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微信公開課,開場前張小龍躲在後臺跟現場觀眾一起玩 " 跳一跳 "。操作猛如虎,900 多分霸榜。
但產品之神對自己的分數很不滿意,上臺後連忙說自己沒戴耳機所以沒打好,上禮拜打到過 6000 多分," 大傢多花一點時間也能像我這樣 "。
在他那一個小時演講裡,你經常能感受到和他身份不符的蜜汁任性。
微信最新版在主界面增加瞭一個小程序任務欄,很多人又高潮瞭,覺得這是提供瞭一個新的流量入口。昨天現場,張小龍引導觀眾在微信主界面不停下拉,直到露出 " 這不是入口 " 這幾個字的彩蛋," 這不是入口,因為它不能吃 "。
過去一年在頭條的強壓之下,關於訂閱號要做成信息流形態的傳言滿天飛。張小龍昨天也現場回應瞭,他問瞭一下觀眾 " 你們覺得訂閱號要不要做成信息流 ",然後又故意說 " 我都不知道什麼是所謂的信息流 "。
都知道從 2015 年開始,整個互聯網陷入瞭巨大的流量焦慮,線上的機會幾乎沒有瞭。但昨天演講的最後,作為全中國最大流量黑洞的締造者,張小龍卻說他覺得人們花瞭太多時間在線上,喪失瞭很多真實生活的體驗,團隊正在反思," 開始懷疑線上生活 " 瞭。
是是是。不知妻美劉強東、普通傢庭馬化騰," 用完即走張小龍 "。
微信今天手握十億用戶,所以龍哥說什麼都對。" 關系 " 這個生意太 bug 瞭,在下一代設備革命來臨之前,微信的基本盤幾乎不可能被動搖。
沒有外患,也看不見內憂。張小龍在騰訊的位置非常穩定,沒有一個高管能做他做的事情;微信團隊偏居廣州,也摻和不到所謂華為派和香港派的山頭紛爭裡。所以張小龍和他的團隊至今還能保持著他們最初的作風:神秘、人文、精致而簡潔。
" 玩一個小遊戲才是正經事 ",這種舉重若輕的自信,是滲透到整個微信團隊骨子裡的。張小龍說跳一跳上線後有很多外掛出現,團隊打擊外掛的同時,也有很多同事自己在做外掛,作為自己開發實力的炫技。
這是屬於開發人最純粹的快樂,在今天的刺刀見紅的互聯網世界裡,越來越稀缺瞭。
二十年前可不是這樣的。當年馬化騰在深大念書,學校有機房,電腦公用。馬化騰和小夥伴們為瞭秀技術,寫病毒鎖住電腦硬盤,之後想用這臺電腦的同學必須破譯前一個人寫的程序。
後來馬化騰畢業,去瞭潤迅。大學同學張志東讀完研究生回深圳工作,有一天忽然發現公司一臺服務器經常莫名其妙死機,追查異常訪問,發現來自潤迅公司。打電話給馬化騰,小馬哥呵呵一笑," 我就是試試你的水平 "。
雷軍當年也是理科生裡的文藝青年,有段時間很喜歡看小說月刊。99 年前後,雷軍還在金山的時候,王欣去面試程序員,雷軍問她," 你寫程序有寫詩一樣的感覺嗎?"
但後來他離開金山,一頭紮進手機市場這個紅海裡。16 年小米被 OPPO、vivo 擠出瞭出貨量前五,神話頓時破滅,雷軍花瞭整整一年時間把之前鋪開的業務線夯實瞭,把各種內憂外患搞定瞭,終於度過瞭低潮期,現在準備要上市。
你可以去問問他,讀上市申報材料還有沒有讀詩一樣的感覺?
02
網上流傳張小龍說過一句話," 產品經理永遠都應該是文藝青年,而非理性青年 "。
這句話哪怕是魯迅說的,安在張小龍身上也顯得很合適。關於龍哥的文藝和深沉,和菜頭《我所知道的張小龍》裡寫得很清楚瞭,這篇文章沒看過就別說自己是做互聯網的瞭。
但張小龍之後,你還說得出互聯網行業有哪個以文藝、感性著稱的產品經理,做出過現象級的產品或者企業?
