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省市啟動消費貸“圍剿戰”:掐斷爆炸式增長“鏈條”

09-29

摘要:多傢機構測算,流入中國樓市的消費貸規模達三四千億,已有六省市要求嚴查消費貸漏洞。然而,今年消費貸屬於 " 爆炸式 " 增長,且銀行自查和監管偏向事後和存量業務管理。因此,管理違規消費貸或遭遇諸多難題。

全國多地正 " 圍剿 " 流入樓市的消費貸。

多傢機構測算,流入中國樓市的消費貸規模在 3000-4000 億元,90% 流向廣東、福建、江蘇、上海、四川、河北。

截至 9 月 28 日,六省市監管層先後發文,要求嚴查個人非按揭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 消費貸 "現場排查

消費貸 " 悄悄 " 流入房地產市場陸續得到各地監管部門重視。近一個月以來,南京、北京、廣州、深圳、浙江、江西等六省市監管層先後發文,強化對消費貸的檢查和監管,嚴控流向樓市。

值得註意的是,監管部門已經陸續開出罰單。今年 6 月,大連銀監局連發 10 張關於消費貸的監管罰單。郵儲銀行浙江省分行因 " 個人消費貸款資金流入股市的行為 " 被罰款 20 萬元。

9 月 6 日,浙江泰隆商業銀行有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房,接到瞭臺州銀監局的罰單。

9 月 14 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杭州市分行因違規操作個人消費貸款被用於購房,接到瞭中國銀監會 65 萬元的罰單。

時間

地點

調控內容

8 月 20 日

南京

全面開展個人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自查自糾工作。

9 月 5 日

北京

自查問題包括協助購房人以辦理" 消費貸 "、" 經營貸 "、" 個人信用貸 "、" 房抵貸 " 等方式套取資金,作為購房首付等行為。

9 月 13 日

江蘇

嚴禁用戶購房首付款的個人消費貸款;無法證明首付款來源的購房人需提交未使用商業性借款資金充當首付款的書面誠信保證,違規行為記入征信記錄。

9 月 15 日

深圳

除個人住房貸款、汽車貸款、助學貸款以外的其他個人消費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 5 年; 不得以未解除抵押的房產抵押發放個人消費貸款。

9 月 20 日

廣州

嚴禁個人消費貸用於購房首付款或償還首付款行為;房產在未償清貸款之前,不得作為抵押用於追加貸款;原則上不發放 100 萬元以上或期限超過 10 年的個人綜合消費貸款。

9 月 25 日

浙江

嚴查個人消費貸信用卡大額透支等違規流入房地產

9 月 26 日

江西

核查單筆貸款金額 10 萬元及以上的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購車貸款除外)、單筆貸款金額 50 萬元及以上的個人經營性貸款以及單筆貸款金額 10 萬元及以上的信用卡透支交易的資金流向和實際用途,重點核查是否存在違規進入購房領域問題。

綜合財新與《經濟參考報》消息,北京銀監局將聯合央行營管部、北京市住建委對銀行發放消費貸進行現場檢查,不排除其他熱點城市也將跟進。北京多傢銀行要求貸款 20 萬元以上額度客戶補交材料。

今年消費貸突顯 " 爆炸式 " 增長,由於銀行自查和監管偏向事後管理、存量業務管理,因此會存在部分執行層面的諸多難點。華爾街見聞綜合各方面信息,總結如下:

消費貸分為抵押貸款(30 萬以上)和信用貸款(不超過 30 萬),抵押貸款要以住房做抵押,隻能通過刷卡或委托支付,銀行可以監控與銀行卡有關的交易動態。而信用貸款提供相應資料即可直接提款,如果貸款人取現、多次轉賬、跨行轉賬,貸款行較難掌握貸出去的資金的最終真實用途。因此,30 萬以下的信用貸款是最難監管的。

有些違規使用消費貸的貸款申請人會找到一些企業(中介公司),偽造消費合同或經營合同或虛假貸款用途材料,貸款人給企業一定的返點並繳納稅點。銀行將貸款資金轉入合同對手方的企業賬戶後,企業再通過其他渠道把錢轉給貸款申請人,貸款行則無法有效進行貸後追蹤。

