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對不曾經歷的場景“似曾相識”

10-03

如果要論搭訕技巧,那我一定得推一下賈寶玉——《紅樓夢》第三回,寶玉初見林妹妹,脫口而出的就是一句 " 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寶哥哥的口才我們不一定能練就,但他的這種體驗我們卻或多或少都有過,像是這個人我好像見過、這個地方我好像來過、這件事我好像做過、這個時刻我好像經歷過 …… 排除神秘主義的幹擾,你會出現 " 似曾相識 " 的感覺無外乎就兩種可能,一是 " 似,曾相識 ",一是真的 " 曾相識 "。

沒經歷過的場景為什麼會如此熟悉?

我們平常說的記憶力減退除瞭常見的遺忘之外還存在一種特殊形式——再認錯誤。再細分下,一是似曾相識癥,一是舊事如新癥,前者在接觸新的環境、人事物時會認為過去曾見到過或經歷過,因而在自己的記憶中有一種早就體驗過的熟悉的感覺;後者則在再次接觸過去曾經體驗過而且相當熟悉的環境、事物和人時,有一種似乎從不曾見過的新奇而陌生的感覺。

偶爾的 " 似曾相識 " 或許會讓你心生好感,但要時時都在 " 似曾相識 ",那你可能隻會大呼誤事瞭。

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大部分記憶的回憶量、準確率都會隨著事件發生和提取(回憶)之間時間間隔的延長而逐漸減少、降低。而在這慢慢遺忘的過程中," 去粗取精 " 甚至記憶扭曲、填充、" 合理化 " 都是無法避免的。

比如說某次校慶,禮堂舞臺中央的舞者姿態優美,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過段時間再回想,你依稀記得演出的大概,至於一些無傷大雅的細節(像是舞者的妝容、衣飾顏色、舞臺佈置等)則可能已經被大腦給 " 修正 " 過瞭,重組成瞭一個看似合理又似是而非的 " 記憶中的場景 "。等你再看到和 " 記憶中的場景 " 相同的畫面,熟悉感自然油然而生,可這真的是你經歷過的那個嗎?

經歷過的場景為什麼會失去記憶?

就像遊戲有隱藏關卡,我們的記憶也存在 " 隱藏 " 地帶,可能會突然被觸發,給你一個大大的彩蛋。像這種我們自己不曾刻意去記過、甚至無法意識到但卻又真實存在於腦海中的、能在特定時候被觸發的記憶就被稱為內隱記憶

比如你旅遊來到一個陌生的小鎮,某個分岔口上你對未選擇的遠處小徑匆匆一瞥 …… 再次來訪,不同的路線交錯,於是你終於從那條 " 陌生 " 小路走過,你的理智告訴你不曾來過,可那街景上縈繞的淡淡熟悉感卻會讓你的感性出來打上個問號,似曾相識嗎?誰說不是呢。

長期以來,心理學傢對夢的解釋都存在著分歧,認知觀點則認為夢擔負著一定的認知功能,在我們熟睡時,認知系統依舊在不停工作,忙著把儲存的知識進行檢索、排序、整合、鞏固等,這些活動的一部分會進入意識,成為夢境。簡單來說就是把現實生活中的場景片段等在夢中重組,至於組的合不合理、跟現實相似度有多高、有沒有古今穿越、真實虛擬融合,那就說不準瞭。

可能你睡前看瞭一張景點照,夢中就身臨其境、甚至走到瞭原本畫面中沒有但是被夢境重組繪制的場景中;又或者你讀瞭一段文字描寫,在腦海中自然構建瞭對應的場景 …… 當這些場景真實出現在你面前,會有熟悉的感覺一點都不奇怪,畢竟你都 " 見過 " 啊,隻是在夢裡、在想像裡罷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