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科技大佬們還未兌現的承諾

07-31

作者:宋德

編者註:本文編譯自 WIRED,原文標題《TECH ’ S MOST DUBIOUS PROMISES, FROM BILL GATES TO ELON MUSK》,有刪減。

上周,埃隆 · 馬斯克在推特上發瞭 125 個字母,宣佈瞭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提前將全美鐵路客運公司 Amtrek 送入墳墓。

「剛剛接到政府的口頭批準,The Boring Company 將可以建立一個紐約 - 費城 - 巴爾的摩 - 華盛頓的地下 Hyperloop,從紐約到華盛頓隻需要 29 分鐘。」他在推特上寫道。

然而,這個宏偉的計劃好像並沒有什麼頭緒,首先,所謂的「政府口頭允許」在政治層面上根本就不存在。另外,數十億美元的全國運輸系統要獲得實際批準需要非常多的手續:運輸部批準的蓋章,所有涉及城市地方政府的協議書,有關導航的規章制度及許可證,這一切都準備齊瞭最後還得考慮一件事:錢夠不夠。

(Hyperloop One;圖片來源: WIRED)

對瞭,我們還得提一下,馬斯克飽受贊譽的 Hyperloop 技術,還沒真正落地呢。

但馬斯克的宣言隻不過是科技界專屬「美好到你沒法信」的日常承諾之一。在這個創新第一的行業裡,履行不瞭的承諾已經是個很有歷史的事兒瞭。數十年來,矽谷裡的人們一直都在描繪美好的未來,他們把這些令人憧憬的景象拋給我們,並告訴我們這就是未來真正的模樣。

在其他行業裡,老板愛吹牛應該是一種糟糕領導力的象征,但在科技行業,甚至很多公司都是建立在遙遙無期的承諾上的,對這些大老板來說,吹吹牛也算的上是日常辦公瞭。

其實這也算是寫入瞭矽谷的「非官方座右銘」:快試錯,常失敗(Fail Fast, fail often)。但為什麼,對於這些過於樂觀的承諾,我們最優秀又最聰明的矽谷精英們,一次又一次地失敗瞭呢?

下面我們整理瞭一組科技大佬們曾經的偉大諾言,一起來看看這些年他們都吹瞭哪些牛。

比爾 · 蓋茨和和他的反垃圾郵件技術

你的承諾:垃圾郵件讓你不爽?別怕。「兩年以後,垃圾郵件的問題將被解決。」比爾蓋茨在世界經濟論壇上如此說道。不過,他是在 2004 年說的。那時候,蓋茨想到瞭幾個治住那些靠電腦群發垃圾郵件的人的方法:通過向發送郵件的計算機反饋一道簡單計算題的技術手段,也就是讓這些計算機進行一道簡單的計算工作,如果這臺計算機隻是發送一兩封郵件,那麼計算任務不會沉重,而如果是制造垃圾郵件的計算機,它的計算任務將相當巨大。

(比爾 · 蓋茨在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上;圖源:Natural News)

實際情況是:去看看你的郵箱吧,在這 13 年裡,垃圾郵件依然是個非常讓人頭疼的問題,現在除瞭批量退訂訂閱郵件的應用以外,似乎還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Thrun 教授和 MOOC 教育

你的承諾:2012 年,前斯坦福計算機科學教授 Sebastian Thrun 向世界保證,人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力。在超過 10 萬人觀看瞭他在斯坦福的實驗性在線課程之後,他離職創立瞭在線教育機構 Udacity,試圖為全世界的網民提供低價優質的大學教育。

Sebastian 對《連線》雜志表示,在 50 年內,全世界將隻會有 10 傢機構提供高等教育,而 Udacity 將會是其中之一。跟大學貸款說拜拜吧:慕課(MOOC,大型開放式在線課程)才是未來。

(Thrun 教授和 UDACITY;圖源:The Next Web)

實際情況是:慕課依然存在,但它很難取代真正的高等教育。首先一個問題是,慕課一般會和優秀的名牌大學合作,對這些名校的口碑有非常強的需求。想象中本該掀起教育界革命的慕課教育忽略瞭教育中的社交成分,在臥室之外,去大學的課堂裡上課帶來的氛圍和動力是慕課教育所沒有的。

據統計,2015 年隻有 15% 的學生完成瞭他們註冊的慕課課程,而且,這些完成者中已經有很多人已經拿到瞭大學文憑。今天,慕課被視為一種補充性質的學習,淪為瞭傳統教育的附庸。

甲骨文和網絡計算機

你的承諾:在 Windows 95 發佈一年之後,甲骨文發佈瞭一臺本該能推翻微軟霸權的電腦。網絡計算機(Network Computer)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相對便宜的機器,它能在在線存儲數據,從而消除瞭大型硬盤的需要。甲骨文的 CEO Larry Ellison 將這種經濟實惠的網絡計算機視為降低傢用電腦成本和復雜程度的第一步。

(Larry Ellison 在 Vanity Fair 雜志上;圖源:Vanity Fair)

「我們認為這種計算機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超越 Windows 系統的銷量,」當時 Ellison 這麼對媒體說道。

