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三進京城,矢志不渝
1995 年,馬雲的中國黃頁上線,這是馬雲投身互聯網的一個事業。自從瞄準瞭互聯網商務,馬雲辭掉瞭英語老師的工作。由於當時互聯網上的中國網站非常之少,第一個吃螃蟹的馬雲很快嘗到瞭甜頭,杭州的望湖賓館、錢江事務所就是當時上線的,效果非常不錯。
緊接著,馬雲到北京拜會張樹新,當時中國第一傢互聯網公司 " 瀛海威 " 的創始人,是個女的。不過,兩個人並沒有共鳴。這是馬雲在北京遭遇的第一次挫折,當時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並不看好他。
1996 年,中央電視臺為馬雲拍攝瞭一部紀錄片,馬雲出現在鏡頭中,正在推銷自己的產品。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稚嫩的馬雲在北京城中到處奔波,很少人能聽懂他的話,有個編導甚至幹脆說,這人不像好人!可謂受盡冷嘲。
馬雲也忿然說瞭一句狠話,再過幾年,北京都不會這麼對我瞭,再過幾年,你們都知道我是幹什麼的。
這樣的激憤之言很少見,足見當時北京之行的艱辛。
但是,馬雲沒耍嘴皮子,更大的成功來瞭。
1995 年,中國黃頁為浙江外宣辦做瞭一個網站,獲得巨大成功。又一年,馬雲的中國黃頁並入杭州電信,馬雲賺到第一桶金。
馬雲在杭州搞的中國黃頁火瞭以後,外經貿部也入瞭眼。1997 年初,把馬雲及他的團隊請到北京開發官網。
當時他們都坐在外經貿部東郊潘傢園的集體宿舍裡。一共 13 個人,分成三個小組群,就擠在三套小房間裡。螞蟻金服 CEO 彭蕾也回憶說,住在潘傢園,每天拎著兩個包子擠 51 路公交車前往外經貿部上班。
比起如今的北漂,他們甚至更辛苦。編外人員,沒有特別待遇,還經常加班。有人回憶說,每天早上聽到鬧鈴鐘響,死的念頭都有瞭。
但是,千辛萬苦搞出的官網沒有發揮應有效果,失敗瞭。這是政府方面定的方案,馬雲隻是照做。於是,馬雲說服政府改變方案。
在馬雲的主導下,一個成功的網站 " 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 " 誕生並很快有瞭盈利。後來的外經貿部網站也成瞭國內最優秀的政府站點。馬雲還得以在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國務副總理吳儀、外經貿部長石廣生面前講演他的網站,風頭無兩。
本以為能夠在北京紮下根,畢竟北京的創業條件非常優越,但馬雲卻感到無所不在的束縛和難以施展拳腳的不得志,政府工作的規矩教條讓他束手束腳,而他也不願成為政府的高級打工仔,長期以編外人員存在。
1998 年年底,馬雲下定決心不再依靠政府這顆大樹,和小夥伴在長城上遊玩瞭一圈,痛飲一番後離開北京,不再留戀。
這也是很多北漂人的人生軌跡。當然,離開北京並不意味著失敗,也不意味著北京之行毫無用處。
馬雲短暫的北京之行還是獲得瞭更多,在中國最高級別的政府機構工作瞭一年多,長瞭經驗,增加瞭人脈。更重要的是,之後出現在湖畔花園的那十八個人已經經歷瞭一番磨礪,已經不是一無所知的十八個人,而是闖過大風大浪,見過瞭大世面的人。馬雲如虎添翼。
再後來,誕生瞭我們熟悉的阿裡巴巴。
北京給瞭馬雲不小的挫折,在長達多年的時間裡,阿裡巴巴也沒有出現在北京公司的名錄裡,但馬雲其實還是向往北京的。
2000 年,阿裡巴巴首次在北京建立分支機構。後來,重心不斷向北京傾斜,投資裡大把北京公司,如今阿裡北京員工已經接近萬人。
2015 年 4 月,馬雲更進一步。當時,阿裡巴巴在北京國傢體育館舉行在京員工大會,馬雲、阿裡巴巴副主席蔡崇信、CEO 陸兆禧、CPO 彭蕾等,分佈全球各地的高管團隊幾乎悉數到京。
馬雲隆重宣佈把北京定義電子商務以外的互聯網大本營,更首次鼓勵員工參與北京建設,釋放瞭大舉投資北京的信號。
北京是馬雲心裡的一座山,永遠想要翻越的大山。
李彥宏的北京創業史
三個大佬中,李彥宏和北京的緣分是最足的。因為百度總部就是在北京,而百度是地道的北京企業。
出生在山西陽泉普通傢庭的李彥宏,是從北京大學的舞臺上起飛的,沒有北大,出身平凡的李彥宏恐怕很難有後來的成就。
1997 年,李彥宏已經是信息搜索領域的傑出專傢,手中握有從華爾街頂端公司道瓊斯子公司拿到的 70 萬股期權,豪宅名車一應俱有,儼然是華爾街翹楚。
