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父母去“漂泊” 最小“候鳥”僅兩個月

03-04

吃完正月十五的元宵,年便過完瞭,為瞭生計,為瞭生活,帶著無奈與不舍,人們又紛紛踏上瞭北上南下、東進西出的打工之路,而孩子們有一部分也跟著父母正月而出,臘月而歸成瞭漂泊的 " 小候鳥 ",農歷正月十六的上午 9 點,湖北省黃石陽新縣的火車站站前廣場 上已是人聲鼎沸,三個孩子背著書包跟在父母身後,小候鳥們早已熟悉 " 遷徙 " 路線,父母在前面也不用操心他們。

一個叫傢的地方找不到養傢糊口的路,找到瞭養傢糊口的地方卻安不瞭傢,在年復一年的無奈與不舍中隻能選擇在外務工,隻能選擇漂泊,雖然小女兒才兩個月,可是木港鎮的小柯不得不帶著兩個月的女兒和 6 歲的大兒子一起去浙江,她和丈夫在那邊開瞭一傢小超市。

年過得真快,一年的辛苦勞累就是為瞭過個好年,過年時一傢人團團圓圓,敞開吃放開喝,一年的勞累在過年這幾天得到放松,一年的親情也在過年這幾天得到融化,過完年該幹嘛還幹嘛,該節約還得節約,龍港鎮的駱師傅兄弟倆和幾個孩子就在路邊買瞭碗簡單的熱幹面吃。

陽新位於湖北省東南部嗎,地處幕阜山北麓,過去是有名的水袋子,境內富河常在洪水期泛濫成災;蟲窩子,因洪水泛濫造成血吸蟲蔓延;旱包子,境內山地多不蓄水易大旱,水患蟲禍旱災使當地成為國傢貧困縣。窮則思變,改革開放後,農民紛紛走出大山外出務工," 來給爺爺奶奶笑一個,告訴爺爺奶奶我們馬上就要上火車瞭,叫爺爺奶奶放心 " 一對小夫妻讓孩子和爺爺奶奶視頻通話。

" 啊,啊……來寶貝張大嘴吃一口,嗯真乖,真不錯 " 一位年輕的父親蹲在地上細心地喂女兒吃餛飩,小女孩大約一歲多,想著城裡的孩子這麼大時正是眾星捧月般受寵,可這個孩子卻已經開始跟著父親 " 漂泊 ",不知道孩子的母親為何沒有同行,也不知道他們要去哪裡,作為一位母親我已淚滿眼眶。

劉大爺和陳奶奶帶著孫子孫女今天啟程去廣東,兩個兒子在廣東惠州承包瞭一棟樓的水電工程,正月初七已經和媳婦提前過去,因請不到人做飯,劉大爺和陳奶奶隻好把孫子們全帶過去邊做飯邊照看孩子,孫女們因為要跟著爺爺奶奶去爸爸媽媽打工的大城市格外高興。

有工作的地方沒傢,有傢的地方卻沒有工作,城裡容納不下靈魂,故鄉卻安置不瞭肉身,年輕的打工者永遠遊走在城市和鄉村的邊緣,而他們襁褓中的孩子也隻能跟著四處 " 漂泊 ",圖為一對年輕夫妻帶著不到一歲的孩子,丈夫正在翻找車票和身份證準備進站。

火車上的飯食太貴瞭,打工者總是盡量節約,這位孩子提著方便面跟在父母身後,幾桶泡面也許就是他們在火車上一天的食物。

東西實在太多拿不下,把孩子背在肩上是最好的辦法,孩子在母親的背上全然不知母親的勞碌,母親的肩膀就是他最舒服的 " 坐椅 ",孩子拿著奶瓶喝水,母親和一塊出行的同伴忙著準備進站。

柯曉月一直跟著父母在溫州讀書,每年父親在初六就早早去瞭工廠,學校正月十六、十七才開學,曉月就跟著媽媽在傢裡送完正月十五的燈再一起去溫州,早晨 5 點就起床從陽新最偏遠的洋港大山裡出來,2 個多小時的汽車顛顛簸簸,曉月一到火車站就忍不住把早晨吃的紅薯粥哇哇吐瞭一地,媽媽心疼地拍著女兒。

7 歲的小強今年被父母帶著去福建福州讀書,小強上學期在村裡上一年級,村裡的教學點一共隻有 7 個學生,一個快 60 歲的老教師,父母擔心孩子學不到東西,這學期堅決把孩子帶到身邊去讀書,大人們從山裡搗幾回車到火車站都累得坐在地上,小傢夥卻因為第一次出遠門興奮不已,一個人試著父母的行李有多重。

" 不哭不哭,爸爸媽媽再過年時就又回來瞭,有爺爺帶你,想爸爸媽媽就給他們打電話 " 一年隻有過年才能見到爸媽一面,爸爸媽媽上火車走後,男孩忍不住哭瞭,爺爺把孫子摟在懷裡安慰著。" 三六九,往外走 ",陽新是一個有 20 萬務工人員的打工大縣,打工者一般都在初六、初九、十六外出圖個吉利,而十六這一天出行人數最多。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