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騎敗局、小藍危困,共享單車創業者錯在哪裡?

10-04

酷騎敗局

2011 年底,千團大戰正酣,大眾點評、糯米、嘀嗒團、滿座、拉手、窩窩團、24 券、團寶群雄並起,有趣的是,前四傢佈局瞭 25 到 30 個城市,後面四傢佈局瞭 150 到 300 個城市。

結果,佈局少的大眾點評和糯米活瞭下來,其他多的全部灰飛煙滅。所以,擴張速度過快其實是不行的。

當然,最後的贏傢是美團,美團當時佈局瞭 94 個城市,不少也不多,美團選擇瞭一個中間的位置。

為什麼呢?美團網副總裁王慧文後來說到:" 分勝負,說白瞭就是比體量和比財務狀況。你的體量大,但是虧瞭很多錢,你也很難勝出。體量大,虧的錢和競爭對手差不多,那就有機會。比體量比財務狀況的話,就是比投入產出比。"

歸根結底,美團選擇瞭一個最符合自身實際的擴張策略,沒有為瞭燒錢而燒錢。

而酷騎顯然沒有吸取這個教訓。

今年 6 月,酷騎 CEO 高唯偉高調發佈引爆眼球的 " 土豪金單車 "。土豪金單車的造價在 1200 元左右(也有一說是 1500 元),比 300 元的 ofo 小黃車要貴上 4-5 倍,比一般單車貴兩倍,在共享單車行業算得上高檔單車。

土豪金單車配備三項所謂的 " 黑科技 ",即智能升降座椅功能,無線和有線的手機充電功能;智能語音鎖功能,均是 ofo 和摩拜都沒上線的功能。其中的充電功能將使酷騎在成本上增加 10 億元。

今年 8 月,如果酷騎沒有集中爆發押金難退的問題,高唯偉還可能推出攜帶 " 共享雨傘 " 的 4.0 版土豪金單車,結果現實給瞭他一個巴掌,原以為土豪金單車能吸引投資,但就是沒人給投錢,最終欠下瞭 5 億元債務,蜂擁兌換押金的用戶把通州萬達的酷騎總部擠得水泄不通,他本人也因此下臺。

說到燒錢,曾經的拉手網是前車之鑒,在千團大戰初期,拉手網是融資圈紅人,2011 年 4 月,拉手拿到 B 輪 1.1 億美元融資時,美圖隻拿到 A 輪 2000 萬美元融資。但是,拉手拿著錢,就瘋狂地在地鐵公交登廣告,甚至花巨資請來葛優做代言人,買下天價的央視廣告。結果呢,效果微乎其微,2011 年底,美團的銷售額反而成瞭第一名。

更何況,酷騎大筆撒錢的背後卻沒有任何外部融資,失敗是必然的。

值得玩味的是,給酷騎提供 " 充電 " 功能的海爾無線和提供 " 共享雨傘 " 的深圳傘多多公司,都是高唯偉投資的公司,前者投瞭 A 輪的 3000 萬元,後者是天使輪的 100 萬元,都是話語權較大的天使投資,這背後是否藏有貓膩還有待考證。如今,酷騎聲稱四川某企業用 10 億買下酷騎,這傢企業是否和高唯偉及其團隊有關系,也值得懷疑。

小藍危困

" 我見瞭 200 多位投資人,主流投資人都見瞭一遍,但沒有人願意投,不會有人在兩傢百億美金的企業打得火熱的時候再去投資一傢小公司。我絕對不會再碰那種純玩錢的項目。"

這是網約車大戰後期,愛拼車的創始人楊洋說的話,而這正是小藍面臨的困境。

今年 1 月,小藍拿到 A 輪 4 億元融資後,至今沒有融資的下文,而摩拜和 ofo 在六七月份,分別完成超 6 億美元融資和超 7 億美元的融資。

小藍單車 CEO 李剛曾透露 B 輪融資將在今年 3 月中旬公佈,但三個月後,融資流產。有媒體也曾報道小藍曾向 ofo、摩拜提出收購意向,結果遭到拒絕。

如今,小藍的危機已經開始顯露:還是押金難退,而且小藍單車還將購買半年特權卡的用戶強制升級為全年特權卡,導致該項費用的退款時間延長半年。

押金難退,這是共享單車行業最敏感和最致命的問題。

小藍單車處於行業第三的位置,雖然和頭部的 ofo、摩拜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很多人看來,小藍單車在用戶體驗上絕不輸於 ofo 和摩拜,尤其是小藍的變速車,獲得瞭很多騎行愛好者的青睞。

但是,背後也是高昂的成本,摩拜 1.0 版的單車成本是 3000 元,後來降低成本,推出摩拜 Lite,成本在千元左右,而普通小藍單車的成本要高於摩拜 Lite(低於 2000),小藍的變速車成本則超過 2000 元。

