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體育評論員 二文
張修維的年齡造假門,終於有瞭官方定論。1 月 30 日消息,足協發佈處罰決定:權健球員停止張修維參加中國足協舉辦的正式比賽 9 個月,停賽期為 2017 年 9 月 19 日至今年 6 月 18 日。這是一個必須有的態度。
足協的處罰令,原話是:根據有關單位及運動員本人提交的註冊信息、情況說明、對當事人的聽證調查以及相關司法文書等,認定張修維曾存在使用 1994 年虛假年齡辦理參賽證的弄虛作假行為。
什麼叫 " 使用 1994 年虛假年齡 "?他到底多大?
影影綽綽的文書引人追問。看官諸君要想把核心信息都搞清楚的話,需要搬個梯子,爬上去看。
細心分析一下,足協對張修維發出的處罰令,一如既往的和稀泥,具體就是模糊不清和點到為止。
先說模糊不清。我相信所有關心此案的人,都會一頭霧水。
難道足協所提供的是一份簡餐,連雙一次性筷子都不給嗎?
根據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張修維曾用名張吉軒,於 1996 年 3 月 13 日出生於四川。
把兩大文書結合起來看,字面上必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張修維是以 1996 年出生的年齡改大為 1994 年出生。
幾乎可以斷定,這份來自法院的文書不太可能做出修改,那麼,我們將會發現張修維其實是一個天字第一號大傻瓜——哦不,是一個時代十分稀有的 " 奉獻帝 ",為瞭早日報效國傢,不惜把年齡都給改大瞭。
這種事,不是沒有過,咱們在抗日電視劇裡見識過,為瞭當兵打鬼子,把自個的年齡改大。但是,在足壇,我們看瞭幾十年足球戲劇,真心沒有發現過這樣的例子。真的開眼瞭。
在一個亂改年齡成風、經常以大打小的足壇,鐵瞭心以小打大的張修維咋想的?
世人笑我太癲狂 , 我笑世人看不穿?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具有戲劇沖突的一幕?這是最終的真相嗎?
足協有理由說得更清楚。雖然言簡意賅達到瞭語文老師的要求,但是 " 意思通透 " 沒做到。
其實,足協不是第一次這麼組織措辭。這些年,中國足壇 " 改齡門 " 頻發。足協的態度也越來越明朗。從過去充耳不聞,到現在出事就罰無赦,這是一個進步。這一點必須承認。但這隻是一個很基本的要求。
2016 年 8 月,足協官網發出《關於對上海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運動員李聖龍違規違紀的處罰決定》。文件中稱:李聖龍存在年齡、身份的雙重造假行為,禁賽期半年,從 2016 年 7 月 12 日至 2017 年 1 月 11 年。
2014 賽季,陳志釗轉會國安後不久,便被足協查出曾將參賽證年齡改為 1989 年出生,為此他付出瞭停賽 4 場(含預備隊)的代價。
2010 賽季結束後,中國足協發現當時申花球員馮仁亮二代身份證和參賽證年齡不符,馮仁亮遭禁賽並缺席瞭 2011 年年初的亞洲杯。
問題是,足協的多次處罰,都沒說明球員改齡的具體范圍,以及實際年齡到底是多少,就如張修維。更別說禁賽時長的標準是什麼瞭。給人的感覺是,足協在提供一次競猜機會。
再說點到為止。
禁賽期在禁賽令發出前已經開始計算,也是一個挺奇葩的現象。
針對張修維的這個處罰令其實挺怪異的,9 個月的禁賽期,已經 " 用 " 去瞭 4 個多月,可吃瓜群眾不知道過去的幾個月,是張修維的禁賽期——當然,張修維這幾個月事實上已經沒球可踢。看上去禁賽 9 個月挺重的,然而不然。
張修維這事還不算最搞的,當年陳志釗因年齡造假被停賽 4 場,處罰令發出時,他的禁賽場次早已結束。
哪傢法院可以這樣做呢,把刑期往前算?
我不知道足協這麼做的真實意圖。說實話,我也很惋惜張修維出事。看看 U23 國足在這次 U23 亞洲杯上的表現就知道,中國隊的中場缺一個 " 張司機 "。影響有多大,誰看球誰知道。誰都不想讓這顆新星隕落,也許足協也有保護天才的潛意識,但是,請一碼歸一碼。
馮仁亮倒是沒有享受到這樣的提前量,但是他遭遇的處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實並不重。
張修維遭受的此番打擊更有利好之處。因為 "1996 年出生 " 讓他秒奪 U23 政策紅利。
這樣的處罰力度,幾乎在同一個波段延續著。高規格受益,低成本犯錯。好怪。
坦白的說,這樣的案例處置,留下的是一個半拉子工程。
令人擔心的是,如此一來,對改齡行為的處罰,難具震懾力。足協就算缺乏全面排查球員年齡真相的勇氣和能力,也應該在個案上做到極致,起碼也應該到位。當然,這需要更多層面的協調與合作,可為瞭中國足球的好,為瞭不再出現以大欺小的荒唐賽況,多下點功夫,多得罪點人,也是值得的。
很多事,調查一下不難得出全面的結論。可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很可能到此為止。非常遺憾。
(鳳凰體育獨傢稿件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