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d 死瞭,iTunes 為什麼還不陪葬?

07-29

iPod 死瞭。

也不是全死瞭。準確來講,死的是 iPod Shuffle 和 iPod Nano。昨天蘋果把它倆從官網撤下來瞭,旗艦店裡也沒瞭。傢族的最後一位成員 iPod touch 還活著—— touch 算什麼 iPod 啊,就是個打不瞭電話的 iPhone 而已。

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既然 iPod 死瞭,iTunes 為什麼還不壽終正寢?

我們這一輩人還在上初高中的時候,聽歌主要還是卡帶機和收音機,後來有瞭 CD。然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 MP3(播放器)還是成為瞭最流行的聽歌設備。

當年那些手拿索尼和愛國者播放器的小屁孩們第一次看到 iPod Classic 的時候,感覺跟現在看到最新款 iPhone 差不多。

當年,想用 iPod 聽歌簡直麻煩至極。首先你必須有臺電腦,裝 iTunes,因為沒有 iTunes,你的 iPod 根本激活不瞭。

那會兒,MP3 播放器就是 U 盤,直接往電腦上一插,音樂文件直接拽進去就行瞭。所以當我們這些習慣瞭 MP3 的人和 iPod 初次相逢的時候 …… 那感覺別提多奇怪瞭。

首先,你要把你的歌導進 iTunes 裡——不讓拖拽,要點擊菜單 - 導入文件 / 導入文件夾到曲庫,這種當時已經很落後的操作方式,我至今印象深刻。至於格式,iTunes 支持 MP3,但 MP3 格式跨越瞭十幾年的時間,文件編碼不一,經常會有文件導入失敗。再加上蘋果有自己的無損音頻格式,而且 iTunes 在當時不支持 WAV、FLAC、Ogg

(當年我的很多 " 高清 " 文件都是 WAV 格式,見笑瞭),所以要用第三方軟件轉換成蘋果支持的格式才能導入。

終於導完,你會發現你的曲庫你自己已經不認識瞭:本來用不同文件夾區分的專輯全沒瞭,音樂的標題、專輯名、音樂人等信息不是沒有就是完全打亂,專輯封面也沒瞭。所以當年我們都幹過這事兒:導入完後,重新修改每一首歌的信息、添加專輯封面等等 ……

天,這還隻是導入。

更反人類的是你還需要多一部操作,把 iTunes 上的曲庫 " 同步 " ( sync ) 到 iPod 裡 …… 同步的速度慢,不支持增量同步,每次加新歌都得重新同步一遍整個曲庫,更別提還有一大堆選項。忘瞭勾選某個蘋果自動生成的 " 播放列表 "?抱歉,同步完之後重新再同步一遍吧。

但 iTunes 也不是真的一無是處 ……

"Rip. Mix. Burn."

是蘋果 2001 年 2 月推出 iMac G3 時的廣告詞。其實它更像是早幾個星期推出的 iTunes 的廣告詞。配上蘋果的 DRM 系統,iTunes 翻錄出來的歌曲自帶曲目信息和專輯封面。翻錄可能是除瞭同步之外大傢最常使用的 iTunes 功能。誰傢裡沒有一堆 CD?

從支持翻錄 CD,以及對音樂工業的顛覆(後詳)上,iTunes 是革命性的。但總的來說,作為一款軟件的 iTunes 值得詬病的地方實在太多瞭:曲庫操作反人類、占內存太多、運行緩慢、不支持常規文件格式和同步方式。但為瞭能成為擁有酷炫數字生活的新新人類,用最具顛革命性的音樂播放器聽歌——大傢對 iTunes 還是忍瞭 ……

從 2001 年誕生至今,iTunes 已經服役瞭 17 年之久瞭。它已經老瞭,我們可能真的不需要它瞭。

原因其一:下載音樂的時代已經過去。

你可以在亞馬遜 Kindle 設備上購買電子書,但你沒法在 iPod 上買音樂。因此你需要 iTunes,它最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購買和下載網絡音樂。

一首歌一塊多美元,一張專輯十幾美元。在歐美,iPod 的存在讓 iTunes 付費下載逐漸取代瞭 CD 購買,而蘋果能賺到這麼多錢就是因為從中抽成。結果,各大音樂發行廠牌發現自己成瞭蘋果的打工仔。

但這種場景無法永遠保持下去。後來有瞭在線串流音樂,聽歌變得更容易,也更便宜瞭。歐美有 Pandora 和 Spotify,中國的選擇更多,QQ、蝦米、網易雲音樂等,幾百萬首歌每月 10 塊左右美元 / 人民幣就能隨便聽。

音樂發行廠牌仍然是被收割的對象,當年幾大廠牌 " 聯合對抗強權 " 的劇情還在上演,隻是對象從蘋果變成瞭在線音樂服務商。在新的模式下蘋果賺到錢的地方是通過蘋果支付訂閱費用的抽成,當然蘋果後來也做瞭自己的在線音樂 Apple Music。但總的來說,iTunes 下載付費越來越少瞭。

而這意味著作為網絡音樂下載付費入口的 iTunes,最賺錢的功能無人問津,最核心的價值沒瞭。

你可能會說,可是在電腦上聽 Apple Music 還需要 iTunes 啊。沒錯,可是現在大傢都用手機聽歌,非要電腦上聽開個瀏覽器不就行瞭嘛 ……?

