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用戶,到底想要什麼樣的智能音箱?

07-29

作者:誰是大英雄

中國用戶對於智能手機和智能音箱的感知,似乎處在兩個維度。

一方面,在短短幾年內,無論是智能手機的用戶規模,還是制造水平,中國都達到瞭一線標準,我們甚至能自豪的說,在國內大量基於手機這一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創新,連大洋彼岸的矽谷都不曾有過。

但另一方面,智能音箱這個品類,在國內卻並沒有像 Amazon Echo 那樣發展起來。對國內用戶來說,這一品類仍然隻是少部分人體驗嘗鮮的工具,沒有發揮出如想象當中 Echo 那樣的實用性。

這看起來是一件不好理解的事情,是用戶沒有使用習慣嗎?但智能手機剛剛出現時人們也沒有使用習慣;是傢庭沒有需求嗎?但是語音交互在一些場景下的確比觸控更加方便。

那究竟是為什麼?智能音箱沒有像智能手機一樣成為傢傢戶戶都需要的產品,中國用戶究竟需要什麼?在國內互聯網公司摩拳擦掌之後,智能傢庭的終端要怎樣塑造?這些,都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找到一把「鑰匙」,打開一個傢庭

能實打實的解決某個具體問題,就是產品成功的第一步。這一點,在 Amazon Echo 上體現的尤其明顯。

2014 年,像大傢熟知的,是 Echo 發佈的年份,這是如今大傢能夠回憶到的智能音箱發展元年,但很多人可能忘記瞭這一年發生的另一件大事,那就是 Google 斥資 32 億美元收購瞭當時大名鼎鼎的智能傢居品牌 Nest。

Nest 全稱 Nest Labs,是一傢智能傢居公司,它的創始人是被稱為「iPod 之父」的前蘋果工程師托尼 · 法戴爾。在 2010 年成立之後,憑借設計極為出色的智能恒溫器 Nest Learning Thermostat,它成為瞭美國科技行業受到關註的明星。

這款產品能夠在不改變傳統傢電情況下,為傢中的空調加入智能調節溫度的功能,並且還擁有自學習的能力。用戶隻要在第一周使用的時候自己手動調節溫度,之後恒溫器就能獲得並分析這些數據,然後進行智能的溫度控制。

可以說,Nest 實際上已經為美國傢庭打造出瞭一個智能傢庭的終端設備,那時候即便大部分傢電設備還沒有智能化,但人們也已經有瞭傢庭智能產品的初體驗瞭。也正是這一年,Echo 誕生,由於它能夠用語音來連接並控制 Nest 能力,一下子讓人們有瞭「語音控制空調溫度」的驚喜。

由於美國人的房屋設計,以及傢電的使用習慣特點,實際上語音控制空調、電燈等設備要比自己去找到開關再控制來的省時省力的多,因此 Echo 從一開始,就讓人們能夠體會到傢庭生活因為 Echo 而帶來的便利,它實際上解決的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如何在人們傢庭場景中,找到比傳統交互更大的優勢?而這一點,在智能手機出現之後沒有解決的問題,所以 Echo 出現後,這個問題有瞭一個答案,你可以更方便的通過語音控制傢電,即便它們有些並非智能產品。

Echo 打開傢庭的另一把武器就是音樂。美國人喜歡聽音樂,對音頻內容的服務一直都存在,而在傢庭當中,能隨時聽到想聽的音樂是一個重要需求。這一點,即便是智能音箱出現之前也存在。

Statista 此前針對美國消費者的智能音箱使用進行瞭調研,根據其報告,用戶在智能音箱上進行最多的三項行動分別是「普通問題」(60%)、「查詢天氣」(57%)和「聽歌」(54%)。可見,美國用戶對於音樂服務的需求量是 Echo 能夠成為傢庭必備品的重要原因。

另外,根據研究機構 Voicebot 發佈的消息,截止到 2017 年 7 月 2 號,Echo 的技能已經突破瞭 1.5 萬種,但從用戶的點評數量來看,大量應用處在無人問津的層面,而頭部集中的十種技能中,有五種技能都是和聲音內容相關,比如「播放催眠或者放松的聲音」、「播放短的睡前故事」、甚至是「雷聲」,這些聲音需求至少能看出另外一點,那就是智能音箱在臥室發揮瞭不小作用。