此外,小藍單車也是率先開展價格戰的二線品牌,3 月 5 日至 8 日,小藍北京用戶完成一次騎行多送 100 元騎行額。3 月 9 日,小藍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免費騎行一周活動。此後,又開展掃描返現 300 元的活動,並不斷加碼。

在缺乏足夠彈藥的情況下卻無懼成本,和酷騎不同,這源於李剛對行業的認識,他認為 " 彈藥好不好 " 和 " 彈藥足不足 " 是影響共享單車最重要的因素,但小藍把騎行體驗(彈藥好)放在瞭最優級上。

李剛甚至對騎行體驗有執念,他曾說:" 我們是在做一件用戶很喜歡的事,是一件很美好很有意義的事情。就算不考慮盈利,又能怎麼樣?"

不過,目前來看,小藍對騎行體驗的追求並沒有擊中行業的核心痛點,還沒有人認為小藍單車憑此就可以撼動 ofo 和摩拜的地位,這也是小藍融資困境的根本原因。

當然,小藍實際上是有機會彎道超車的。從這一點看,小藍比酷騎要聰明得多。

網約車大戰初期,搖搖招車是當之無愧的老大,當滴滴為融資無門四處奔走時,搖搖的投資名單上已有徐小平、紅杉資本這樣的明星資本,手裡握著幾百萬美元,還有騰訊在門口敲門求著投資。

後起的滴滴是憑借差異化競爭脫穎而出的,為瞭獲得更多司機用戶,搖搖通過出讓股份獲得首都機場的獨傢經營權,滴滴沒有硬碰硬,而是在對手力量薄弱的北京火車站發力。

滴滴的地推人員一般守在北京各大火車站門口,他們直接給一個個司機裝好 APP,然後贈給他們第一單業務。就這樣,滴滴得以站穩腳跟。

小藍記取瞭這一教訓,在國內市場幾乎被掏空之時,率先進軍一片藍海的國外市場,這是絕佳的反超機會。

今年 1 月,小藍拿下 4 億元融資後,就轉投國外市場,那時候,ofo 和摩拜的海外擴張之路還沒有正式展開,小藍獲得空前的趕超機遇。

可是,小藍卻成瞭烈士,當時小藍計劃在舊金山投 1 萬輛單車,也開始在當地招兵買馬,但由於未和舊金山政府密切溝通,小藍單車出現占道等問題後,舊金山政府十分不滿,認為小藍單車侵犯瞭公共路權,最終小藍隻在舊金山投瞭 200 輛車,出海第一站以失敗告終。

更讓人意外的是,此次受挫後,小藍竟然暫停瞭出海之路,直到今年 8 月 9 日,小藍單車突然宣佈,和中興達成戰略合作,重新拓展海外市場。但是,在此期間,ofo 和摩拜的海外佈局突飛猛進,攻下瞭海外數十座城市,ofo 和摩拜成瞭老外對中國共享單車的最初印象。

這無疑是小藍悲劇的一幕,沒有成為先驅,反而成瞭前車之鑒,後來者從小藍身上吸取教訓,通過與當地政府密切合作,開啟瞭發展的快速通道。摩拜出海的第一站選擇在新加坡,就因為新加坡國傢主權基金淡馬錫是摩拜 D 輪融資的投資方之一。

當然瞭,海外市場廣大,留給小藍的機會還是有的,小藍選擇和中興合作,眾所周知,中興在海外市場的成功有目共賭,此舉無疑想要復制中興的成功。但是,在融不到錢的情況下,一切看起來隻是空中樓閣。

共享單車創業者錯在哪裡?

小藍和酷騎的困境不是共享單車行業的第一次,之前,卡拉單車、悟空單車、3Vbike、町町單車都成瞭先烈,隻是,後者投入小、體量小,在共享單車領域屬於末流,而小藍和酷騎確是行業的第二梯隊成員,在各項數據上均排在 3-5 名的位置。

當小藍和酷騎均遭遇融資困境時,共享單車行業的洗牌風暴才算真正來臨。

ofo 和摩拜已經占據瞭大部市場份額,在海外市場又占得先機,在整個中國市場新增用戶已經逐步放緩的情況下,其他品牌很難有趕超和錯位競爭的機會(更何況酷騎單車 6 月份的用戶增速位於行業第三),投資盈利的可能性無限縮小,投資圈顯然不願意再投錢,這引起的連帶反應或許是:其他共享單車品牌將同樣遭遇融資困境。

(Trustdata 數據顯示:共享單車新增用戶從 2017 年 4 月開始放緩)

(Trustdata 數據顯示:酷騎單車 6 月新增用戶位列行業第三,勢頭強勁)

