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

10-04

Sooner(2006 - 2007)

當年 Google 估計多半沒有料到,對 Android, Inc. 的那筆 5,000 萬美元收購,竟會成為其史上最佳的交易之一。那個時候,Google 深受整個移動行業的碎片化問題所困,希望靠新團隊來開發一款屬於自己的手機,然後借開源軟件讓自己的網絡服務更多地接觸大眾。在 2006 年時,他們選擇跟 HTC(在下文還會頻繁出現)合作打造一款酷似 BlackBerry 設備的原型機。其代號為「Sooner」,擁有四向 d-pad 和四行實體鍵盤,可以說很符合當時人們對智能手機的印象。隻是,跟 BlackBerry 相比它的商務氣息沒有那麼重。同時相對更可愛的造型下,320 x 240 觸控屏幕、64MB RAM、1.3MP 相機以及 GPRS 支持等規格,放在那個年代背景下也已經頗為出眾瞭。

T-Mobile 後來也同意跟 Google 一起來測試這款手機,但在 Steve Jobs 妙手一揮下橫空出世的 iPhone 讓所有這一切都發生瞭變化。據說 Android 聯合創始人 Andy Rubin 在 iPhone 發佈時正坐在一輛車裡,蘋果那傳來的大新聞導致瞭兩件事:1. 他迅速讓司機在路邊停車。2. 開始重新構想第一臺 Android 手機究竟應該改成什麼樣。

HTC Dream / T-Mobile G1(2008)

一年之後,Google、HTC、T-Mobile 三方的合作終於有瞭成果。開啟瞭 Google / HTC 手機「G + 數字」命名篇章的 HTC Dream / T-Mobile G1 在這年登上歷史舞臺,正式拉開瞭 Android 時代的序幕。手機預載的 Android 1.0,當時已能實現大部分的基礎功能。但其更大的意義在於給後續的版本打下瞭基礎,方便的通知列向世人展現瞭一種處理紛雜信息的新交互方式,而復制 / 粘貼、MMS 信息等 iOS 尚不具備的功能也讓 Google 的系統在競爭中找到瞭一點優勢。當然,跟 Gmail、YouTube 等 Google 服務深度整合的特性,也讓 G1 成為瞭 Google 依賴者們的最佳選擇。

除瞭官方應用以外,Android 平臺開放的特點也意味著更寬松的第三方開發環境。早在 G1 推出時 Android Market 便已準備就緒(蘋果的 App Store 那時也才剛剛起步),在裡面你能找到多達 50 款可供免費下載的軟件。之所以不收錢,一方面是為瞭在初期更好地推廣,另一方面則是由於 Google 當時其實也還沒想好具體的收費策略。

現在回過頭看,Google 為 G1 設計的那套操作交互方式其實是有點別扭的。3.2 吋的觸控屏幕雖然能實現基本的導航,但多點觸控的缺失還是對易用性造成瞭不小的影響。同時,為瞭不要跟傳統手機偏離太多,廠方給 G1 做瞭顆軌跡球,而且還在能滑開的屏幕下面藏瞭五行 QWERTY 鍵盤。老實講,這個實體鍵盤用起來真的是不太舒服,畢竟你右側的手指必須要跨過「下巴」才能按到按鍵。雖說後續的更新為設備帶來瞭虛擬鍵盤,但時機上顯然已經遲瞭很多。

除瞭軌跡球外,在 G1 的「下巴」正面還有五顆按鍵。分別是啟動撥號盤的通話鍵、Home 鍵、返回鍵、同時充當電源鍵的掛斷鍵以及一顆能夠調出選項的菜單鍵。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還在機身的側面加上瞭一顆快速啟動 3.15MP 相機的拍照按鈕。以現在的標準來看,G1 身上的實體鍵數量絕對是過剩瞭。

跟 iPhone「touch-and-go」式的簡單 UI 理念相比,G1 的這套方案顯然更為復雜,但好在當時的用戶學起來也不算太麻煩。是說,跟那個年代許多其它智能手機相比,Google 的產品已經算非常易用的瞭(沒錯,說的就是你,Windows Mobile)。而且,基於高通芯片和 192MB RAM 的使用體驗也還算不錯。要說最大的缺點,估計就是同時負責充電和耳機功能的 Mini-USB 接口會有些不夠用吧。

HTC Magic / Google Ion / G2(2009)

HTC Magic 是另一款有著好幾個別名的 Google 手機,就本質來說,你可以把它當成是 Dream / G1 的輕薄升級版。它去掉瞭初代的實體鍵盤,然後保留瞭同樣大小、分辨率的屏幕,但在顯示的亮度和色彩表現上均較過去有所提升。不過很奇怪的是,Google 那年並沒對相機進行改良,這一點實話說還挺讓人失望的。

不過就算如此,Magic 還是憑借更輕巧、美觀的設計贏得瞭不少好評。而且它的機身雖然小瞭,但電池變得更大,續航力上的進步也成為瞭一個不錯的賣點(不過那個時候的手機大部分都能更換電池,隨身另帶一塊備用電的人很多)。當然,最值得一提的變化,還是要屬預載的 Android 1.5 Cupcake 系統。從這一版開始 Google 定下瞭以甜點來命名的規矩,而當時主要的功能改進包括有藍牙立體聲音頻支持、虛擬鍵盤以及重新設計的 UI 等等。