智能傢居的使用習慣 + 音樂服務,這兩個核心打造出瞭一把打開美國傢庭的鑰匙,Echo 在美國受到歡迎也就可以理解。

美國的鑰匙和中國的門

在美國,Echo 發展的這兩個重要原因,原封不動放到中國以後,卻略顯尷尬。

首先,智能傢居在中國,概念接受上並不如美國那樣高,盡管在近兩年,人們也開始陸續用上瞭各種智能產品,但還是逃不過碎片化,分裂化的趨勢。很明顯的一點,你不能在米傢 app 上去控制其他其他品牌的傢電,也不能用阿裡的智能音箱來控制米傢的產品。

這種分裂的原因,也許是因為國內傢電行業的智能化進程原本就沒有那麼迅速,但更重要的一點在於,自己去構建一個封閉的生態圈誘惑力實在是太大瞭,不論是 BAT 還是京東,對於 Amazon 用 Echo 建立的生態閉環,雖心向往而不能至,但都還要再進行一番嘗試,在今年的節點上,這些公司都希望能夠通過技術再次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

另外,美國人喜歡的傢庭音樂方式和中國也有差異。「在中國和美國的音樂消費方式是不一樣的,美國人聽音樂喜歡流媒體形式,中國卻是點播式,所以美國對語音需求不是特別高,中國的消費者就會很高,一兩次識別失敗之後,可能大傢就會失望不再用瞭。」深圳米唐科技創始人 &CEO 宋少鵬和極客公園分享瞭他的一些思考,「美國人有音樂付費的習慣,他們願意為音樂內容埋單,這在中國經過瞭很久才慢慢形成認識。」

米唐科技早在 2014 年就開始探索音箱交互上的可能性,在 Echo 誕生的那一年,米唐科技研發出瞭具有獨創交互性的智能音箱 Sugr Cube,不僅在外形上采用瞭極簡設計,盡量避免復雜,在交互上同樣具有創意,通過觸控和傾斜的方式,讓人們用最觸手可及的方式享受音樂,Sugr Cube 還榮獲瞭 Kickstarter 編輯推薦獎。

作為中國首傢獲得 Spotify 認證的公司,2016 年,米唐科技還與 Amazon 達成合作,成為 Amazon 認證的 Alexa 系統方案商,他們研發出一套完整的,軟硬結合的語音交互產品解決方案的 Sugr Sense,並在今年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在音頻交互和產品體驗上的多年探索,宋少鵬認為,在中國,音箱要想作為智能終端來控制身邊的一切,這個交互場景是怎樣的,這個需求到底有多大,路到底怎麼走,還需要繼續在實踐中摸索:

「中國和美國的傢庭環境很不一樣。美國人的房子大,手動去控制開關沒有語音來的方便,但是國內,屋子沒有那麼大,手動去控制開關也不麻煩。廚房也是這樣,美國的廚房做飯不像中國那樣吵,在廚房裡用語音交互也會更自然。」

在他看來,在中國這片戰場上,想要成功地教育市場、培養人們的使用習慣,也許就需要些有別於 Amazon Echo 的切入點。用本土化的方式解決中國人會遇到的問題,會是一種不錯的滲透方式。所以我們能看到市場上,開始瞭不同的探索方式:不論是從購物,交話費來滿足需求的天貓精靈 X1,還是從內容上進行深度結合的小雅 AI 音箱,都是在國內的嘗試。

這些不同的細分場景、從不同路徑來讓音箱「聽懂」用戶說話然後反饋的能力,就是一種開啟「讓萬物聽說」之門的能力,而這,也許是智能音箱們真正能在國內落地的能力。

我們應該找到自己的那把鑰匙

《哆啦 A 夢》有一個情節讓我至今印象深刻,主人公大雄總是丟三落四忘帶東西之後,哆啦 A 夢就從自己的眾多道具中,找出瞭一罐神奇的噴霧,能讓身邊的物體都有說話的能力。

於是,當你再忘記某個東西放在哪兒時,這些物品會主動回應你。在我看來,這就是最初對於智能音箱這一形態的刻畫,它無時無刻不在你身邊,當你需要的時候,能滿足你的需求。

所以,放眼今年開始的智能音箱又一撥熱潮,我們也許不僅僅應當有一個更重要的認識,那就是國內的環境下,音箱的功能不必高大全,在基礎功能如設定鬧鐘,日歷提醒,查詢天氣這些之上。再去嘗試更加面向細分用戶的功能。

而一旦確立瞭細分的功能之後,人們才會有可能會習慣於智能音箱產品。就好比要聽小說,聽故事,你需要的就是一個專註於內容讀物的音箱,你需要的是購物,就需要更專註於購物的音箱。「萬物聽說」的第一步,其實是避免高大全但是卻模糊不清的功能,讓人們理解音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也許會有更直觀的效果。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