造成今天的境地,或許不怪 ofo 和摩拜是行業先驅、資本紅人,而是其他共享單車企業實在太過弱小,失誤太多。

從去年中下旬開始,共享單車的融資進入開車道,去年 9 月,摩拜 C 輪融資 1 億美金,把共享單車的融資規模從千萬級別拉升至 " 億美金 " 計數的級別,一個月後,ofo 獲得 C2 輪 1.3 億美元融資。但與此同時,共享單車品牌也開始迅速興起,hellobike 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小鳴單車獲得 1 億元 A 輪融資,一步單車獲得 2 億元融資,優拜單車整個 A 輪融資達 2.5 億元。

一開始的時候,從融資規模看,ofo 和摩拜是絕對占優的,但是,所有參與者對整個市場其實是模糊的,其他品牌並非沒有一丁點機會,但一年過去,ofo 和摩拜成為霸主,而其他品牌幾乎全軍覆沒,為何會落到如此境地呢?

(必達咨詢數據顯示:其他品牌市場份額為 8.7%)

(必達咨詢數據顯示:其他品牌市場份額為 7.4%)

9 月 23 日," 第三屆復旦首席經濟學傢論壇 " 上,朱嘯虎說,目前共享單場行業的格局已經確定,基本上前兩傢占據瞭 95% 的市場份額。也就是說其他品牌的市場份額占有 5%。

共享單車的風口一如團購、網約車等其他的風口,同樣是群雄並起,資本、戰略、執行力追逐混戰,但積累起的海量經驗教訓卻沒有被後來者記取,這無疑是令人失望的。

致命的風口

卡拉單車創始人林斌以借朋友 29 萬元償還用戶押金結束創業之路;悟空單車創始人雷厚義賠進去 300 多萬;3Vbike 創始人巫盛華賠瞭 100 多萬;町町單車資金鏈斷裂,創始人丁偉跑路,他們投入單車數量小,最多也就一千多輛,而且服務水平極其落後,根本談不上合格的創業,大風刮來的時候,這些 " 雛鳥 " 也想飛起來,賺一筆錢,然後拂袖而去,但結果風太猛,把他們拍死在沙灘上。

千團大戰從最初的五千多傢打到剩下一百多傢,最後活下來的屈指可數,打車軟件大戰最酣時死亡超 40 多傢,最後活下來的也隻有滴滴,追風口不是誰都可以追的,風口指向是大投入、大資本、大規模,追不上風口的結果是致命的。

營銷到底應該怎麼做?

悟空單車和酷騎單車的失敗本質來說是因為營銷過度,悟空單車把單車投放在多山地的重慶本想搞個大新聞,酷騎單車的土豪金單車真搞瞭個大新聞,結果投入過大,反而影響瞭生存本身。

那麼,風口上的創業公司的營銷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滴滴曾經用瞭這樣一個招數:當時行業老大搖搖打車花瞭 30 萬在廣播電臺打瞭一個廣告,內容是介紹自己的軟件,滴滴沒這麼多錢,於是花瞭 4000 塊在他們的廣告播放結束後投瞭一支一句話的廣告:現在撥打電話 xxx 即可下載安裝。由於司機分不清搖搖和滴滴,滴滴賺瞭一大筆免費的流量。

美團的招數更簡單:王興本人經常參加媒體采訪。千團大團時,王興頻繁出現在媒體采訪中,不僅談團購行業,而且大談特談自己的創業史,王興的名氣也是那時開始積累的。如今更是如此,現在的王興在訪談更加遊刃有餘,而且頻出驚人之語,事後往往成為輿論熱點。

產品的尺度

在產品上,死掉的共享單車無一例外都非常糟糕,但像酷騎和小藍在產品上不斷做內容,以提高和豐富用戶體驗的,結果資金鏈出現問題,其實也是不行的。所以,產品的尺度是企業能否長久和成功的關鍵。

程維曾經說過,產品一定要做到 70 分以上。也就是比較完善,但不能太好。酷騎和小藍就死在太好兩字上。

滴滴 APP 最開始很粗糙,用戶體驗非常差,於是做瞭一個比較高端的功能,就是人工語音叫車,用這個功能來改善用戶體驗,因為考慮到司機反復聽到機器語音會感到厭倦。當時一些打車公司在司機車上部署聯網的 pad,用來提高司機體驗,滴滴一直沒做。

反觀酷騎上馬的充電功能,在產品上應該打 90 分以上,但實際上對用戶體驗的改善非常有限,因為共享單車主要解決的是人們出行的最後一公裡,誰會在一公裡的騎行過程中為手機充電呢?此外,小藍還計劃在單車新增智能屏,把它做成流量的入口,這同樣也是一個雞肋的功能。

產品的尺度對應的一定是行業的本質,共享單車的本質是解決人們的短途出行問題,人們對共享單車的需求更多在於:隨處可見的單車、安排靠譜的單車質量、快捷流暢的 APP,添加任何超出這些需求的附加功能本質上都掉進瞭 " 偽需求 " 的陷阱,在風口裡,一旦掉入陷阱,離死也就不遠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