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楠 李旭 曾瀟
編輯/王怡薇 謝鳳梅
" 苦苦支撐中,一個人真得很艱難。" 雷振劍終究還是選擇從樂視體育這艘風雨飄搖的巨輪上下船,他也撐不下去瞭!
隨著 CEO 雷振劍的離職,樂視體育高層幾乎全部流失,此前曾有媒體爆出聯席總裁 /CCO 劉建宏離職一事,雖然其未對離職一事作出正面回應,但卻一直處於 " 無限期休假中 "。
樂視體育從 " 盛世前景 " 到 " 蒙眼狂奔 " 再到 " 人去樓空 ",在這背後,除瞭此前被報道的 B 輪融資的 40 億巨款被賈躍亭拆借走,樂視體育自身經營的諸多問題,同樣加速瞭它的坍塌。
大佬們德州牌桌上的風雲變幻
昔日位於六裡屯的樂視體育總部,會議室裡曾經長期擺放著一張標準的德州撲克牌桌。
這張德州撲克桌見證瞭樂視體育的歷史轉變,從花鳥魚蟲市場搬到瞭位於朝陽公園附近的六裡屯一座三層小樓,以成為中國 ESPN 為目標的樂視體育在這裡迎來瞭它的巔峰時代。這張德州撲克桌一度成為瞭樂視體育眾多會議的決策之案,上到決策買下巨額版權、下到內容每周例會,都是在這張桌子上完成的。
德州撲克是投資圈金融圈熱衷的休閑活動,很多人認為打德撲和投資行為有著不少相同點:盡可能的減少出手次數,降低犯大錯比例,從而贏得最終的勝利。
德州撲克也曾經是樂視體系高層熱衷的社交方式。 據樂視體育曾經的員工介紹,會議室的這張德州撲克桌偶爾會成為領導們接待交際的場所,不少資本大佬都是座上客,汪峰等人也曾來玩過。雷振劍、劉建宏還曾經親自為樂視體育的德州撲克節目坐臺上陣宣傳。
2015 年 5 月,樂視體育正式宣佈完成 8 億人民幣首輪融資,融資由萬達投資和馬雲旗下雲峰基金領投;2016 年 3 月,樂視體育 B 輪融資 80 億人民幣,投資方包括體奧動力等 20 多傢機構,劉濤、孫紅雷、賈乃亮、周迅、王寶強等 11 位明星投資人;2017 年,樂視體育因受資金鏈斷裂的影響,導致版權盡失,信譽危機頻頻,然而 5 月雷振劍再次宣佈,公司已完成 B+ 輪融資,具體金額未披露。
以上這些融資,是否部分來源於老板們的牌局我們不得而知。
但眾所周知,樂視體育在 B 輪融資時與投資方簽下瞭對賭協議,協定樂視體育會在 2018 年年底完成上市工作。如今,樂視的 "PPT" 生態戰略全盤瓦解,樂視體育上市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17 年的 1 月,樂視與融創的戰略投資合作發佈會上,賈躍亭還在強調:樂視 ALL IN 精神不會變。1 年後的今天,作為樂視網七大生態之一,樂視體育在賈躍亭的牌局裡已經頻臨窘境走向死局。
" 瘋狂買買買 ":幾乎每天都在簽約版權
加盟樂視體育的第一年,原樂視體育負責版權業務的 COO 於航很忙碌,那一年,他完成瞭 250 個項目以上的簽約,這意味著幾乎每天,他都在簽約版權。
自 2014 年成立,三年間樂視體育買下 310 項賽事版權,其中 72% 為獨傢,不僅包括亞冠、中超、英超等熱門賽事,還涵蓋瞭高爾夫、搏擊、賽車等小眾項目。不僅如此。就連釣魚、四五線城市馬拉松、大閘蟹捆綁比賽都會買下版權進行直播。
然而在這龐大的業務下,負責洽談和對接工作人員其實非常有限,最多時也隻有 5 人左右,幾乎每個人手頭都有握著 100 多個賽事版權的對接。" 有時候光是走版權的流程和合同,都做不完 ",一位已經離職的樂視體育原版權部門員工感嘆的說道。
2016 年年底,樂視系爆發資金危機,資金鏈斷裂,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就是這些尚待付款的各類版權。樂視體育先後失去瞭中超、亞冠的轉播權,英超、意甲 F1 等賽事相繼因拖欠費用停播,率先引發外界對樂視體育的質疑和信任危機。
去年 11 月底,劉建宏在接受《鈦媒體》采訪時,談及快速擴張的賽事版權問題,意味深長的表示:" 我發現版權這條道路走得很不容易。" 這讓他重新認識瞭這個行業。" 腦子一熱,當時覺得前途無比光明,走過這條路之後,才知道哪裡不容易。隻有切身體會,真正參與其中的人才能夠理解。" 劉建宏這樣說道。在他看來,因為 "46 號文件 " 的出臺,讓資本普遍看好體育產業,帶動著體育快速發展。而資本裹挾著體育前進的速度,這種速度超出瞭很多人的預期,也包括他在內。
看不懂的采購:幾千萬能拿下的賽事卻要花 2 億?