實際情況是:在花費瞭四年時間和 1.75 億美元之後,甲骨文放棄瞭這個項目。從商業的角度來看,網絡計算機毫無疑問是個失敗的產品。但從行業的角度,Ellison 其實是有一定成就的。他的預言從某種角度來看確實應驗瞭,更加便宜且簡單的計算機將會打破微軟在計算機市場的壟斷。

Dean Kamen 和 Segway

你的承諾:在 2001 年的 12 月,Dean Kamen 發佈瞭他一生的傑作—— Segway 體感平衡車,一個非常前衛的交通工具,Dean 聲稱這將帶來交通工具的革命。

(Segway 創始人 Dean Kamen 和傑夫 · 貝佐斯惺惺相惜;圖源:WIRED Germany)

Kamen 在接受《時代周刊》采訪時表示,平衡車「之於汽車來說就像當年汽車之於馬車」。他向記者保證,在一年內,這樣交通工具的迭代就能夠很好地完成,平衡車將會霸占全世界所有大城市的路邊人行道。

(《百貨戰警》電影劇照)

實際情況是:除瞭電影《百貨戰警》裡面那個銀幕最佳商場警察以外,恐怕很少有人能感受到 Kamen 帶來的交通革命瞭。Segway 的失敗是由其過高的售價和較低的實用性造成的,5000 美元的價格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都太貴瞭,而近 90 斤的重量又讓人難以隨身攜帶。當然,佈什總統那一跤摔的也讓 Segway 慘遭一波媒體的狂轟亂炸。

蘭德公司和數字化病案

你的承諾:2005 年,數字化病案的未來似乎是非常明朗的,蘭德公司的研究員認為醫生們很快就會放棄他們紙質的信封和病例表,轉向數字化的病案管理。如此一來,效率上的提升和安全性的加強將每年為醫保系統節約 810 億美元。

(數字化病案;圖源:RAND Corporation)

實際情況是:蘭德公司將 810 億美元預算寄希望於 90% 的醫生都會很快地放棄紙質病案,但事實不是這樣的。醫生沒有對便捷的數字化辦公沒有那麼強烈的需求,到 2016 年,隻有 75% 的醫生開始使用電子病案。直到今天,數字病案依然不是非常好用,對初學者來說,這個系統沒那麼好用,並且據報道,醫生對科技含量較高的東西並不是很習慣,另外,有一些研究者表示這個系統其實增加瞭醫療體系的成本,因為現在申請昂貴的體檢項目隻須要在網頁上輕輕點擊一下就可以瞭。

傑夫 · 貝佐斯和無人機快遞

你的承諾:2013 年 12 月,亞馬遜發佈瞭一個空中速遞的啟動計劃,在 60 Minutes 的一次節目中,貝佐斯展示瞭一臺稱重 5 磅,續航 10 英裡的無人機,據他估算,快遞時間將被縮短到 30 分鐘。貝佐斯預測這種無人機最早將於 2015 年開始投入使用。

(網友惡搞圖;圖源:Freaking News)

實際情況是:2017 年瞭我們還在等著。亞馬遜的 Prime 會員都還不能用無人機送貨,但亞馬遜還沒有放棄,今年 3 月,Backchannel 見證瞭這張亞馬遜不依不饒要落實的項目的首次公開試運。它可能非常酷,但它仍處在測試階段,目前來看,我們還需要等上一段時間。

埃隆 · 馬斯克和腦機交互技術

你的承諾:埃隆 · 馬斯克這些年給瞭我們不少承諾,其中最瘋狂的要數電子輔助的心電感應瞭。今年 4 月,馬斯克宣佈他已成立瞭一傢新公司 Neuralink,該公司將能把腦機交互升級到下一階段,植入機器芯片的人類不需要說話就可以相互交流。馬斯克表示,殘疾人群將會在 4 年內消失,功能全開的心電感應在 8 到 10 年內將能成為現實。

(信他真能永生;圖源:Wccftech)

實際情況是:馬斯克隻不過是眾多致力於腦機交互增強認知的科技大佬中的一個罷瞭,Facebook 也有相關的研究,他們希望通過腦機交互來增強腦波的力量。雖然這個想法並沒有多瘋狂,但落實確認需要很長的時間:諸多該領域的專傢都表示心電感應最起碼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有突破。在下周末極客公園舉辦的奇點大會上,著名神經學科學傢 Miguel Nicolelis 就將到場發表有關腦機交互等前沿技術的講話,對這項技術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屆時關註我們的相關報道。

Anthony Atala 和 3D 打印內臟

你的承諾:2011 年,Anthony Atala 醫生在 TED 的講臺上用一臺 3D 打印機打印出瞭一個腎臟。這位外科醫生甚至帶出瞭一位十年前移植瞭人工膀胱的患者。雖然時間有些久遠瞭,但這項技術還是非常吸引人的。Atala 解釋說,通過使用患者本人的細胞組織來創造出全新的器官,將來某一天他將能夠大大改善捐獻器官供不應求的情況。

(Atala 在 TED 上;圖源:YouTube)

實際情況是:這個某一天要比我們想象中遠得多,Atala 醫生和他在維克福斯特大學的團隊仍然在為瞭完美實現 3D 打印器官而辛苦地做著研究,他們暫時還不能批量地生產 3D 打印的器官,但據 Atala 所說,2012 年 12 月的時候他們已經成功在一隻嚙齒動物身上移植瞭打印出的骨頭和肌肉組織。

頭圖來源:9to5Mac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