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的交易本已塵埃落定隻待官方宣佈,但卻出現瞭變數:在閱讀瞭凱爾特人提供的傷病報告以及對托馬斯的體檢之後,騎士開始猶豫:他們需要權衡所有可能性,來決定最終是否要完成交易。
據著名記者沃納羅斯基的消息源稱," 現在情況敏感 ",簡單理解就是:作為買傢,騎士有權對 " 瑕疵品 " 選擇退貨,取消這筆交易。
在勞資協議關於交易的相關條款中,專門有一條寫出瞭交易雙方需要提交給對方以及聯盟的信息:
" 所有涉及球員的健康信息,包括可能影響到球員職業生涯的打比賽的因素,球隊必須透露任何相關的健康信息。" 所以,交易後的體檢就是必要流程瞭。
根據聯盟規定,所有球員都需要通過體檢,就是 " 開箱驗貨 " 瞭。在交易之前凱爾特人已經呈遞給瞭騎士關於托馬斯的全部傷情資料,既然騎士選擇瞭接受,凱爾特人也選擇瞭 " 發貨 ",那麼流程就進入瞭下一步。
但雖然體檢是規則要求的,但是標準還得是球隊決定。每支球隊都有比較靈活的評判標準,而隊內的標準又是秘而不傳的。這也好理解——職業生涯打到這個份上,身上多少都帶點傷,可能一些球隊對膝蓋腳踝等重要部位都有更高的標準,也可能在 A 隊的標準下沒問題,到瞭 B 隊就過不瞭——決定是否簽收給好評,得看買傢到底挑不挑剔。
最近的一個體檢不過的例子是莫泰尤納斯:在 2016 年 2 月,火箭本來和活塞達成協議,用莫泰和索頓,換活塞的 2016 年首輪。結果莫泰沒能通過活塞的體檢,交易因此流產。
對此莫泰開瞭嘲諷," 體檢真是有意思,大夫隻跟你說過沒過,沒準他連檢查都省瞭,等這 48 小時就是讓球隊最後決定要不要一個球員。活塞當時就說我沒過,可是我健健康康,都上場打球瞭。"
莫泰對此生氣,因為他在火箭坐冷板凳,而活塞許諾瞭他主力。當時的一個觀點得到瞭大量贊同:大范在看完莫泰的情況後臨時變卦,以體檢不過的理由做借口,取消瞭交易。
但這麼理解還是冤枉瞭大范:拖到 12 月份,莫泰終於等到瞭籃網開出的 4 年 3700 萬報價,火箭匹配報價之後,莫泰卻沒通過火箭的體檢。最終簽約取消,莫泰一個月後底薪簽鵜鶘,場均 4.4 分 3 籃板,下賽季來瞭 CBA 的山東隊,3700 萬也泡湯瞭。
問題是,既然活塞和火箭的體檢都通不過,莫泰又怎麼有信心說能通過籃網的體檢呢?這裡有一條不成文的潛規則:對於迫切需要的球員,球隊會降低體檢標準,甚至免檢讓你通過。
舉例子說:去年韋德最後簽瞭公牛,他的體檢就是走瞭過場——如果以年輕球員的標準,韋德肯定過不瞭體檢。但既然球隊要你,也知道可能的風險,有沒有真正體檢都是未知——要是沒去公牛,第二選項是掘金,而當時掘金就明確表示,體檢不是問題,你肯來就行。
這就好比規定要先驗貨再讓快遞小哥走,但實際不這麼幹的多瞭去瞭。聯盟不管這事兒:你不按規矩來,出瞭問題別找我。
當然,除瞭這類,還有那些在交易中無足輕重的球員:太陽和奇才交易戈塔特,應該得到埃梅卡 - 奧卡福,奧卡福當時處於常年養傷狀態,根本沒法出場。太陽也用不上他,於是直接通知他不用來報到瞭,反正選秀權才是大頭。
一般說來,如果交易的添頭受傷,雙方隻需要協商換一個差不多水平差不多合同的球員就可以;但要是交易的主要成員受傷,交易就可能直接取消:2009 年雷霆和黃蜂本來達成協議,用喬 - 史密斯和韋爾考克斯換泰森 - 錢德勒。結果錢德勒腳趾有傷沒通過體檢。最後山貓接過錢德勒,他的傷勢的確不輕,淪落到場均 6.5 分 6.3 籃板,最後被試試看的小牛廉價換去當替補,結果卻意外成就瞭一座總冠軍——所以雷霆如果沒取消這筆交易,他們的未來是不是就不一樣瞭呢?