在急速擴張的時代,除瞭從央視挖來劉建宏,這三年時間裡,樂視體育還從四大門戶網站頻頻 " 挖角 ",最瘋狂時,曾經一天之內任命 5 位高管。在最初的 " 首席內容官 " 後,不知是否因為高管太多,劉建宏的 Title 又加上瞭 " 聯席總裁 "。
原搜狐體育頻道總監金航、原新浪體育合作總監於航、原網易體育頻道總監黃澍傑、加油中國 CEO 敖銘等人都先後加盟樂視體育,擔任要職。
以上這些人物都曾經是各大門戶體育頻道的 " 一把手 ",由於來自不同的公司,他們被原有公司所賦予的一些價值觀與解決問題的方式會有所不同,因此,在公司重大節點決策上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路,對於同一個事件難免會發生一些摩擦與沖突。
據樂視體育多名員工爆料,在購買版權上,這樣矛盾是最集中爆發時。樂視體育洽談過一個高爾夫賽事的版權,原本高爾夫內容的負責人能夠用非常低廉的價格拿下版權,但是最終,版權部卻用高於幾倍的價錢簽下;歐洲某一項比賽,各傢都是報出瞭幾千萬的版權費,但是樂視體育直接報價就是兩個億。就連內部都無法理解為什麼要花比別人高出幾倍的價錢去收購,而版權部 po 出的概念就是 " 要把門檻做高,這樣別人就都參與不進來瞭 "。
離開樂視體育 100 天之後,於航加入瞭蔣立章的雙刃劍體育。就在樂視體育已經丟掉大片版權江山入不敷出的時候,雙刃劍幫助樂視體育折價出售瞭俄羅斯世界杯香港地區的全媒體版權,而雙刃劍在這項版權轉讓過程中獲得瞭 200 萬美元的中介費。
無法證明這件事情的促成是否也有於航對於新老東傢的牽線,但是對於老東傢樂視體育,於航並不願意評論太多。" 過去的事情說瞭也沒什麼意義,還是找現在在職的人去聊聊吧!畢竟我已經離開瞭,說太多對於現在留下的人也不公平吧?" 在電話中,於航客氣地婉拒瞭我們的采訪。
不過,在加盟雙刃劍體育的時候,於航曾經談到過一些關於老東傢的信息,他曾經說過自己離開樂視體育的主要原因就是 " 不喜歡自己的狀態瞭 "。" 媒體對我有很多解讀,我覺得他們不要臆斷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確實我不喜歡當時的那種狀態和我自己瞭,那我就要選擇放棄。" 於航這樣說。
內容運營能力跟不上版權擴張速度
劉建宏初入樂視體育時,他的 Title 是 " 首席內容官 "。
雖然在媒體圈多年擁有廣泛的人脈,但劉建宏是電視媒體人出身,對於網站的日常運營也走過很長時間的彎路。
瘋狂購買版權搶占市場,意味著需要龐大的運營系統,說白瞭,買瞭這麼多版權,要有人剪輯、編輯和推薦。從 2014 年年底到 2016 年年初,兩年的時間,樂視體育從 100 多人的團隊,急速擴張,最高峰時,樂視體育內部號稱近千名員工。為瞭烘托 " 體育 " 的氣氛,樂視體育辦公室外圍原本被設計為一圈跑道,茶水間也擺放瞭乒乓球臺、臺球臺,而隨著人員迅速增長,這些設施都被搬走瞭,擺放在會議室的那張德州撲克牌桌也沒能幸免,因為辦公室需要變成員工辦公間,牌桌也就不見瞭。
盡管瘋狂招人,樂視體育單單是內容團隊的規模最多時達到 300 人左右,但一位曾經負責一線運營的負責人介紹,各個欄目團隊人力仍然是 " 供不應求 ",而且參差不齊。多名參與過運營的樂視體育前員工也向筆者透露,一個新版權是否有能力運營、人手是否充足 ……. 這些基礎的問題,版權部都沒有與運營部進行有效溝通,經常出現版權部已經采購回版權,才告知內容部要開始進行運營。據傳,買瞭哪些版權,有時候連劉建宏都沒有被知會。連年累月下來,一個不成熟的運營團隊要承擔 300 多項視頻版權的日常維護,產出的粗糙程度可想而知。
而作為視頻網站,樂視體育在尋求獨立運營的過程更是漫長而艱巨,一方面需要打破樂視網傳統後臺的壁壘,另一方面需要加速開發獨立的後臺體系。尤其是除瞭傳統視頻,樂視體育將業務線擴張到圖文報道時,產品技術方面面臨著更多無法兼容的困境。作為最基礎的版權賽事支撐," 金字塔 " 的塔基始終都沒有得到夯實,大到各類後臺的打通,小到賽事搜索引擎等,這些原本運營中最基本的問題,卻被高層一直忽視。
戰略不清 中超付費終成 " 一聲嘆息 "
