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盛產“黑黃金” 一筐 30 公斤賣 12 萬

10-03

黃金,大傢都知道,很值錢。可是 " 黑黃金 " 您聽說過嗎?今天系列報道《我們的傢鄉》,記者就帶大傢去太和縣馬集鄉的港集村見識一下,聽說啊,這個村子就盛產 " 黑黃金 "。

記者薑雷頭上戴的假發就是來自太和縣馬集鄉港集村

幾十年前 " 黑黃金 " 就出現瞭

記者上學的時候一直有個願望,那就是留一頭港星鄭伊健式的長發。不過學校和老師自然是不會允許,但是今天在太和縣馬集鄉的港集村,我這個願望終於可以實現啦。

記者試戴瞭幾頂假發,這些假發全部都是來自太和縣馬集鄉港集村,如今港集村的假發產品已經銷往美洲、非洲等幾十個國傢和地區。原來,這一頂頂假發就是港集村的 " 黑黃金 "。

太和縣馬集發制品產業園管委會主任谷傢祥介紹道,工業園區 2016 年出口創匯 8000 萬美元。發制品在我們當地稱為 " 黑黃金 ",人發上下都是寶,撈到就賺錢。

港集村生產人發制品少說也有 50 多年的歷史瞭,別看現在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可是幾十年前卻遠沒有如今這般風光。別看現在港集村的制發產業是非常的發達,但是在二三十年前,港集村的村民都是走街串巷去收購頭發。

而時間再倒退幾十年,李福華的父輩們收購頭發的方式更加原始。都是肩膀頭擔著貨郎擔,這頭擱著針線,這頭擱著貨物東西,用針線換頭發。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港集村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發制品加工村,而以港集村為核心的馬集發制品產業園也在全國位於前列。

如今,馬集發制品產業園一年消耗掉的人發原材料就要兩千多噸。別說本鄉本土瞭,就連全國的頭發都不夠用瞭,港集村收購頭發早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別小看這一縷縷頭發,收購價格可不便宜。頭發呢給咱們的印象是很輕很輕的,但是在這個倉庫裡這一筐的頭發就很重瞭,一筐大概有 30 公斤左右,那麼按照每公斤四千塊錢左右的價格計算,這一筐就是十二萬左右,真的可以說是 " 黑黃金 "。

生產出的產品暢銷全世界

假發,很多朋友都戴過,可是這假發這麼制作出來的,恐怕您就不知道瞭吧。接下來我們就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去見識一下。

作為生產假發的原材料,收購回來的頭發第一步就是要消毒。然後進入拉發車間。這個車間的作用就是把一堆堆亂糟糟並且長短不齊的頭發理順,然後按照不同的長度,把它們一把一把的紮好。

理順、拍齊之後,這些頭發就進入瞭下一道工序:機織。一根根的頭發被機器織在瞭佈條上,這就成為瞭發簾。頭發變成發簾之後,就將進入曲發車間,簡單說,這個車間就是管假發造型的,不管你要的是大波浪,還是小卷發,都在這個車間完成。發簾卷上一根根鋼管,然後上機器進行烘燙定型。

市場上的產品主要有發簾和假發套兩種,把發簾織成一圈,頂上再縫上一圈佈料,一頂假發套就完成瞭。如今,港集村的假發產品暢銷美洲、歐洲、非洲等幾十個國傢和地區。很多廠子都在國外設有專賣店,繞瞭大半個地球之後,假發可是不便宜。

如今,港集村傢傢戶戶都從事假發產業,要麼自己開廠,要麼就在廠裡打工。即使是村裡的老年人也閑不住,很多都在廠裡做一些手工活。小小的頭發給村民們帶來瞭大大的財富,村裡幾十傢企業每年的營業額都上千萬甚至過億元。即使規模小一點的,一年幾百萬也不在話下。

村裡還經常組織企業去全國各地參加發制品展會,不僅產品是自己的,就連模特都是廠裡的工人。在港集村,奔馳、寶馬、奧迪這些豪車早已駛入尋常百姓傢。富起來的村民們也沒有忘記附近的鄉親,有的企業在鄰村建起瞭扶貧車間,讓貧困戶們在這裡做些手工活,為他們早日脫貧出一把力。

安徽經視記者薑雷 實習生席張華報道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