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會致寶寶大腦損傷 要從七個方面預防

10-04

新生兒黃疸是一種常見的情況,一般主要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在出現瞭這樣的情況後,我們要及時的進行合理的治療和調理,特別是要防止影響到嬰兒的正常生長與發育。

新生兒黃疸癥狀

1、生理性黃疸輕者黃疸先見於面、頸,然後可遍及軀幹及四肢,一般稍呈黃色,鞏膜可有輕度黃染,但手心足底不黃,2~3 日後消退,至第 5~6 日皮色恢復正常;

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後足可遍及全身,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時間長達 1 周以上,特別是個別早產兒可持續至第 4 周,大小便顏色正常,尿中無膽紅素。糞色甚淺或灰白、尿色深者提示新生兒肝炎或膽道閉鎖。

2、黃疸部位多見於面、頸、鞏膜、軀幹及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黃疸色澤輕者呈淺花色,重者顏色較深,但皮膚紅潤,黃裡透紅。生理性黃疸新生兒一般情況好,無貧血,肝脾不腫大,肝功能正常,不發生核黃疸。

3、病理性黃疸常在出生後 24h 內出現,持續時間在 2 周以上,早產兒在 3 周以上;黃疸在出生後消失復現並進行性加重。重癥的黃疸可以合並核黃疸。除此以外,由於發生原因不同,常有引起黃疸的原發病的伴隨癥狀。

黃疸會導致寶寶大腦損傷嗎

以往醫學認為,嚴重的病理性黃疸,當血清膽紅素以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時,有可能導致膽紅素腦病,膽紅素腦病是指過高的間接膽紅素透過血腦屏障,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如果不給予積極治療幹預,可造成永久性腦損傷包括眼球運動障礙、聽力障礙、不協調運動、腦癱、智力低下等。最新研究發現:當新生兒血清間接膽紅素值未達到能引起膽紅素腦病的程度或黃疸持續不消退時,也有可能出現膽紅素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綜合征(簡稱為 BIND),BIND 會導致嬰兒期及兒童期的一系列不同於膽紅素腦病的臨床表現,如嗜睡、反應欠佳、呼吸暫停、學習 l 障礙、自閉癥、多動癥、聽覺失同步化、視覺聚焦障礙等。對 BIND 的研究提示我們,對所有出現黃疸的寶寶,均應加強隨訪,監測黃疸的變化,及早發現異常並給以相應幹預。

新生兒黃疸高的危害

由於新生兒膽紅素產生過多、肝臟功能不成熟、腸肝循環而導致膽紅素濃度增高,出現的黃疸,臨床上稱為生理性黃疸。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是在第 2~3 天出現,這時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小便稍黃,一般情況好,第 4~5 天到達高峰,在第 1~2 星期消失,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也持續較久,但多於生後四周消退。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有溶血、重癥感染、新生兒肝炎、膽道閉鎖以及代謝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黃疸不論何種原因,嚴重時均可引起 " 核黃疸 ",其預後差,除可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外,嚴重的可引起死亡。

對病理性黃疸進行病因分析,通過對新生兒黃疸及早進行相關的檢查和臨床觀察,加強新生兒膽紅素監測,及早發現病因,進行對因治療,可有效地減少膽紅素腦病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是降低新生兒膽紅素腦病致死率和致殘率的關鍵。

早期新生兒輕度黃疸不會有嚴重後果,但重度黃疸在早期新生兒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核黃疸),核黃疸不僅危及生命,幸存者可因神經系統受損終生致殘。近年來多中心研究表明:中、重度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可引起聽覺損害,腦幹聽覺誘發電位異常。因此應該對黃疸患兒早期進行膽紅素水平動態監測及腦幹聽覺誘發電位檢測。

新生兒黃疸的預防

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註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饑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2、嬰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盡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3、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4、註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癥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癥,以便對重癥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5、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程。

6、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7、註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