以天價拿下中超版權作為起點,2015 年凈虧損約為 6 億的樂視體育,很快被逼上瞭必須迅速推廣 " 付費服務 " 的道路。
原本對外宣傳的 2018 賽季全面上線,也被更改為從 2016 賽季第 16 輪開始,每輪中超中都會有一場專供付費用戶觀看——這也是中國職業體育賽事首次與付費服務掛鉤。樂視體育希望借助付費服務套現的計劃經過半個賽季的試驗,最終宣告失敗。時至今日,地方和中央電視臺免費直播中超的現象依然存在,以中超作為 " 付費 " 的開始,這一點確實被外界詬病。
" 目前這個模式(內容變現)是沒辦法盈利的,哪怕平臺流量再大,用戶再多,我們都知道中國有多少體育用戶,有多大的付費能力,實際上這種高價獲得大版權,陷入到持續虧損的惡性循環,這條路目前看是走不通瞭。" 劉建宏也曾對 " 付費變現 " 模式一聲嘆息。
放球迷鴿子?" 賽事運營 " 業務遭質疑
除瞭在版權合同上遭遇資金困境,樂視體育的其他項目亦存在狀況頻出的現象,這其中就包括其體育生態規劃的四大板塊下屬的賽事運營和智能化業務。
2016 年國際冠軍杯北京站比賽開始不足 5 小時,賽事組委會和運營方樂視體育突然宣佈比賽取消。官方給出的答案是,天氣導致鳥巢草坪受損。原定比賽球隊曼城、曼聯將士在北京就這樣轉瞭一圈,就打道回府。這樣的解釋不僅不能讓媒體信服,更惹怒瞭兩支球隊在國內龐大的球迷群,一時間,樂視體育大張旗鼓打造的 " 賽事運營 " 能力陷入空前的輿論漩渦,也是該項業務在樂視體育發展的縮影。2015 年 12 月,樂視體育宣佈冠名華熙國際旗下五棵松體育館為 " 樂視體育生態中心 ",並且攜手 " 將五棵松體育館升級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化場館 "。但雙方在該項目上始終未有實質性推動。
憑借著賽事運營、智能化等業務,樂視體育才得以講述自己是一個體育產業公司,而不隻是一傢體育媒體的故事。這兩塊業務亦或多或少對其 B 輪的估值起到瞭支撐作用。賈躍亭曾在公開反思信中表示,導致樂視如今局面一大原因是樂視 " 戰略節奏實現過快 ",使得 " 組織與資金面臨極大挑戰 "。這同樣適用於樂視體育。
一場比賽員工差旅費 20 萬?
" 人海戰術 " 曾是樂視體育高層津津樂道的戰略,某位高層更是豪言:" 此時此刻全世界各個角落都有樂視員工。"
2015 年國際冠軍杯足球賽在深圳舉行,比賽前一天,飛往深圳的航班上幾乎都能碰到樂視體育的員工。據傳,那次比賽,以報道、觀摩、洽談商務合作為緣由出現在比賽現場的樂視員工有 100 多人。如果傳聞屬實,這一趟,單是往返機票一項成本支出就高達 20 萬人民幣。
2016 年初樂視體育和 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在拉斯維加斯召開戰略合作發佈會,僅僅這樣一個發佈會,樂視體育的員工就去瞭上百人。" 那麼多人去拉斯維加斯做什麼?不考慮成本麼?常規都是請公關公司來操作節約成本,就是再重要的發佈會,也不至於去那麼多人啊!" 有員工這樣質疑。
而這種 " 蒙眼狂奔 " 下的差旅還不止於此。2016 年法國歐洲杯,樂視體育派出瞭多達 60 人的團隊,人數上甚至超出瞭轉播臺央視幾倍,但是真正一線采訪的人卻隻有區區不到 10 個人。
從 2016 年裡約奧運會後,樂視體育員工出差報銷出現嚴重滯後的現象。2018 年初,一位已經離職樂視體育 1 年的員工吐槽,自己當年離職時的差旅報銷還沒有給結回來。
原來的故事結局 ……
" 樂視體育的未來能有多大 ? 我不願意做這個判斷。可以看幾個參照物,Nike 公司的市值在 1000 億美元左右,ESPN 沒有上市,估值應該在 500 億 ( 美元 ) 左右。兩三年前我們就認為樂視體育未來的成長的空間一定可以大於 ESPN。" 雷振劍在 2016 年曾承諾。——那時候,樂視體育才剛完成 80 億的 B 輪融資,公司估值超過 200 億,雷振劍尚未離職。整個行業欣欣向榮,一如這位 CEO 臉上常有的那種勝券在握的表情。
可是 , 原來的故事結局已不再為人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