以一直回溯到 1636 年,當時爆發瞭所謂的荷蘭 " 鬱金香球莖 " 危機——似乎未加留意。在他離世不到四年以後,美國住房市場就崩潰瞭,迫使政府不得不對房利美和房地美這兩傢住宅融資巨頭實施瞭援救,而其他很多金融機構也被卷入瞭危機。

在住宅市場崩潰以後,金德爾伯格在預見泡沫方面的 " 魔力 " 開始變得令人著迷,引起瞭監管官員、央行高官、金融傢和經濟學傢的關註,他們後悔莫及地想要吸收歷史教訓。

時至今日,人們對於泡沫有何瞭解?怎樣才能阻止泡沫形成,從而避免蕓蕓眾生的生活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馬庫斯 · 佈魯納米爾(Markus Brunnermeier)接過瞭金德爾伯格手中的 " 接力棒 ",並為這位已故麻省理工教授的歷史性探索加入瞭數學嚴格性的元素。他說道,正如金德爾伯格生前猜測的那樣,泡沫傾向於在技術創新——無論是十九世紀時開鑿運河的熱潮和火車的出現,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時的互聯網繁榮時期,還是二十一世紀早些時候債務抵押債券(CDO)等信貸工具的成形——的前後浮現出來。

這些技術創新的影響是會帶來不確定性,從而引發投機行為和異常定價。

從這個角度來說,泡沫不一定是件壞事,佈魯納米爾說道,原因是其可以推動投資進入新的經濟領域。" 如果沒有瞭泡沫," 他說道," 有些東西永遠都沒辦法萌芽。"

事實上,有人可能會問,如果沒有亞馬遜和谷歌,那麼今天的世界會是怎樣的呢?

但是,如果進入新領域的投資是以債務為 " 燃料 " 的,那麼由此而形成的泡沫就可能會是 " 有毒 " 的、具有破壞性的。" 我們發現,在泡沫破裂以後,隨之而來的經濟危機的嚴重性與資產類型之間的關聯性較小,與促成泡沫的融資之間的關聯性則是更大的。" 佈魯納米爾在 2015 年作出結論道,他對回溯至十七世紀的 " 鬱金香狂熱 " 危機等諸多泡沫進行瞭研究。" 如果危機的伴生物是借貸繁榮和市場參與者的高桿桿,而與此同時金融機構自身也參與到買入狂潮中去,那麼其嚴重程度就將是最大的。"

舉例來說,互聯網泡沫的破裂導致美國的失業率在 2002 年時達到瞭 6.3%,而住宅市場泡沫的破裂則導致 2009 年的失業率上升到瞭 10%。在後一個泡沫時期,傢庭和金融機構的信貸大幅增長,但增幅不及前一個泡沫時期。借債人發現其所擁有的資產的價值有所下降,從而被迫賣出資產或是違約,其結果是資產價值進一步螺旋式下降。信貸是投資和支出的 " 生命線 ",因此信貸的幹涸導致瞭這種螺旋式下降。

由於信貸在最危險的泡沫的傳播中扮演瞭如此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後危機時代,監管機構已經將其大多數的註意力都放在瞭幹預金融體系上。直到 2007 年到 2009 年的住宅危機到來以前,華盛頓盛行的觀點還是金融機構自己管理自己才是最好的。但自 2009 年以來,美聯儲及其他監管機構則已經精心建立起瞭確保大型銀行具有回彈力的體系,要求銀行擁有更多的資本,降低對短期融資的依賴性。

從某些衡量標準來看,今天的金融業看起來已經變得更具回彈力裡。據美聯儲公佈的數據顯示,到今年 6 月份為止,美國金融行業的負債已經從 2008 年時的 18 萬億美元下降到瞭 15.7 萬億美元,這是一個跡象,表明去杠桿化進程已經使得銀行變得更不容易受到危機的影響。

但在其他領域中,風險的信號則正在逼近。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統計的數據顯示,去年美國非金融機構的借款高於 2007 年時的水平。而在中國,信貸與產出之間的比率也已經從 2007 年時的 145% 大幅上升到瞭 258%。

佈魯納米爾列出瞭一份名單,闡述瞭哪些市場上可能會形成泡沫,而中國就是其中之一。另外,比特幣及其競爭對手以太坊(ethereum)等數字貨幣也在這份名單之上。在過去一年時間裡,這兩種加密數字貨幣的價格均已大幅上漲,但在最近幾個星期時間裡則已有所下跌,原因是中國當局對這些資產的投機行為進行瞭打擊。

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互聯網繁榮發展時期以及十九世紀時的運河鐵路繁榮發展時期,都出現瞭初創企業日益增多的現象,而其中有些初創企業是幾乎沒有什麼經濟價值的。在今天的加密數字貨幣繁榮發展時期,情況也是一樣。Coinmarketcap.com

網站上列出瞭 1097 種不同的加密數字貨幣,其中很多都是沒有市場價值的。

由此看來,經濟學並未改變人類的一種本能,也就是蜂擁追捧新的概念,直至使其進入失去理性的區域。監管機構所能期望的隻是,當下一個泡沫破裂時期到來之時,它們已經建立起瞭一個能夠承受其後果的金融體系。(星雲)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