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歲爹爹見證生活幸福變遷

10-04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倩 通訊員彭亞楠

國慶當天一早,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武漢市青山區武東社區桂承楷傢時,他剛剛起床洗漱,並自己蒸饅頭做早飯。多年來,他一直保持著自己做一日三餐的習慣。

走路利索,聲音洪亮,很難想象到這是一位 101 歲的老人。作為武東社區最早 " 農轉非 " 的居民之一,桂爹爹見證瞭這裡人們生活的巨大變遷。

59 歲 " 農轉非 " 仍怕餓肚子

桂爹爹所在的青山區武東社區,原先叫努力村,他就是村裡地地道道的農民。

桂爹爹回憶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會,每個人每年的基本口糧是 360 斤稻谷,算上舂米的損耗,拿到手的米也就 200 多斤。那時雜交水稻還沒有推廣,糧食產量不高,即使這不算多的糧食,對村裡來說壓力也很大。

1975 年武鋼擴建時,努力村所在的地塊被征用,59 歲的桂爹爹成瞭村裡最早 " 農轉非 " 的居民之一。在當時,農轉非意味著當上城裡人,吃上商品糧,是一件令人羨慕的好事。可是糧食供應指標依然很低。一個成年男性勞力,一個月的指標是 26 斤米,女性則是 24 斤。

桂爹爹的大兒子經歷過那個年代,他說,那時什麼都要計劃,都要憑票供應,甚至連火柴都有票。一個成年人一天不到一斤米,這對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來說,確實不夠。" 幹的和稀的要搭配著吃,到月底米不夠的話,找點菜葉子配著煮煮,對付過去。"

現在隻關心怎麼吃出健康

糧食短缺的日子,直到改革開放才成為歷史。

前日,記者來到桂爹爹傢時,他正在蒸饅頭,旁邊放著一盒有機牛奶。爹爹的小兒子說,現在市場供應緊張的時候早過去瞭," 超市裡什麼都有。"

桂爹爹的 4 個兒女,其中大兒子住得比較近,隨時都能見到。其他兒女都不在武東,但經常會來看老人,每次都少不瞭帶些好吃的給他。

以前是擔心吃不飽,現在兒女們則關心怎樣吃出健康。桂爹爹喜歡吃湯圓,可是糯米吃太多瞭不好消化,兒女總是叮囑他,一次就吃五六個。

桂爹爹年輕的時候,吃的菜都是農傢肥澆的,按現在的話來說,那是無公害綠色蔬菜。不過現在,社區裡不能種菜瞭,超市裡還是能買到各種新鮮菜。

住在自己親手建的樓房裡

桂爹爹現在住的兩層小樓房,當時是村裡第一棟樓房。"1978 年蓋的,材料都是我和兒子自己拉來的。" 爹爹提起房子就來瞭精神,那是改革開放的第一年,父子三人自己動手搭建瞭一個傢。樓房的樣子,是小兒子拿著畫報上,讓工人師傅比照著做的;預制板是爹爹和大兒子去街道口買回來的,總共花瞭 2500 元。爹爹說,新房落成的時候,他可高興瞭,覺得好日子靠自己的雙手也能幹出來。

一晃快 40 年過去瞭,現在桂爹爹傢的小樓,在武東也不再起眼。離樓房不遠,就是武東社區的新小區武東馨居,一棟棟電梯房十分氣派。門前的青化路也在改造施工,當年蓋房子時要人肩挑扛運回傢的材料,如今用一輛小貨車就能送上門。

桂爹爹平時最喜歡聽收音機,新聞、楚劇都是他愛聽的。他說,十九大快召開瞭,他相信以後的日子會更好。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