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我買網三年半虧損 33 億元

09-27

" 中糧我買網 " 求金若渴欲赴港上市

代秀輝

" 面對虧損,中糧我買網需要更廣闊的舞臺來獲取融資,以便擴大自身發展,而中糧集團本身就有多傢公司在香港上市,具有豐富的香港上市經驗,可以形成聯動效應 "

多年巨額虧損之下,中糧我買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中糧我買網 ")最終決定赴港上市。

法治周末記者登錄香港交易所官網查詢得知,不久前中糧我買網已經向香港聯交所提交瞭招股說明書的申請版本。

中糧我買網是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中糧集團 ")旗下的專門銷售食品與飲料的電子商務公司,其主要業務為在電商平臺向直營客戶銷售及配送食品、飲料及日用百貨。

目前,中糧集團通過其附屬公司持有中糧我買網 40.87% 的股權,為其控股股東。這也意味著,如果中糧我買網能如願在港上市,那麼其將成為中糧集團旗下的第 12 個上市平臺。

對於上市計劃,中糧我買網在招股書中表示,此次所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擴大海外直接采購能力、加強配送基礎設施、銷售及營銷、研發、戰略投資及收購等方面。不過,法治周末記者註意到,中糧我買網目前在招股書中並未對募集資金的數額、發行股份數量等信息進行披露。

" 面對虧損,中糧我買網需要更廣闊的舞臺來獲取融資,以便擴大自身發展,而中糧集團本身就有多傢公司在香港上市,具有豐富的香港上市經驗,可以形成聯動效應。" 對於中糧我買網赴港上市,深圳中為智研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張明對法治周末記者點評說。

身陷虧損泥潭

然而,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打算赴港上市的中糧我買網卻是正處在虧損的泥潭之中。這一點在中糧我買網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 自成立以來,我們已蒙受大額凈虧損。" 中糧我買網在招股說明書中承認。

以最近的三年半為例,2014 年、2015 年、2016 年中糧我買網分別錄得凈虧損人民幣 6.31 億元、9.78 億元、8.87 億元。

與此同時,中糧我買網在 2017 年上半年的盈利情況同樣不佳。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 年上半年中糧我買網凈虧損為 8.39 億元,這一數字已經接近中糧我買網在 2016 年全年的虧損。

這也意味著,在近三年半時間裡,中糧我買網累計虧損高達 33.35 億元。

事實上,對於未來是否能盈利,中糧我買網自己同樣亦無法確定。

" 我們無法向閣下保證我們未來能夠取得凈利潤或正經營現金流量。" 中糧我買網在招股說明書中對潛在投資者稱," 我們預期截止到 2017 年及 2018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我們可能會蒙受凈虧損。"

當然,這也並非中糧我買網唯一不合格的會計指標。

實際上,中糧我買網的毛利率也長期處於較低水平。招股說明書顯示,中糧我買網在 2014 年、2015 年、2016 年、2017 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別為 7.4%、6.4%、6.6%、7.3%。

與之相伴的是,中糧我買網在近三年半以來的凈負債也在逐年高漲;由 2014 年的 8.83 億元漲至 2015 年的 19.36 億元,到 2016 年為 29.8 億元,直至今年上半年則已高達 36.58 億元。

此外,中糧我買網在經營活動中所用現金流量凈額也處於負值狀態,2014 年、2015 年、2016 年、2017 年上半年分別為 -3.6 億元、-3.75 億元、-5.47 億元、-10.95 億元。

謀求上市背後高漲的成本

那麼,又是怎樣的原因造成瞭中糧我買網處於如此境況?對此,多位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將原因歸為 " 成本高 "。

在張明看來,中糧我買網的 " 成本高 " 來源於多個方面。" 中糧我買網采取自營模式,導致經營成本較高;此外,由於中糧我買網屬於食品生鮮類電商網站,要求對食品管理,如倉儲、配送、檢測等都非常嚴格,這無形中大大增加瞭經營成本。"

中糧我買網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似乎印證瞭張明的說法。

以中糧我買網的銷售成本為例,2014 年、2015 年、2016 年、2017 年上半年其分別為 9.99 億元、13.71 億元、21.69 億元、14.65 億元,銷售成本占收入的 92.58%、94.81%、93.45%、92.66%。

而上述銷售成本尚不包括行政開支、銷售及分銷開支、財務成本等費用。

例如,銷售及分銷開支一項,中糧我買網在 2014 年、2015 年、2016 年、2017 年上半年就分別高達 4.18 億元、5.3 億元、6.72 億元、3.2 億元。

現狀之下,在多位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看來,中糧我買網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資金,而赴港上市是其解決該問題的途徑之一。

在張明看來,通過上市,中糧我買網可以更有效地獲取國內外資本,利用國內外資本力量擴大自身發展,未來很有可能在食品生鮮類電商領域占據有利的一席之地。

中研普華研究員許俊龍表達瞭相同的看法。

" 多年虧損,A 股上市希望渺茫,國企去美國上市已不可能,中糧集團旗下擁有包括中國食品等 7 傢港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符合中糧集團佈局。" 許俊龍說," 從最近兩年的融資情況來看,資本對生鮮電商行業的熱度銳減,後續融資是個問題,上市對於風險投資者也是個很滿意的安排。"

如何節約成本才是大考

不過,多位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還是比較看好中糧我買網前景。

" 隨著天貓生鮮超市及京東生鮮超市深度地經營開展,且持續受到市場歡迎,因此,從市場角度來看,中糧我買網存在比較好的發展前景與上市前景,畢竟中糧旗下覆蓋多類生鮮食品,同時擁有強大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 張明說。

有意思的是,雖然中糧我買網在盈利方面的各項指標表現不佳。但法治周末記者註意到,其與市場份額相關的多項數據卻是表現良好。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上半年,中糧我買網的營業收入呈現一定的增長,分別為 10.79 億元、14.46 億元、23.21 億元和 15.81 億元。

此外,2016 年中糧我買網市場份額為 3.1%,位居第一。

不過,在許俊龍看來,中糧我買網要想發展最終還是要擺脫虧損泥潭。

" 上市可以緩解資金壓力,解決接連虧損的困境,中糧我買網背靠中糧集團,享有的倉儲和供應鏈優勢,中糧我買網面對困境,也許需要重新改造自身商業模式,走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路徑。" 許俊龍說。

在許俊龍看來,中糧我買網應當抓準自身的市場定位,針對消費者類型對企業提出要求,從源頭上抓產品質量,規范化生產,提高凈利潤;正向宣傳形成品牌效應,培養消費者購買習慣的養成、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縮短冷鏈長度,形成區域化發展,使消費者購買更方便、產品更新鮮。

" 首先,中糧我買網應當建立起完整的全產業鏈食品生鮮體系,保障消費者擁有足夠的選擇權及購買體驗感,擴大規模效應,節省成本,品種太少可能根本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 張明建議," 其次,中糧我買網應當充分完善並利用線下渠道,形成線上線下互補的優勢,及時有效地保障配送,同時又可以節約線下配送成本。"

張明同時補充,中糧我買網在建立食品生鮮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上,應當放寬權限讓更多商傢進駐平臺,而不是一味地采取自營模式,降低經營成本,同時又能擴大中糧我買網平臺的影響力。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