回到騎士和凱爾特人的交易,如今比較兩難的地方是:托馬斯既不是交易的絕對主體,也算不上無足輕重的球員——上哪找個 700 萬的 MVP 前五去?而且騎士對這筆交易的回報非常滿意,當打球員 + 未來高順位都到手,也是他們能在市面上拿到的最好報價。所以剛才說的權衡和猶豫,擺明瞭就是:取消交易的話,以後還能賣這麼好麼?難吧。
但又為什麼是騎士掌握主動權呢?不妨回到正常的體檢流程,在交易或者簽約時出現意外問題,球隊會如何處理。
先說簽約部分:在體檢中難免出現問題,隊醫們雖然是業界精英,但也不可能兼顧每個部位。因此球隊會邀請該方面專傢進行詳細的具體評估,來判斷這方面的隱患是否影響到球員的正常比賽:2011 年查克 - 海耶斯簽約國王,當時查出有心臟隱患,國王因此取締瞭給他的 4 年 2130 萬合同。不過之後雙方安排在美國最知名的心血管專科醫院進行瞭復查,結果是心臟問題並不會影響他的正常比賽,國王隨後向海耶斯重新開出合同,4 年 2230 萬,比之前還多瞭 100 萬的補償金。
2012 年傑夫 - 格林同樣被檢查出心臟隱患,當時的體檢結果是可能危及生命。凱爾特人取消瞭給他的 1 年 900 萬合同。但之後經過復查認定,格林需要接受心臟搭橋手術,便可以回歸球場。隨後凱爾特人再次向他開出 4 年 3600 萬,格林接受手術後當年報銷,但之後重返賽場,並沒有再出現問題。
而重返小牛的哈裡斯就因為腳趾不符合要求而取締合同,同樣的還有湖人放棄瞭給圖裡亞夫的合同。取消合同的理由大多是,球員本應接受長期治療或者手術來清理隱患,卻沒有及時治療。通常球隊會選擇放棄合同要求他完成手術後再來簽約,當時哈裡斯自願接受底薪重返小牛,之後接受瞭長期的康復計劃,直到 1 月份才恢復健康,而後小牛在第二年給他更高的補償合同,圓滿解決問題。而 BIG3 聯賽的 MVP 劉易斯就沒有這麼幸運瞭,他的膝蓋沒能通過體檢,在接受手術後,他的狀態便大不如前,35 歲的他就此告別瞭 NBA。
和自由球員簽約一樣,雖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如果球隊隱瞞瞭球員傷勢,未來還是有申訴的可能:2010 年森林狼用首輪秀巴比特和戈麥斯從開拓者換來韋伯斯特,當時韋伯斯特有傷在身,沒有及時體檢。但事後森林狼發現,韋伯斯特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癥,而開拓者對他使用的是保守治療,在沒有治愈的情況下就將他交易,也沒有在交易中主動提出傷病隱患的報告。森林狼認定開拓者故意隱瞞,申請聯盟仲裁,最終雙方協商解決,開拓者賠償瞭森林狼 150 萬美元。
如上例子,根據規定,一旦在交易後發現隱瞞傷情的情況,下傢可以申請補償,補償包括選秀權或者現金。雖然托馬斯的情況凱爾特人已經給出瞭傷情報告,但由於托馬斯的臀部傷勢處於保守治療狀態,未來有可能接受手術。而一旦此時被迫手術,意味著騎士需要面臨托馬斯長期的養傷甚至一整年不會出場,如果騎士認定這種程度的傷病已經改變瞭交易本身的平衡,他們可以提出取消交易。
有記者分析,騎士可能會借機要求凱爾特人給出補償,考慮到凱爾特人手中依然有大量選秀權,騎士可能會再索要一個首輪,雙方重新提交交易。而以這筆交易的規模來看,如果最終交易取消,對雙方而言都是極大的影響和損失。所以最終大事化小,用選秀權補償完成交易的可能極大。但因為聯盟沒有明文規避這種要求補償的可能,騎士是真的有意取消交易,還是借此再敲一個首輪的 " 套路 " 無從知曉,但畢竟 NBA 是商業聯盟,在這裡沒有朋友,隻有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