 HTC Dream / T-Mobile G1HTC Magic / Google Ion / G2
三圍117.7 x 55.7 x 17.1mm113 x 55 x 13.65mm
重量158g118g
屏幕大小3.2 吋3.2 吋
屏幕分辨率480 x 320(180ppi)480 x 320(180ppi)
屏幕技術HVGA LCDHVGA LCD
電池1,150mAh1,340mAh
內建存儲256MB512MB
容量擴展microSDmicroSD
主相機3.15MP3.2MP
自拍相機
錄影規格320p @15fps
NFC
藍牙v2.0v2.1
SoC高通 MSM7201A高通 MSM7200A
CPU528MHz528MHz
GPUAdreno 130Adreno 130
RAM192MB288MB
Wi-Fi802.11b/g802.11b/g
系統Android 1.0Android 1.6
接口ExtUSBExtUSB

Motorola Droid(2009)

在推出 Android 2.0 的時候,Google 選擇瞭一位意料之外的合作夥伴。摩托羅拉接棒 HTC 打造出瞭風格完全不同的 Droid,給這個平臺帶來瞭一款真正算得上高檔旗艦的產品。跟之前的 Android 手機相比,Droid 硬朗的機身線條呈現出瞭另一種審美,相信不少人當年第一眼看到時都會覺得它非常之酷。

而且,相較同時期已經頗為火爆的 iPhone 3GS,Droid 在厚度隻是稍稍多出一點的前提下,在設備裡塞入瞭 3.7 吋 854 x 480 屏幕和一套四行的隱藏式鍵盤。前者的顯示效果放在當時已屬非常出眾,而後者因為鍵程較淺的關系,使用起來終究還是有些雞肋。值得一提的是,Moto 還在 Droid 身上用電容式按鍵取代瞭機械式按鍵。現在你或許會覺得沒什麼,但在那個年代這麼做已經算走在前面瞭。

性能方面,Droid 搭載瞭德州儀器的 OMAP 3430 芯片(現在已經不太聽到有手機用 TI 的處理器瞭 ...),同時有 256MB RAM 的加持,運行起 Android 2.0 還是非常流暢的。至於系統中的新功能,包括有 Gmail 和 Exchange 帳戶的統一收件匣、Facebook 整合以及預設瀏覽器中的雙擊放大等,不過最受歡迎的還是新版 Google Maps 中新增的逐步導航啦。

Nexus One ( 2010 )

Nexus S(2010)

在 Google 最終定下一年一更新的周期以前,由三星制造的 Nexus S 成為瞭 2010 年度 Nexus One 以外的又一款「親兒子」新品。不過,盡管它從用戶那裡收獲到瞭不錯的口碑,但最終的銷售情況並算不上理想。而為瞭改變這種情況,Google 當時除瞭對消費者直銷以外,也跟 Best Buy、Carphone Warehouse 在零售上進行瞭合作。

很顯然,短時間內先後發佈的兩款 Nexus 手機,讓人看到瞭 Google 在推廣這個品牌上的企圖心。至於手機本身,略帶弧線的塑料機身加上 4 吋的 Super AMOLED 屏幕,其實一眼就能看出 Samsung 的影子。而內建的 16GB 存儲,直接省去瞭用戶購置擴展記憶卡的需要。同期引入的 NFC,在發佈初期用途雖然還比較有限,但隨著後來使用 Google Wallet 的人逐漸變多,以及各類使用場景的增加,最終也慢慢變成瞭 Android 手機的標準配置。

硬件以外,Nexus S 也是 Google 用來展示 Android 2.3 Gingerbread 的模板機。這版系統在 UI 運行的流暢度上又有提升,而且鍵盤佈局也更為簡潔,詞語建議、文字選定、復制 / 粘貼等特性的加入也讓輸入功能變得更加全面。另外,Gingerbread 的耗電管理也變得更為方便使用,同時 Google 還改進瞭開發者工具,並為 VOIP 應用提供瞭更好的支持。總而言之,Nexus S 在當時是一款競爭力很強的手機,不過為 Google 立下裡程碑的,卻是與 Samsung 合作的下一款產品。

Galaxy Nexus(2011)

對三星和 Google 來說,2011 都是值得銘記的一年。前者發佈瞭 Galaxy S II,可以視作日後多年霸業的起點。而後者在重新設計平板版 Android 後,將獲得的經驗用回到瞭手機上。兩邊聯手做出的 Galaxy Nexus,最終成為瞭最廣泛販售的 Nexus 產品之一。盡管這款手機的機身質感不算優秀,但正面那片微微呈弧形的 4.65 吋 720p Super AMOLED 屏幕在當時看來頗為特別。初發佈時,無鎖版的 Google Nexus 可以支持到 HSPA+ 網絡,後續更是針對部分運營商加推瞭 LTE 的版本。相機的部分相對來說不算很強,但 Google Nexus 頂尖的性能和續航力表現還是征服瞭不少用戶。

而在設備預載的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 裡,Google 給系統的外觀來瞭一次大變臉。原先的設計風格被新的「Holo」方案所取代,黑、藍色調讓 UI 更顯科技感。也是在這個時期,Google 最終確立瞭返回、Home 和近期使用 App 這三大導航鍵的地位,為後來的 Android 手機定下瞭沿用至今的標準。除此之外,噱頭的面部解鎖、可調整大小的插件、全新的聲音識別以及通知管理都出現在瞭這一版系統之中。加上流暢度的又一次提升,也讓 Ice Cream Sandwich 成為瞭 2008 年之後躍升最大的 Android 版本之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