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報記者 李玥
傢書抵萬金,何況是中秋 !
一筆一劃寫出這些傢書的,是一群剛剛穿上軍裝的熱血青年,他們或是 " 末代 90 後 ",或是 "00 後 "。20 多天前,他們胸戴大紅花,踏上列車來到哈爾濱,成為瞭 " 最可愛的人 "。
近日,記者來到武警哈爾濱市支隊新訓大隊,新兵們正利用午休時間給傢裡寫信。從傢中寶到小戰士,他們的信裡寫的啥?這些 " 荷爾蒙小鮮肉 " 最掛念的是誰?…… 征得他們同意,我們選擇瞭部分傢書來一起感受他們的心境。
" 親愛的老爸老媽,這是我第一次寫信 ……"
22 歲的李松澤是個有點 " 屁 " 的大男孩,一笑眼睛就會彎成兩道月牙兒。作為一名 22 歲的 " 高齡新兵 ",在傢書裡他說瞭入伍之後他的尬事兒," 年齡最大,嗯,確實大,比班長還老,1 米 77 的身高卻是班裡最矮的。"
傢在大慶的李松澤說自己挺走運的,因為在長春讀大學,他是在當地入伍的。可他卻被分到瞭離傢更近的哈爾濱當兵。到哈站那天,隨著部隊剛一出出站口,在柵欄外就聽見有人喊自己名字,使勁在人群中一看,竟是老爸老媽,怕自己花眼猛搖瞭搖腦袋再看,還是老爸老媽,人群中兩人就那樣一個沖他擺手,一個雙手攏成喇叭狀喊著 " 兒子,在部隊好好幹!"
說到這," 嘻哈風格 " 的李松澤半晌不說話,用瞭好幾分鐘使勁睜大眼睛不讓眼淚流下來," 他們是在傢看著 12306 算計著好我到哈的時間,然後從大慶趕來為瞭在站臺看我一眼。我的車是下午 3 點多到的,而他們怕耽誤瞭,1 點多就站在出站口瞭 ……"
新兵訓練的日常
" 媽,看瞭你曾經的照片,那時的你也是年輕貌美的姑娘 ……"
新兵王猛在入伍的簡單行李中,放進瞭一份沉甸甸的 " 念想 " ——媽媽年輕時的照片。在他的記憶裡,媽媽一直是在忙,如滿弦的陀螺不曾停下。
" 真希望時光慢一些,不要再讓你變老瞭。" 王猛漸漸長大瞭,知道瞭和媽媽以掰手腕的方式來比愛,那麼輸的肯定是他。"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隻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我。" 王猛說,真正離開傢瞭,才理解瞭 " 父母在不遠遊 " 的含義。以後的日子我可以過得不好,但是我一定讓媽媽幸福,她養我小,我養她老。
2000 年出生的孫堯海在信裡告訴媽媽,雖然來得時間不長,但軍歌會唱好幾首瞭," 士兵職責、三大紀律、八項註意 " 都會背瞭,從早到晚的訓練,讓他一頓能整進去三大碗飯 ……
小夥子一直不敢松勁兒,送他當兵走的那天,媽媽有點 " 愛演 ",很誇張地率領全傢老少 20 多口來火車站上演 " 離別的車站 ",弄得他當時就出瞭名,但他會一直記著要在進站口時,媽媽拽著高出自己一頭多的他,含著眼淚說 " 兒子,到瞭部隊,你別惦記傢,好好當你的兵!"
很多人是第一次給傢裡寫信
" 爸,對您我也沒有太多說的,少喝酒,還有您之前的擔心全作廢 "
新兵黃維博在一頁 400 字的稿紙上,隻有第一頁的最後兩行外加第二頁的三行,是寫給爸爸的話。
與和媽媽各種 " 小嘮叨 "" 小撒嬌 "" 道歉 " 相比,給爸爸的那幾句話完全是一副 " 敷衍 " 畫風。小黃則呵呵地咧著嘴樂,臨走前的半個多月,因為要離開傢,心情很不好,和媽媽頂瞭幾次嘴,這讓他特別自責,所以給媽媽寫得長長的內容裡有相當一部分是在道歉。而平時父子本身互相之間語言交流不太多,但男人和男人之間的默契,根本用不著語言來表達,他相信老爸肯定能懂。
" 爸,你少喝酒吧,還有之前你的各種擔心都作廢瞭。部隊很好,和你當兵的時候不一樣瞭。"
" 奶奶,部隊夥食特別好,但我還是想您醃的小咸菜。"
王猛在傢書中單獨有一部分是強調 " 這段是說給奶奶的,奶奶不識字,爸媽你們念給她聽。"
支隊還為每名新兵免費辦理電話卡,每班有 3 部電話座機,每周都可以給傢人打電話報平安。不少新兵都是在姥姥、奶奶身邊長大,隔代情更親,李松澤前幾天就給姥姥姥爺打瞭電話,告訴他們自己很好,還在信裡特別讓轉告姥姥,她的大外孫 " 一定會在部隊大熔爐裡淬煉自己,變成真正男子漢。"
楊大發有個和他在傢中排行極為不符的名字,他在傢裡排行老四,上面有三個哥哥,他卻叫 " 大發 "。可大發卻是個顧傢孝順的大暖男,不僅叮囑爸媽不要太拼,還告訴媽媽部隊要發津貼瞭,兩個月他能有 1000 多," 我準備給自己留幾百用,給傢裡寄 1000。"
"每個人的青春都是獨一無二的,其實不努力在哪都是浪費。"
22 歲的李智祺入伍前是東北大學環境設計研一的研究生,李傢當兵有 " 傢史 ",爺爺當過兵、叔叔也當過,這一輩男孩子中就是李智祺走進部隊。
用兩年的時間 " 耽誤 " 讀研,用兩年的時間在部隊中磨礪自己,小李認為值!有些經歷,是自己向往的,早就認定的,在寶貴的青春歲月裡實現自己的夢想,這哪裡是 " 耽誤 "!
為瞭當好兵,小李還提前一年進行瞭 " 自學 ",每天讓自己跑上十公裡,沒想到可能是練得 " 猛 " 瞭,現在部隊要求新兵是三公裡,這讓他有一點失望。
新兵們在傢書中報瞭很多喜,也隱去瞭一些苦。這些大男孩有的是 " 兵二代、兵三代 ",也有在校大學生,有城市孩子,也有農傢子弟,但投身軍營,磨礪意志是他們共同的成長心願。
揉碎思念,化飛成箋。新兵們在父母心裡永遠是孩子,隻是穿上軍裝後,他們忽然間長大瞭,學會瞭獨立,懂得瞭吃苦,收獲瞭堅強。
中秋節就要到瞭,他們通過小 ZA 告訴遠在傢鄉的父母 " 我們在哈爾濱很好!" 目前,這些熱騰騰的新兵傢書都已經由部隊寄回到傢裡瞭。
這個中秋,不光是熱血新兵們寫下戳淚傢書,第一次在外過中秋的大一新生,也用傢書寫下滿滿思念。
編輯 李洪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