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拳套,是為瞭保護雙手還是對手?

08-07

再過 20 天,UFC 明星麥戈雷格挑戰世界拳王梅威瑟的拳擊比賽就將在拉斯維加斯開戰。

梅威瑟和麥戈雷格都是精通自我營銷的老江湖瞭。為瞭給比賽造勢,雙方早已心照不宣地互相公開問候瞭對方及其傢人,放瞭不少狠話。不過,最近兩人倒是達成瞭一項共識:他們都同意在比賽中使用 8 盎司的拳擊手套。

盎司是重量單位,1 盎司約等於 28.35 克,也就是半兩多一點。拳擊手套的規格按重量劃分,從 8 盎司到 20 盎司都有,外層是皮革,內部有柔軟的填充物。國際拳聯規定,在正式拳擊比賽中,拳手要按體重級別使用不同重量的拳套:次中量級及以下的拳手使用 8 盎司拳套,超次中量級到重量級的拳手使用 10 盎司拳套。

▲ 不同規格的拳擊手套

之前,梅威瑟和麥戈雷格在選擇使用哪種規格的拳套上有一點小小的分歧。

作為被挑戰的一方,梅威瑟有權決定與麥戈雷格的這場比賽在哪個體重級別進行。據說在一開始,他要求比賽的級別為超次中量級。

這樣的選擇似乎有些奇怪,因為以梅威瑟的身材看,超次中量級並不是最適合他的級別,在他 49 勝 0 負的職業生涯中,隻打過 3 場超次中量級的比賽。

梅威瑟之所以這樣選,很大可能是因為,超次中量級是使用 10 盎司拳套的最低級別。10 盎司拳套比 8 盎司拳套更大更厚,而且填充物偏軟,架在下巴前防守時更有優勢。

麥戈雷格是 MMA(綜合格鬥)選手,他在 UFC 的八角籠中戴的是隻有 4 盎司的分指手套。他對梅威瑟的選擇十分不屑:

" 所有的規矩、限制,我都無所謂,我隻是感到好笑。他(梅威瑟)想要手套必須是 10 盎司的,沒問題,就 10 盎司好瞭,我就戴 10 盎司的。我 TMD 才不在乎。"

不過,最近梅威瑟改主意瞭。他通過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 " 辟謠 ":

" 別相信你們從媒體、博客、網站上聽到的。如果不是直接從我口中說出的話,那就不是真實的。我跟麥戈雷格說瞭,‘讓我們就用 8 盎司拳套打吧’。麥戈雷格想用什麼牌子的拳套就用什麼牌子。我也會戴上 8 盎司拳套。無論麥戈雷格想要怎麼在拳擊臺上感覺更舒服一點,我都奉陪。"

2 盎司的差距真的很大嗎?

8 盎司還是 10 盎司,兩種拳套的重量差距不過是一兩多,梅威瑟和麥戈雷格這麼較真,有意思嗎?

還真有。

2003 年有學者做過一項實驗:讓兩個學過一點拳擊的學生戴上裝有加速計的頭套,然後再戴上不同規格的拳套對打,以檢測不同重量的拳套對出拳力道有什麼影響。

實驗結果表明,使用 6 盎司的拳套,實驗對象出拳速度要比使用 16 盎司拳套快 2.7 倍;使用 8 盎司拳套,實驗對象出拳的力道(即對方頭部被擊中後的加速度)比使用 10 盎司拳套高 40%。

如果拿更輕更薄的 MMA 分指拳套和 10 盎司拳擊手套做對比,差距就更明顯瞭。一篇刊載在學術期刊 Journal of Neurosurgery(《神經外科》雜志)上的論文指出,使用 MMA 拳套,拳頭的 " 動能轉化明顯更高 "," 角速度和角動量轉移顯著增加 " ——用人話說就是,相比 10 盎司拳擊手套,被戴著 MMA 拳套的拳頭擊中,會更容易讓你嘗到倒地不起的滋味。

▲ 麥戈雷格在 UFC 賽場上的殘暴表現

▲ MMA 規則下的分指手套

1983 年,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一場次中量級拳擊比賽中,拳手路易斯 · 雷斯托(Luis Resto)證明瞭拳套變輕變薄後的殺傷力。

那場比賽雷斯托的對手是年輕的次中量級拳手比利 · 柯林斯二世(Billy Collins Jr.)。柯林斯剛踏入職業拳臺不久,但他前 14 場比賽未嘗敗績。在比賽前,雷斯托的教練兼經紀人為瞭確保獲勝竟使用瞭骯臟的作弊手段,他將雷斯托拳套中的一部分襯墊偷偷取瞭出去。結果,戴著被改動過的拳套,雷斯托把柯林斯打成瞭重傷,後者雙目幾乎失明。

事情敗露後,雷斯托的教練被判 6 年監禁。審判過程中,法院認為雷斯托的拳頭屬於 " 致命武器 "。而本來前途光明的比利 · 柯林斯因為這場比賽職業生涯就此終結,精神崩潰的他在兩年後選擇瞭自殺。

▲ 比利 · 柯林斯(Billy Collins Jr.)被路易斯 · 雷斯托(Luis Resto)用作弊的拳套打成重傷

所以,戴拳擊手套是為瞭保護對手?