過去三年,整個中國互聯網最成功的公司是今日頭條。頭條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工程師文化而非產品經理文化占主導,簡單來說就是不服少逼逼,跑個 AB Test 看看。
潘亂之前那篇《微信已經老瞭,頭條永遠年輕》裡寫得很清楚瞭," 就連火山裡兩個小視頻之間那條縫的寬度都是做幾百組 AB 做出來的 "。
張小龍和張一鳴,都姓張,但卻是兩個極端。前者信奉直覺,喜歡做先驗式的判斷;後者極端理性,一切用數據說話。
張小龍讀書時除瞭寫程序,也喜歡下圍棋,也喜歡和同學聊老道莊周,也喜歡打臺球,而且玩什麼都上手很快。而張一鳴骨子裡對 " 效率 " 的追崇也是從讀書時就開始瞭,他希望自己的行為、輸出都要快點看到結果,而計算機是最快的,所以考瞭微電子,後來又轉到軟件工程。
一個是充滿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產品天才,一個是追求極致效率和精確度的 " 機器人 "。
看客們更喜歡張小龍,因為他身上沒有不近人情的機器味,他也抽煙,也跟普通人一樣容易沉迷小遊戲。但實際上這些年躥起來的互聯網創業者,卻大多是更像張一鳴這樣的理性派。
快手的初創團隊是個典型的工程師團隊,每個人都是死理性的數據派,用宿華的話說," 想法不一樣也不會輕易槍斃掉,直接上線用數據說話 "。當初快手的 UI 整體改成白色,就是從用戶那 AB Test 過的結果。
程維則身上流著阿裡中供鐵軍的血,而且滴滴一路是踩著競爭對手的屍體走過來的,再加上資本的交織和政策的壓力,你很難想象他做產品時會帶著張小龍那種關懷。他當時拿第一版滴滴 App 給王興看,王興評價時用瞭 " 垃圾 " 兩個字。
這其實是互聯網的發展二十年後自然產生的結果。競爭越來越激烈,結構性的機會越來越少,目之所及都是巨頭的地方。沒有人敢憑著感覺拍腦袋走路瞭,必須要靠數據告訴我們哪裡還有縫隙,因為稍有差錯就萬劫不復。
所以這個時代下,已經很少出現像張小龍定義下的那種產品經理瞭—— " 產品經理應該依靠直覺和感性,而非圖表和分析,去把握用戶需求 "。
前幾年老有人說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這是句假話。真相是,機器才是產品經理。
03
微信創造瞭一個太大奇跡,以至於過去的 7 年裡,微信每發佈一個新功能,都會引起業內集體狂躁癥,每個人都想 " 抓住流量紅利 "。這有點像蘋果每次發佈新的硬件品類,比如 iPad、Apple Watch,都會引發開發者們的狂熱追捧。
所以我們在去年微信發佈小程序之後寫過一篇《我們想要的不是微信小程序,是重新來過》。
但過去一年小程序的四平八穩告訴我們,它可能不是奇跡。被外界寄予厚望對抗頭條和百度的 " 看一看 " 和 " 搜一搜 " 也不是,微信團隊甚至沒有在今年的公開課上聊聊這兩個功能的情況。
但張小龍說自己很滿意小程序這個節奏。你可以看出來他已經很厭煩被外界當成救世主,每個細微動作都被賦予過多的意義。
然而這就是業界對他的期望。經過 14 年那波 " 社交英雄 " 的隕落,如今已經沒有人再去談分食微信的流量瞭,那你至少要在自己的地方把我們喂飽吧?公眾號已經沒有機會瞭,那就做個小程序;怎麼小程序也不行啊,那趕緊做信息流吧。總之你要負責把那些偷跑的都跟我拉回一個起跑線上,給我們新的機會。
為什麼?因為我叫你一聲產品之神啊。
這種預期是不負責任的,但又是無可厚非的。人工智能時代現在看起來離我們還遠,但我們科技產業的每一步似乎都在往那個方向走:語音助手,無人駕駛,機器人等等。在那個新時代,個人英雄主義會逐漸式微,重要的決策交給數據和機器可能會更準確,科技行業的 " 人味兒 " 會被機器的鐵銹味兒蓋過去。
這時候竟然還有一個大佬,說要用直覺而不是圖表和分析去把握用戶的需求,說打遊戲是件正經事兒,說故意去感動一個人是不尊重他,說他有點懷疑線上生活瞭 …… 這簡直像是跟 AlphaGo 頑強對抗的柯潔。
而觀戰柯潔對 AlphaGo 時,你是會默默在心裡為柯潔喊一聲加油的,因為他是 " 人類最後的堡壘 "。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這麼喜歡愛下圍棋的張小龍。
什麼東西能打倒無所不能的機器人?神唄。所以我們不停神話他,希望他用充滿人味兒的方式再創造出一個新的奇跡。
2001 年 Foxmail 被博大收購的時候,當時作為圈內明星開發者張小龍寫瞭封公開信," 從靈魂到外表,我能數得出它 ( Foxmail ) 的每一個細節 …… 在我的心中,它是有靈魂的,因為它的每一段代碼,都有我那一刻塑造它時的意識。我突然有瞭一種想反悔的沖動 "。
但其實,我們都不知道未來是怎麼樣的。說不定會像《銀翼殺手 2049》裡的女警督對主角說的那樣," 你沒有靈魂,也過得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