比如消費貸中的裝修貸款管理過程中,如果房子是期房,比如一兩年後交房,再用半年至一年完成裝修入主,再加上兩三個月的放款周期,整個監控流程可能長達兩三年。

近期出現瞭一些中介機構為瞭應對銀行審查,幫客戶開具證明材料進行 " 包裝 ",將房貸識別難度 " 調高 ",以通過審查的情況。

中信證券明明估算,在監管對短期貸款進行限制的情況下,可能進一步產生大約 3400 億的資金缺口,占 2016 年 9 月至 12 月新增中長期消費貸款 18%。

更為嚴峻的問題是,雖然激增短期消費貸放大居民杠桿率,但居民部門杠桿繼續增加的空間已不大。可以想見,未來房地產市場會進一步承受壓力。

掐斷爆炸式增長 " 鏈條 "

今年 3 月份多地從需求端上限購限貸,這成為瞭消費貸猛增的 " 分水嶺 "。3 月 17 日,北京為瞭加強樓市調控,特別是提高瞭二套房認定標準和首付比例、暫停發放 25 年以上房貸。同一天,廣州也發佈調控文件,完善商品住房限購和差別化信貸政策。

據瞭解,居民中長期貸款包括技術改造貸款、基本建設貸款、項目貸款、房地產貸款等,但主要由房貸構成。居民短期貸款分為消費性和經營性,其中短期消費貸款指要用於留學貸款、房屋裝修、購買耐用品和買車等方面的個人貸款。

根據國傢統計局數據,1-8 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 7.9%,商品房銷售額增長 17.2%。今年 1-8 月,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增速持平,但短期貸款大幅增長 180%。

可以看出,今年前八月房地產數據仍然保持較為穩定走勢,但中長期貸款並未明顯增長,說明可能有其他來源的資金支撐中國樓市。

中信證券明明認為,以房貸為主的中長期貸款在政策限制下的顯著回落卻並未充分拉低房地產市場走勢,表明可能存在其他來源的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短期消費貸款異常增加充當瞭中長期貸款的補充。

換言之,"317" 樓市新政後,貸款額度受到限制,部分作為需求端的居民無法通過政策渠道獲得足夠資金,因此借道消費貸湊足全額房款。

對於按揭買房者,無法湊足首付款時會使用銀行系、地產中介或網貸金融機構提供的首付貸、消費貸等產品。2016 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等互聯網金融管理部門嚴查首付貸等高杠桿房貸產品,首付貸業務被紛紛叫停。

因此,銀行系的消費貸成為瞭今年房屋需求端的 " 救命稻草 "。據華爾街見聞瞭解,消費貸可在銀行線下網點申請,也可通過銀行信用卡官網或者手機 APP 在線申請。多傢銀行的信用卡中心也會不時致電持卡人推廣消費貸,告知信用貸款提現額度和還款周期。

消費貸暴增的 " 三大原因 "

海通薑超認為短期消費貸高增可能有三大深層次原因:

1)近兩年購房開支驟增對居民部門整體消費能力有一定透支,部分居民消費隻能依賴貸款來實現。

2)新一代 80 後、90 後、甚至 00 後居民的消費觀念與老一代有很大不同,借貸消費的意向要更強一些。

3)銀行放貸產品和途徑也在創新,在整體利差處於低位的情況下,有動力投放收益 更高的消費信貸,而 P2P 監管趨嚴也會促使部分消費貸回到銀行系統。

數據顯示,今年 1-8 月居民新增短期貸款累計同比多增 8231 億。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費性短期貸款總額僅 8305 億 , 今年前 8 個月新增短期貸款已達到去年全年的 1.5 倍。

對此,多傢機構測算,流入中國樓市的消費規模在 3000-4000 億元。德意志銀行報告指出,預計流入中國樓市的消費貸高達 4000 億元。

德銀認為,今年 1.4 萬億消費信貸中約有 2/3 用於購買汽車、房屋裝修,旅遊等正當消費,1/3 用於購房,消費者使用消費貸款做二套房融資。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測算,今年 3 月以來,新增異常短期消費貸款金額中至少有 3000 億流向樓市,約占新增短期消費貸款總額的 30%,90% 流向廣東、福建、江蘇、上海、四川、河北。

值得註意的是,部分消費貸產品更被直接改造成 " 房貸化產品 ",比如出現瞭還款期限可達 40 年的 " 氣球貸 ",即先貸滿 25 年後再申請續貸。另有不超過 10 年期的消費貸經過期限變向延長至 30-40 年。

短期消費貸的異常激增存在難以預測的隱患。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消費貸違規流入樓市降低瞭樓市調控效果,由於消費貸期限短、利率高,若房價回落很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更進一步斷供會將風險導致銀行體系。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