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陪國安三十載!曾患癌癥依舊堅守

02-03

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帆) 今年 1 月 5 日是雙印的六十大壽,當然,這也意味著,這位曾經跟隨國安南征北戰瞭 25 年的功勛隊醫正式退休。國安 25 載春秋,很多往事還歷歷在目,雙印在隊中迎來瞭一撥又一撥球員,又見證瞭他們轉會或退役,這麼多年在一起,他們感覺就像一傢人。其實算上國安正式成立之前的幾年,雙印在這支北京的足球隊中一共任職瞭 30 餘載。【中超專題】

早年間,隊員們都稱雙印為 " 雙哥 ",近幾年,隊裡的人都叫他 " 雙大爺 ",從稱呼的變化就可以看出,雙印在這支球隊經歷瞭多少代人的變遷。從當年和隊員能夠稱兄道弟,到現在像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呵護著隊員們的健康。

退休後的雙印依然沒有離開自己熱愛且擅長的 " 手藝 ",每周一、三、五下午他都會在自己位於工體的診所裡坐診,登門拜訪的都是些慕名而來需要理療和康復的人們。

曾經專業練舉重 學生時期曾創百米校紀錄

從 1975 年 11 月到 2018 年 1 月 5 日,雙印的工齡達到 43 年,很少有人知道,在來到北京國安隊(1992 年之前在北京隊)當隊醫之前,他還有過運動員的經歷。

1975 年,雙印成為先農壇體工大隊北京舉重隊的一員,曾獲得過抓舉全國青年冠軍、全國錦標賽亞軍,直到 1981 年退役。

在成為一名專業運動員之前,雙印還業餘練過田徑,並且於 1973 年參加過全國第一屆中學生運動會田徑比賽。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雙印曾以 11 秒 1 的成績創造過北京匯文中學的百米校紀錄,有人開玩笑說他這百米速度沒踢球可惜瞭,其實多數人有所不知,在 1975 年進入舉重隊之前,雙印曾在八一青年隊踢過一個月的球,不過後來就專項練舉重瞭。

1987 年,雙印來到北京足球隊擔任隊醫,也正是從那時候起,他便開始瞭和北京足球這段漫長的情緣。在足球隊當隊醫,不僅要手藝好,還要跑得快,比賽過程中一旦有隊員受傷倒地需要治療,場下的隊醫就要拎著藥箱用最快的速度跑到場上進行緊急處理。年輕時的雙印擁有著不俗的百米速度,快速跑上場自然不在話下,不過他也因為跑得太快而鬧過 " 笑話 "," 我過去跑得可快瞭,1993 年全運會足球比賽的半決賽,北京和山東,在工體踢的,那天滂沱大雨,場上有人受傷,我就拎著藥箱往場上跑,結果裁判給瞭一個停止的手勢,我沒‘剎住車’,一個滑鏟就摔倒瞭。" 說到這些往事,雙印歷歷在目,即便那已經是 25 年前的事情瞭。

曾患癌癥仍堅守工作歷經多代球員多任主帥

從當年的北京隊到後來的北京國安,再到如今的北京中赫國安,雙印在球隊經歷過現任主帥施密特之前的所有中外籍教練。

" 第一任是唐鵬舉,我們是 1987 年一起到的北京隊,當時他上任。1995 年是金指(金志揚),然後是沈祥福、喬利奇、魏克興、卡洛斯、老彼德(彼德洛維奇)、李章洙、洪元碩、斯塔諾、帕切科、曼薩諾、紮切羅尼、謝峰和何塞。" 雙印一一列舉著自己這 30 多年輔佐過的主教練,從土帥到洋帥,他們一起經歷著創建和復興、巔峰和低谷。

2017 年 7 月,施密特團隊上任之後,雙印離開瞭其跟隨南征北戰瞭 30 餘載的一線隊,直到今年 1 月份,年滿 60 歲的他正式退休。站在當下回過頭看,30 年的時光仿佛一瞬即逝,但是雙印為這支球隊傾註的不僅是時間和精力,更是責任和情感,他和這支球隊共同擁有著太多回憶,有歡笑有淚水。2009 年初冬,國安終於在工體問鼎中超,實現瞭聯賽冠軍夢,那也是球隊迄今為止唯一一座冠軍獎杯。那天," 老臣 " 雙印激動落淚,盡管現在當我們再聊起當天的情景,他開玩笑地 " 否認 " 瞭自己的泣不成聲,但是這個冠軍是球隊的榮光,也是雙印的榮光。

過去的 30 年,雙印不僅見證著球隊的發展和變遷,他的人生也在這裡品嘗過種種滋味,甚至是經歷瞭生死考驗。1993 年,雙印被查出患淋巴癌,在連續治療僅僅 3 個月後,他又重新回到球隊中、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甚至開始跟隊在外冬訓,在那期間,他的治療一直沒有間斷過。每每說到這段經歷,在旁人都欽佩他的勇氣和堅強時,雙印總是輕描淡寫,積極對抗病魔的他,最終也戰勝瞭病魔。

雙印坦言,這麼多年在隊裡,每天和這些年輕人朝夕相處,自己的心態一直保持著年輕,心情好瞭,自然也有助於身體的恢復和健康。" 天天和年輕人在一起,氛圍確實不一樣,這幫孩子有的也說、無的也道,一天到晚打打鬧鬧,樂樂呵呵的挺好。"