原因其二:你真的不需要 iTunes。

仔細想想,你有多久沒打開 iTunes 瞭?

以前要用 iTunes 激活 iPod。現在(更具體一點,從 iOS 5 開始),新 iPhone、iPad 或者 iPod touch 初次開機聯網之後就能直接激活,根本用不到 iTunes。正在看本文的你可能同時有手機、平板和電腦,但實際上,有多少買瞭一臺 iPhone 的人,可能根本連電腦都沒有或者都不用呢!

無論是為瞭那些沒有電腦的人,還是別的任何原因——不管怎樣,現在的手機都是按照聯網即可自行激活,完全不需要電腦。Android 手機和 iPhone 都是如此。

iTunes 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備份。

而現實是很多人用 iOS 設備都不知道要做備份,出瞭問題去找蘋果店重置一下就好瞭。更何況所有新 iOS 設備都支持 iCloud 雲端自動備份,同樣不必插到電腦上,一開始就有 5GB 空間,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基本夠用,擴容也不貴。退一萬步,真的需要備份到電腦上,也有不少更輕量的第三方軟件可以做到。

更別提缺乏經驗人士用 iTunes 恢復備份容易把手機變磚

iTunes 的其他功能呢?比如購買電影、電視劇、播客、網絡電臺、電子書、教育內容 iTunes U…… 拜托,誰真的在用 iTunes 做這些事啊?

更別提 iTunes 的設計真的很糟糕,很多用戶界面設計沒有意義,平添混亂。有位名叫 Macro Arment 的兄弟是這樣評價 iTunes 的:

不是因為設計師糟糕,而是因為他們的任務根本不可能完成:把一大堆功能扔到一個應用裡,還要讓它看起來很 " 清爽 "。

蘋果對 iTunes 的定位可能是 " 內容商城 ",但大多數人隻把 iTunes 當作一個不經常使用的 " 設備維護工具 "。因此對於 iTunes 桌面端軟件,我想從蘋果後臺看到的用戶留存、使用頻率等數據來看,現在一定是有充分的理由關掉這個產品的。

iTunes 一個安裝文件已經 250 多 MB 的軟件,還不如幹脆把 iCloud 也放進去最後的最後:iPod 過時瞭,iTunes 也一樣。

最後:當 iPod 過時的時候,iTunes 也難逃命運。

一開始我就提到,蘋果暫時保留著打不瞭電話其他和 iPhone 無異的 iPod touch…… 這樣的 touch 在我看來根本不算 iPod,蘋果把它算到 iPod 裡完全為瞭是不讓它影響 iPhone 銷量。

這是因為 iPhone 太重要瞭,它是蘋果所有硬件產品線裡,目前唯一還能保證銷量和增長的產品(增長也開始乏力)。在功能上,iPhone 取代瞭 iPod Classic、Nano、Shuffle 這種無法或很難被用於消費富媒體內容,也沒法聽在線音樂的設備。在營收和設備生態上,iPhone 也取代瞭 iPod 這一曾經的核心產品。從產品功能和對公司的財務價值上,iPod 都過時瞭——這是它們的產品線被蘋果殺死的最主要原因。

或許你是 iPod 死忠鐵粉,還在用那幾款隻能下載不能在線的 iPod 聽歌。即便這樣,你也無法忽略蘋果財報裡的真實數據額:iPod 銷量已經連續四年下滑瞭。

The Verge 制圖,數據來自蘋果財報。藍線為 iPod 銷量

所以 iTunes 的命運到底會如何?

其實很好預測。

別忘瞭手機上也有 iTunes。在移動端上,蘋果現在已經允許用戶卸載 / 隱藏原生應用,如果你不用 iTunes Store 和 iTunes U,可以從主屏上把它們刪掉。

而對於 iTunes Windows 桌面端,在 Windows 上完全可以縮水成一個備份工具之類的東西,在 Mac 上不妨把 iOS 設備備份的功能整合到系統裡。

從經驗上講,蘋果可能不會把 iTunes Store 裡的音像商城以及 iTunes U 的教育內容商城保留太久。短期內它們的收入可能還比較重要。但長期來看,iTunes 商城銷售內容帶來的收入很可能越來越差,如果最終某天無法實現盈虧平衡(獲取和運營這些版權),蘋果關閉這些商城也並非沒有可能。另外,Apple Music 的確很重要——所以單獨拆成一個應用吧。其他的商城真的沒必要留著。

畢竟 iPod 已經死瞭,iTunes 也該壽終正寢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