這樣看來,拳套越輕越薄,拳頭殺傷力越大,那麼,是不是說不戴拳套的拳頭殺傷力最大呢?戴拳套是為瞭減弱拳頭的殺傷力以保護對手,從而讓拳擊比賽變得更安全嗎?要搞清楚這些問題,得從拳擊手套的歷史說起。

現代拳擊手套的雛形出現在 1743 年,由一個叫傑克 · 佈勞頓(Jack Broughton)的英國人發明。當時的拳擊比賽,拳手都是裸拳出戰,佈勞頓發明拳擊手套並不是為瞭改變比賽既有規則,他隻是想讓自己的徒弟不必在訓練中就被打得臉上掛彩。

1865 年,著名的 " 昆斯伯裡規則(Marquess of Queensberry Rules)" 在英國誕生,標志著現代拳擊規則的框架形成。昆斯伯裡規則中明確規定,拳擊比賽中拳手必須佩戴拳擊手套。但是,這項規定的用意並非是為瞭保護拳手在比賽中的安全,而是為瞭加快拳擊比賽的節奏,提升比賽精彩程度。這是為什麼呢?

裸拳拳擊場面非常血腥,因為拳手的臉部隻要被堅硬的拳頭來上一下,很容易就會皮開肉綻。但與此同時,因為人的手部骨骼遠沒有頭部骨骼結實,出拳的一方面臨著手腕扭傷、甚至手骨骨折的巨大風險。

泰森用親身經歷驗證瞭裸拳拳擊的風險。1988 年,拳王邁克 · 泰森與一個叫做米奇 · 格林(Mitch Green)的拳手因為瑣事在賽場外打架,盛怒之下的泰森一拳打得米奇 · 格林鼻梁斷裂當場暈厥,但泰森自己也掌骨骨折,不得不推遲瞭後面的比賽。

▲ 米奇 · 格林被泰森打得不輕

一旦手骨骨折,就算對手暫時倒地,自己也沒法再繼續比賽,這就導致最初的裸拳拳擊比賽中,拳手出拳十分謹慎,而且往往不會使出全力出拳。

一場裸拳拳擊比賽中,滿臉是血的拳手往往可以互相折磨幾十甚至上百回合,卻難以打出一個 KO,整個比賽過程可以說即血腥殘忍,又拖沓無聊。

但現代拳擊規則確立後,拳擊手套很大程度上消除瞭拳手在比賽時對手部受傷的顧慮,他們可以全力打出重拳,並嘗試更多的組合技術,比賽節奏變得更快,KO 也變得更多。同時,拳套也讓拳手不再那麼容易流血,比賽變得不再那麼血腥。

人們喜歡看得是激烈的重拳對攻,是一拳 KO 直接倒地那一瞬間的震撼,而不是兩個血淋淋的人在拳臺上糾纏。鮮血讓人恐懼,觀眾要的是視覺刺激,並非恐懼。所以,拳手戴上拳套後,拳擊比賽不光看起來更文明,觀賞性也大大提高瞭。規則之變,為拳擊運動的發展打開瞭大門。

但在另一方面,拳套雖然減少瞭拳手受皮肉傷的幾率,實際上卻增加瞭腦震蕩的風險。

由於拳套富有彈性,當頭部被重拳擊中後,產生的震蕩幅度會比被堅硬的裸拳擊中大得多。人腦在顱內有一定的活動空間,當頭部震蕩幅度過大,腦組織會猛地撞向顱骨,人就會瞬間失去意識。

所以,拳擊手套實際上並沒有讓比賽變得更安全。它的作用更多是保護打出去的拳頭,而不是被擊中的頭。

最後再說兩句

職業拳擊如此危險殘酷,梅威瑟卻做到瞭生涯 49 勝 0 負,就算再不認同他的打法風格,也得承認這是個偉大的紀錄。

麥戈雷格至今沒有打過任何一場職業拳擊比賽,讓他有勇氣挑戰梅威瑟這座大神的,除瞭絕對的自信,就是無論輸贏都能分到的大把鈔票瞭吧。

畢竟,即將戴上 8 盎司拳擊手套登臺對壘的這兩位先生,可能是當今格鬥界最吸金的兩位話題之王。

聲明:本文為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註明來自 www.lanxiongsports.com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