冬訓親自煲湯醫療室裡歡樂多

90 年代國安成立之初的幾年,球隊裡一度隻有雙印一名隊醫,每天忙得熱火朝天,尤其是到瞭冬訓,雙印既要幫助隊員們治療、恢復,同時也要擔任起大傢的 " 營養師 "。

冬訓是一年中最辛苦、最枯燥的時候,當年多數球隊都會選擇去 " 四季如春 " 的昆明進行冬訓,隊員們還要經受著體能測試的考驗。為瞭讓自己的隊員們最大程度地保證身體狀態以及體能狀態,雙印每次冬訓都會自帶一口鍋去昆明,每天給大傢 " 煲湯 "," 那個年代隊員們要進行 12 分鐘折返跑測試,非常辛苦,我就自己帶上電飯煲, 備好西洋參、黃芪、枸杞等,到瞭昆明去買新鮮的甲魚和雞,給隊員們燉湯補身體,有時候也會煮冰糖銀耳,換著口味來。每天下午開始小火煨著,晚上睡覺前,每個隊員帶著碗來我這兒領湯。"

年復一年,雙印待隊員們有時候就像是傢人,他的醫療室也逐漸成為瞭隊員們最愛去的地方。" 俱樂部的醫療室,其實有時候就像一個‘小俱樂部’一樣,大傢連治療帶聊天,茶水瓜子,有吃有喝的。" 每年冬訓,球隊在一個地方一待就是一個月,訓練之餘,雙印的醫療室變成瞭最熱鬧的地方。愛喝茶的他每次都會帶去充足的茶葉,還有瓜子,隊員們在等待治療的過程中,都會 " 蹭 " 上幾口,有傷的治傷,甚至沒傷的也願意去湊湊熱鬧、聊聊天。逐漸地這已經形成瞭一種習慣,後來很多隊員就都把去雙印屋裡喝茶、聊天當成每天必備的程序。

至於誰最愛去醫療室?據雙印透露,最近期的典型是門將楊智," 楊智,今天這兒疼,下場比賽完瞭又那兒疼,他真的是一會兒一個變,我就掌握瞭他這種習慣,實際上他有時候不是傷,隻是某一個動作的反應。他比較喜歡往我醫療室這兒來。"

當然,也有很少讓雙印 " 操心 " 的隊員," 陶偉,你什麼時候見他受過傷?更沒有受過大傷。有些人的踢球方式不一樣,他的想法、他的技術運用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可能就是腦子一熱那下就受傷瞭。張稀哲也很少治療,除非比賽讓人踢瞭,硬傷,當時處理完瞭,恢復兩天就沒事兒瞭。他不喜歡揉揉、弄弄的,有時候我給他們安排賽後第二天請幾個大夫來做按摩,有的隊員就不愛做。"

見證治療手段變遷用電針 " 征服 " 外援

30 年間,雙印 " 迎來送往 " 瞭太多教練和隊員,同時,作為隊醫的他也見證著醫療手段的變遷。

" 過去沒有那麼多醫療儀器,充其量是有一個烤燈,裡面有一個磁板,是一種理療儀,還得我自己拎著去外地,帶著架子不方便。" 老一輩的隊員們稱其為 " 神燈 "。現如今,醫療手段日新月異," 現在治療手段很多,中頻、高頻、低頻、微波、沖擊波等,經歷瞭好多代醫療手法的變遷。"

1981 年,雙印從舉重隊退役之後,在醫務室領瞭一個放針灸用的小針盒,一直保留到瞭現在,也一直在用," 這個小盒一直在我的小藥箱裡,過去不用針灸的時候,註射器都是玻璃的,針頭是鋼的,要把它們放到針盒裡去蒸,消毒。"

雙印紮針灸的手法人人稱道,電針加烤電,療效更是顯著,技巧必須到位," 要瞭解需要紮的部位,具體到是哪條肌肉,肌肉的走形、深度、角度和力點,都是不一樣的。" 不過不是所有人最初都能接受紮針的治療方式,尤其是外援。國安曾經的 " 三桿洋槍 " 之一卡西亞諾便是最初非常抵觸紮針的一名外援,不過親身體驗過電針的療效之後,他不僅深深信賴並 " 愛上 " 瞭電針,甚至在當年離開中國的時候還帶走瞭兩部儀器。" 卡西亞諾剛來隊裡的時候,覺得電針不靠譜,老外以前沒見過這種中醫的治療方法,後來他就離不開電針瞭。離開中國的時候他買瞭兩個電針治療的機器,還有一次性的針灸,他還讓我給他開個證明,說回到自己的國傢之後要‘行醫’。" 回憶起這件事情,雙印笑瞭," 這可不是我能開的東西啊!"

據隊員介紹,除瞭常規的治療手法之外,雙印還會自制治療小工具,隊員鏟球很容易將皮膚搓破,雙印就自制瞭一種小軟墊,貼在傷口處幫助愈合。他還有自己的 " 小偏方 ",就是往傷口上抹四環素軟膏和紅黴素軟膏,而不是紫藥水," 傷口是要滲出液體的,但是運動員每天在訓練的過程中倒地是反復的,抹這種軟膏既消炎又讓傷口軟化、滋潤,而不會結痂,避免傷口反復破損。"

文 / 記者 王帆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