功成名就的李彥宏還過上瞭養老的生活,種菜澆水,日子好不快活,但馬東敏看著不爽,激勵他不能甘於安逸,最後有瞭李彥宏的回國創業。
1998 年末,李彥宏帶著 120 萬美元來到北京,註冊成立瞭百度公司,正式開啟瞭北漂的人生。
李彥宏回北京創業幾乎是順理成章的。
1998 年,李彥宏受邀去清華大學講座。臺下坐著搜狐的人,當時,在北京創業的搜狐已經聲名鵲起。李彥宏的講座吸引瞭他們,他們紛紛建議李彥宏回國創業,並承諾搜狐會買他的技術。
還是在 1998 年,李彥宏找到瞭北大校友徐勇一同回國創業。他就是後來百度的聯合創始人,算得上百度第二號員工。
徐勇當時和一些在矽谷工作的中國人一同拍攝瞭反映華人矽谷事跡的紀錄片《走進矽谷》,李彥宏參加瞭首映式,後來這部電視劇還放在北京電視臺播。
1999 年,李彥宏受邀回北京觀禮建國五十周年 " 國慶典禮 ",這是他第一次全面瞭解中國發展狀況,堅定瞭他回國創業的決心。
一切和北京密切相關。當然瞭,當時互聯網的第一波熱潮——門戶網站的興起就在北京,這也為百度的提供瞭成長土壤。
後來,百度還把辦公室設置在北大資源樓 420 室,緊靠北大,接收瞭大量北大技術人才。
從這些來看,北京為李彥宏提供瞭不少優質條件。
不過,北京也給瞭李彥宏不小的打擊。
當時,李彥宏也是北漂。他的傢,老婆孩子都在美國。李彥宏選擇回國創業,但馬東敏仍然留在美國工作,為李彥宏留下退路。李彥宏回國不久後,馬東敏就生瞭小孩。所以,長期以來,李彥宏忍受著與親人的分離之苦。這點和很多北漂人是一樣的。
而且,百度成立後的三年內,百度業務進展頗不順利,沒有盈利,每天都在支出大筆錢。
當時,李彥宏自己都急瞭,他和馬東敏說,如果真的過上沒有房子沒有車子的生活,承受得瞭麼?
從華爾街精英變成一個處境尷尬的創業者,落差之大,一般人顯然難以承受。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打擊。百度如今是香餑餑,可以拿到各種政策優惠,但那時候可沒有。
今年 5 月,李彥宏在百度聯盟大會上回憶起當時的百度。他說,剛創立百度的時候,他到各地與政府溝通希望能得到一些優惠條件。但是十幾年前政府扶持軟件行業,對互聯網還沒有扶持。當時一些政府領導還勸他把百度變成軟件企業。
和親人遠隔重洋、遭遇創業挫折、不被理解,求助無門 …… 相信那個時候,李彥宏對北京的感覺是糟糕透瞭的。
當然,李彥宏還是挺瞭過來,4 年後,百度在美國上市,創美國股市 213 年以來外國公司首日漲幅的最高記錄,舉世矚目。李彥宏後來的北漂之旅也就順利多瞭。
馬化騰眼裡的 " 北漂 "
相比而言,馬化騰對北京的記憶應該是最少的。
馬化騰是深圳人,童年在海南度過,在深圳讀大學,後來又在深圳創業,缺乏北京生活的經歷。馬化騰的父親馬陳術是深圳國企的負責人,在深圳有多年的經營和積累,馬化騰也無需跑到北京創業。
如今,馬化騰周末經常飛香港,在他的香港豪宅中度周末,而不是飛去北京。總之,馬化騰和北京的緣分並不深。
不過,對於北京,馬化騰還是有一些經歷的。
早年間,騰訊的發展並不順利,尤其缺乏投資。2000 年,互聯網寒冬來瞭,情況嚴重到可能賣掉 QQ。
當時,騰訊找的投資人有很多,當然也少不瞭去北京。因為當時的投資人都在北京。
就在去年,馬雲還感慨說,我們在第一屆高交會拿到風險投資,那時候深圳也非常難,互聯網所有的 VC、PE 全都在北京,沒有 VC 過來深圳,所以沒有深圳舉辦的高交會平臺,小企業非常難接觸到這些資本。
此外,馬化騰也曾回憶說,IDG 曾經拉我們去見新浪等互聯網公司,開始感興趣,但都沒看上我們。據說,當時新浪拒絕的理由是,技術人員覺得一個月就能做出 QQ 這個軟件。
尋找投資人的失利無疑是北京留給馬化騰的深刻印象。以至於多年之後,他仍然多次提起。
去年,知名網紅和菜頭發瞭一篇文章《北漂八年》,描述瞭自己在北京漂泊的八年人生。沒想到,馬化騰也回復瞭一句。
馬化騰的言下之意不難明白,意思是說他 " 北漂 " 瞭 32 年。
在馬化騰心裡,北漂並沒有特別的意義,和他曾經在海南、深圳的漂泊日子是一樣的。這一想法還是比較新鮮的,因為在很多人看來,北漂和其他的漂泊、人生經歷是截然不同的。
看完三位大佬的北漂經歷,想必不少人都有不少感慨。
毋庸置疑,那個時候的北京對所謂北漂更加不友好。但那個時候,似乎沒有人在埋怨、懷疑、止步不前,大傢都在努力戰勝 " 北漂 " 帶來的失落和恐懼,這才有瞭如今人們都趨之若鶩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