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 12 強賽射正率墊底 裡皮全面提升

09-07

12 強賽終於落幕,國足最終還是差瞭那麼一點點。

遺憾雖然是遺憾,但該做的總結必不可少,經歷過 10 場比賽的洗禮,國足的真實實力已經顯露無疑。

那麼,高洪波或者裡皮,究竟是前者低估瞭國足球員的能力,還是後者過分樂觀和高估?國足究竟在亞洲處於什麼水平?裡皮究竟帶給國足哪些數據層面的改變?

12 強賽數據對比,國足整體實力不是亞洲一流

雖然整個 12 強賽分成兩個小組,但由於兩個小組都有強隊、弱隊,每隊都進行 10 場比賽,已經綜合瞭各種因素,因此,即使把所有球隊的數據都放在一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客觀,還能更充分地顯示出國足的真實實力。

從控球率方面看,國足 10 場比賽的平均控球率隻有 48.7%,隻能排名中遊,缺少韓國、澳大利亞等球隊的統治能力。除去對陣敘利亞等少數幾場比賽,國足在大多數比賽裡的控球率都少於對手,無論裡皮還是高洪波時代,都要靠 " 防守 + 反擊 " 解決問題。

如果說控球率不能說明全部問題,那麼進攻主導率或許更能真實地反映球隊的能力,也就是主動進攻的控制力。

韓國、澳大利亞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集團,兩隊雖然都有過陰溝翻船的經歷,排名都不是小組第一,但是綜合實力還是首屈一指。

日本、伊朗是第二集團,兩隊的球員要麼過於老化,要麼太過年輕,遇到一樣的問題,控制能力明顯下降,對場面的控制不像過去那麼遊刃有餘,隻能減少無謂的傳球,追求更簡練、更高效的足球,反而效果不錯。

而國足隻能排在第三集團,進攻主導率隻有 47.1%,與其他幾支球隊的典型特征相同,靠著對陣弱隊的比賽拉高平均值,在強隊面前數據更低。

在傳球成功率方面,國足的數據更慘,10 場比賽的平均傳球成功率隻有不到 70%,排名倒數,甚至不如泰國。

雖然傳球成功率高並不一定能取勝,卡塔爾 73%、泰國 72.5% 的傳球成功率最終都免不瞭排名倒數第一的尷尬命運,但國足低下的傳球成功率卻在說明一個現實,以往就不是高舉高打、靠糙哥足球取勝的國足,正在不斷失去自己的技術優勢,被各路球隊反超。

最後一場對陣卡塔爾非常明顯,卡塔爾人在無欲無求的情況下依然表現出瞭比國足更強的技術能力,國足需要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困境。

而其他的技術細節,則更加真實地反映瞭國足目前的現狀。

國足在關鍵傳球、突破兩項數據上排名倒數,說明球隊整體的技術、攻擊、組織能力都不夠理想;同時,傳中次數、定位球卻都排名非常靠前,說明國足無法靠組織和個人能力打開局面的時候,隻能依靠邊路傳中解決戰鬥,由於沒有行之有效地撕破對手的防線,國足的傳中很容易被解圍和破壞,導致進球不多。

攻擊手的乏力,國足最缺一個進球大師

看完瞭常規的數據對比,有一項數據需要單獨拿出來說,那就是射門。

作為亞洲的傳統強隊,日本和韓國本次 12 強賽的表現都不算理想,結局卻相差不小,原因在哪兒?是射門的效率。

在整個 12 強賽的射正率排行榜上,日本超過 40% 的射正率,高居第一,韓國隻能排名中等偏下,兩隊因此有瞭成績上的差異。而在這項榜單上,國足非常尷尬地排名倒數第一,一共 108 次射門,隻有 27 次射正球門。

單純說國足進攻不行是不夠客觀的。

如果看各隊禁區內射門的次數占總射門次數的比例,國足接近 60%,排名很靠前,108 次射門,64 次在禁區內完成,效率跟伊朗非常接近,說明反擊質量和定位球搶點能力都還不錯。國足的問題卻是,空有大量禁區內射門,卻無法進球。

在各隊打入 1 球所需射門次數的排行榜上,沙特、日本等球隊排名靠前,國足 13.5 次射門才能打入 1 球的效率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

並且,與伊朗最大的不同,伊朗進球比較平均,拿到瞭好多分數,國足打入 8 球卻是在 5 場裡完成的,5 場被對手零封,最終積分比較尷尬。

在整個 12 強賽期間,國足的射門主要集中在武磊和郜林兩大射手身上,武磊遭遇漫長球荒,郜林一直進球效率不高,再加上張玉寧、肖智等替補能力有限,於大寶因傷隻踢瞭很少比賽,最終導致國足進球非常困難。

其實,有時候一個進球就能顛覆很多東西,如果國足能夠有一個高效射手在某幾場比賽中完成進球,那敘利亞怎麼會有資格出線?

裡皮帶來蛻變,國足正在進步

看到瞭國足在亞洲的真實地位,或許讓人有些沮喪。

然而,我們同時也要看到裡皮帶來的改變。在裡皮上任後的 6 場比賽,國足先後戰勝韓國、烏茲別克和卡塔爾,拿到 3 場勝利,隻輸給伊朗一場,拿到 11 分,進步非常明顯。

從兩個時期的大數據對比來看,裡皮在平均控球率、進攻主導率上讓國足有瞭非常明顯的提升,但是,在短期內,他無法讓國足在技術層面有太明顯的進步,傳球成功率提升一般,進攻 30 米區域的傳球成功率甚至出現微跌。

這也充分說明,國內球員在技術根基等方面的落後是全面性的,根本不是哪個教練就能改變的問題。

裡皮對國足的提升,主要是通過人員的調整。

張稀哲、吳曦和鄭智等中場技術型球員,在他執教期間變成絕對主力,這些球員的傳切能力和對中場的組織能力,要明顯勝過五後衛時期的狀態,最終讓球隊發生瞭一些根本性的變化。

由於中場的活力增加,國足因此在進攻細節上有瞭明顯的進步。

在無法改變球隊技術能力的前提下,裡皮的做法是讓國足使用更簡單、更高效的戰術體系,加強中場的高位逼搶,就地反擊,這種戰術思路符合當下的流行趨勢,在中超聯賽中,國安的施密特、上港的博阿斯等一批年輕的歐洲著名教練,都在使用類似的戰術體系。

總結瞭這麼多,可以看到,裡皮竭盡所能地給國足帶來改變,卻改變不瞭一些根本性的硬傷,比如技術能力的不足,前鋒水平不夠,這些問題,是任何急功近利的措施都無法改變的。

從這個角度看,國足這次折戟或許意義更重大。一旦僥幸出線,國內輿論將會激起強烈的片面誇大裡皮個人能力的言論,會對國內足球的長期發展造成更多困擾。現在,或許更讓人更加冷靜地面對現實:

足球,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運動。

· END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