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 選秀,一場儀式感很強的雞肋走秀

08-02

鳳凰體育評論員:鄭曉蔚

在 NBA,選秀是一樁大買賣,很可能決定瞭俱樂部未來多年的財運走向。比如火箭自 2002 年以狀元簽入手姚明後,俱樂部生意就紅火瞭十來年,來自中國的廣告訂單像雪片般飄來。2005 年,亞歷山大還是 NBA 最窮的老板,而兩年不到他就成為 NBA 富有老板之一。即便等到姚明退役,青春也沒散場,火箭依然可以饕餮 " 後姚明時代 " 的隱形紅利。所以,當亞歷山大近日決定出售火箭隊時,估值高達 17.5 億美元。

當這套 NBA 選秀玩法規則被套搬到 CBA,巨大的反差就展現瞭出來——國內俱樂部對選秀流程並不熱心, 對選秀球員並不走心。在參選的五十多位球員中,隻有十一位被選中——就這樣還創瞭歷史之最(此前僅有一名和八名球員被挑中)。而二十支球隊中,有一半選擇瞭棄權,特別值得註意的是,上賽季排名聯賽前九名的球隊在首輪都選擇放棄。

選秀大會後,已成為廣東宏遠俱樂部總經理的朱芳雨坦言:" 根據選秀順序,我們選不到看上的球員,隻能選擇棄權。"

這極大地超出瞭我對選秀大會的認知。過往窺看 NBA 交易,首輪選秀權都是各俱樂部經理極為看重的押註籌碼。有時候,加註一個首輪選秀權,就可以觸發一筆驚天動地的明星級交易。比如今年的凱爾特人之所以能夠獲得狀元簽,還要從 2013 年說起。當時網隊和凱爾特人進行瞭一筆交易。前者送出傑拉德 · 華萊士、 克裡斯 · 亨弗裡斯等四人外加 2014、2016 和 2018 年首輪選秀權以及 2017 年交換首輪簽的權利,以便得到老兵加內特和皮爾斯。今年,由於籃網最終獲得瞭比凱爾特人更好的簽位,於是就必須交換出去。這也正是凱爾特人一手拿著東部第一排位一手拿到狀元簽的原因。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在 NBA 極易帶來豐厚暴利回報的首輪選秀權,在 CBA 卻被各傢俱樂部輕易棄擲瞭。即便籃協新規苦口婆心地表示 " 選秀簽約球員不占用俱樂部註冊國內球員名額 ",CBA 俱樂部依然不願意給這些選秀球員一口飯吃。由此可見,這些來自大學隊和青年隊的選秀球員對聯賽格局的影響力微乎其微。而 CBA 俱樂部也並不像 NBA 俱樂部那樣,熱衷通過選秀途徑來大幅加蓋球隊實力。在 NBA,得到一位狀元秀甚至可以改變聯盟的生態——就像騎士一旦獲得狀元詹姆斯後則立即掰歪瞭東部的格局;但在 CBA,新秀遠不如外援對球隊的幫助來得直接。

當墊底的幾支 CBA 球隊優先把為數不多的心儀之人挑光後,強隊就顯得尷尬瞭。選秀大會在他們眼中就成為瞭儀式感很強的走秀大會——除瞭棄權之外,他們的任何選擇都不會是對球隊的補強,而隻會是給球隊增加碗筷負擔。

CBA 選秀大會上還有一個細節略顯尷尬:" 在首輪中棄權的北控男籃和深圳男籃出乎意料地在第二輪各自摘下瞭一名球員。" 這在 NBA 中也是有違常情的。按道理,首輪選擇的新秀顯然是優於第二輪的。我問瞭兩位圈內朋友原因。一位給出的解釋是:北控方面心儀的首輪秀被別的隊優先挑走瞭,第二輪可能臨時起意又挑瞭一位;另一位朋友則解釋瞭深圳方面的做法:" 深圳那個是自己的球員,帶過來估計是想看看有沒有其他球隊選,有就放瞭,沒人選就自己帶回去唄。"

這隻能說明,CBA 俱樂部太不把選秀當回事兒瞭。要知道在 NBA,俱樂部決策者會帶著各種備選方案來應對選秀大會上隨時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正如太陽隊運營總裁所說:" 選秀,就是你試著計劃一件尚未發生的事。你可以用 100 種不同的方法來分析應對,但直到那天的最後一刻,你還是要根據紛繁的數據和信息,做出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選擇和判斷。"

因此像北控這種主動放棄首輪選秀權利的舉動,在 NBA 恐怕都算是工作事故瞭;而在放棄首輪秀後繼而拿下二輪秀的狀況,在 NBA 一定算是笑話瞭。

當然,CBA 俱樂部對 CBA 選秀不走心,也不能說都是俱樂部的問題。誰讓中國籃球好苗子少呢?

如果是在會場放一大片砍瓜切菜得分輕松 40+ 的外援給他們選,各傢俱樂部肯定還是很起勁兒的。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