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 大一女生做完祛斑手術後腦出血死亡!身體這些小信號要重視
生於 1999 年的藍珂(化名)是傢中的獨女,目前在閩南師大讀大一。原本剛解鎖的美好大學生活,一個意外卻讓這個女孩的生命戛然而止。
事件:在醫女孩突發腦出血
這個悲劇要從女孩臉上的斑塊說起。
藍珂媽媽 :孩子從小臉上就有一塊比較大的斑塊,等到滿 18 歲瞭才敢帶她去醫院祛斑,這是第三次,來進行徹底清除。
去年我帶藍珂來到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思明分院整形美容科,由於無法一次性徹底清除,孩子先後做瞭兩次祛斑手術。
(藍珂的個人照)
在 2018 年 2 月 6 日,藍珂媽媽帶孩子來做第三次手術,前兩次做的是 " 皮秒祛斑 ",第三次是技術更先進的 " 超皮秒 "。
據傢長回憶," 當天中午 12 點做完手術,醫生攙扶著孩子出來。"
但接下來發生的一切,
讓大傢措!手!不!及!
藍珂媽媽介紹,當時醫生馬上讓護士到休息室給她做冰敷,在休息室,藍珂依舊喊疼,突然 往後一仰,暈瞭過去 。
幾名內科醫生和護士趕到後進行緊急處理,藍珂緩過神來,但 開始嘔吐 ,醫生隨後給藍珂進行輸液和吸氧。
" 下午醫生讓我們去做 CT。" 檢查結果讓人意外—— " 腦出血 " ,孩子被緊急送往第一醫院總院。當天,總院做瞭開顱手術,然而孩子始終處於昏迷狀態。
2 月 21 日上午,醫院傳來瞭噩耗:藍珂停止呼吸,腦死亡!
院方:造影發現 " 不定時炸彈 "
那麼,導致藍珂腦出血
被送往急救的病因究竟是什麼?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思明分院工作人員:CT 發現病人有腦出血癥狀後,我們立即送往總院急救,通過腦血管造影,才發現她的顱內有一顆動脈血管瘤。
院方積極參與瞭搶救,發現的這顆血管瘤直徑差不多 20 多毫米,非常危險,做完造影後確診的。
對此,院方否認動脈血管瘤出血與祛斑手術存在關聯。
據醫療工作者介紹,腦動脈血管瘤指的是顱內動脈瘤,病程隱匿,起病突然,一旦發病,死、殘率極高!
大多數顱內動脈血管瘤,在未破裂出血前不會有什麼明顯癥狀,病發地點可能出現在公共場所,也可能出現在病患的傢裡,因為被稱為顱內的 " 不定時炸彈 ",是最危險的腦血管病之一!
更可怕的是,這種 " 炸彈 " 普通體檢查不出來,通過造影才能確診!
部門:可申請第三方機構鑒定
據悉,針對藍珂的意外事件,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思明分院已向廈門市衛計委及相關單位報備,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協調。
廈門市衛計委的工作人員表示,希望傢屬通過合法途徑申請第三方機構的鑒定。
科普:顱內動脈血管瘤有多可怕?
說起這個顱內動脈血管瘤,今年 1 月份,就有一名女醫生因此不幸逝世。
↓↓↓
而類似這樣的案例隨時在發生。可能在你打遊戲的時候,可能在熬夜工作的時候 …… 它就像一顆 " 不定時 " 炸彈,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
動脈瘤不是腫瘤
顱內動脈瘤雖帶個 " 瘤 " 字,可和腫瘤不是一回事。顱內動脈瘤多為發生在顱內動脈管壁上的異常膨出。
通俗地說,就是顱內動脈血管壁上某個 " 薄弱點 " 在川流不息的血流沖擊下,形成的一個局限性的、球樣的突起,就像是在腦血管壁上吹起的一個隨時可能破裂氣球。
顱內動脈瘤具有高致死性、致殘性的特點。動脈瘤破裂是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腦血管意外中,僅次於腦血栓和高血壓腦出血,發病率為 2%~7%,其中 20%~30% 為顱內多發動脈瘤。
發生動脈瘤出血的病人,10%~15%來不及就醫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達 35%,再次出血病死率高達 60%~80%,即便出血後幸存的病人,也會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
重視預警信號
顱內動脈瘤破裂前的治療與破裂後的治療,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是截然不同的。
有時動脈瘤會給我們一些 " 預警 ",瞭解這些癥狀可使一部分患者能在動脈瘤發生致命性破裂前,盡早就醫,及時拆掉這顆 " 炸彈 "。
最為常見的癥狀就是頭痛。在動脈瘤擴張、內部或肌層間形成血栓的過程中,可以發生單側頭部、眶周的疼痛。這種疼痛呈搏動性,如果發生瞭少量的預警性出血,病人會感到突然出現極嚴重的頭痛;
有時因為出血後血液沿蛛網膜下腔流動到後顱窩、頸髓表面刺激脊神經根,引起頸部肌肉反射性的痙攣而出現持續脖子僵硬、後脖梗子疼,這時也需引起註意;
此外,出現無原因的癲癇、眩暈、視力改變、感覺或運動障礙等都有可能是動脈瘤膨脹和少量出血有關。
早檢查,早放心
所謂 " 預警 " 癥狀並不是每個病人都會出現,好多動脈瘤患者在出血前是沒有癥狀的。因此,應當針對顱內動脈瘤的高危人群做好篩查工作。
專傢共識認為,對於有傢族史,或患有與動脈瘤發生相關的遺傳性疾病的人群,如多囊肝多囊腎或馬凡綜合征患者,尤其是女性、年齡 30 歲、吸煙或伴有高血壓病的患者可行腦血管磁共振檢查(MRA)或腦血管 CT 檢查(CTA)檢查。
以排除有無顱內動脈瘤,如發現或懷疑為顱內動脈瘤則必須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 DSA ) 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