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價比和全面屏:小米的套路與危機

11-04

2017 年,小米觸底反彈,意氣風發。九月十月連續兩個月出貨量超過 1000 萬臺,前十個月就完成瞭全年 7000 萬的既定出貨量目標,並將全年出貨量目標調整至 9000 萬。

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表示,"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傢手機公司銷量下滑後還能夠成功逆轉的。除瞭小米!" 毫無疑問,小米的成績值得肯定,不過,繁榮之下的隱憂仍然不容忽視。

銷量提升的背後,產品結構仍未優化

雷軍在最新的內部演講中提到:小米為什麼能夠成功逆轉?本質是創新。這句話有失偏頗,在小米的銷量中,紅米系列占據瞭相當大的比例,而售價千元以下、貼牌生產的紅米系列所能體現的創新並不多。

根據旭日大數據對小米手機上半年出貨量的監測結果,在 2017 年小米上半年出貨中,售價千元以下的紅米系列出貨量占比超過 90%,而旭日大數據 9 月的銷量顯示,光是售價 699 元起的紅米 Note 5A 一款手機,單月就賣瞭 256 萬臺,約占當月銷量的 1/4。

小米分小米和紅米兩個品牌。策略上,小米主打黑科技,全面屏代表小米旗艦能力,代表對未來手機的判斷;紅米主打性價比,是銷量的保障。研發上,小米以自主研發為主,搭載前沿科技,負責聲量;紅米則盡量減少自主研發,選擇擁有研發、制造和供應鏈管理能力的 ODM 廠商貼牌,降低成本,負責銷量。

紅米系列采用的主要 ODM 廠商是聞泰,與小米今年銷量的上漲相對應的是,聞泰通訊前 9 個月的凈利潤上漲 126.38%,如紅米 2、紅米 3、紅米 4、紅米 3S、紅米 2A、紅米 3X 等皆出自聞泰之手;紅米 Note 系列采用的主要 ODM 廠商是龍旗,如紅米 Note2、紅米 Note3、紅米 Note4、紅米 Note pro 等。賽諾數據顯示,2016 年聞泰 35% 的銷量來自小米,龍旗 58% 的銷量來自小米,小米是二者最大的客戶。同時,二者也是小米最主要的合作 ODM 廠商。

占銷量大頭的紅米系列給外界傳遞的重要產品標簽是性價比。而在所謂的性價比背後,則是貼牌生產。這也使得性價比的產品標簽淪為營銷口號,一分錢一分貨才是基本的商業定律。

2016 年小米銷量下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紅米系列在總出貨量中占據瞭相當比例,經常出小毛病的紅米系列拉低瞭小米的品牌形象。雷軍當年反思到:" 我們沒有處理好小米跟紅米兩個品牌的區別,兩個品牌太近瞭,這一點是我們初期沒經驗。"

如今,雖然在銷量上,小米的 2016 年和 2017 年有著截然不同的光景,一年是下滑,一年是提升,但銷量的結構並沒有改善,紅米系列在總銷量中仍然占據相當大的比例。

銷量的增長會掩蓋真正的問題,大量的低端產品終究是可能爆發的品牌隱患,小米可能重蹈覆轍。

全面屏代表不瞭高端和未來手機

今年下半年,全面屏概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走紅智能手機市場。如今,各大手機廠商都紛紛推出自傢的全面屏手機,大有 " 無全面不旗艦 " 的架勢,創造全面屏概念的小米無疑是最大的贏傢。

然而,全面屏其實是一個營銷大於技術的概念。

首先,全面屏形態的首創並不是小米,而是夏普。

在小米 MIX 之前,夏普已經發佈瞭 28 款全面屏手機,隻不過彼時夏普尚未回歸國內市場,多數消費者不知道罷瞭。此外,小米 MIX 身上所謂的黑科技——如下沉式的前置相機、骨傳導聽筒、三邊幾乎無邊框,也不是首創,這些在夏普 AQUOS Crystal 身上都能找到影子,而後者比小米 MIX 早兩年(2014 年 8 月 29 日)推出。

所以,更準確的描述應該是,小米發明瞭 " 全面屏 " 這個營銷詞匯,而不是全面屏手機本身。

其次,全面屏並沒有重大技術突破。

全面屏的核心是高屏占比的屏幕面板,如今上遊產業鏈已經逐漸成熟,三星、夏普、天馬、友達、京東方等供應商,均具備瞭全面屏面板的生產和供應能力。手機廠商之所以能紛紛推出全面屏手機,甚至在千元機上搭載全面屏,並非自身研發實力提升瞭,而是得益於上遊產業鏈的日趨成熟。

在魅族李楠看來,真正在全面屏方面做出創新突破的是三星。針對 COG 封裝,三星最終量產瞭下一代封裝方式,叫做 COF 。這種封裝方式把以往屏幕下面的 IC 等部分,改動瞭位置,並且做到瞭柔性。小米 MIX 2 就是采用三星改良後的 COF 封裝。

目前,全球最大的 ODM 廠商聞泰科技已經率先普及全面屏,這意味著全面屏在千元機甚至百元機上的普及不遠瞭。再加上全面屏缺乏競爭壁壘,普及伊始,就已面臨嚴重的同質化和價格戰趨勢,競爭的最後結果一定是大傢重回同一起跑線。屆時,誰是 " 全面屏領導者 " 根本不重要,因為這一切都出自供應鏈和 ODM 廠商之手。

總的來看,小米引爆的全面屏概念,營銷大於技術,難以成為推動手機行業發展的底層力量。如果 " 全面屏 " 代表小米手機的未來,那麼小米高端手機恐怕將提早遭遇天花板。高端應該是技術創新導向,如蘋果等品牌發佈的搭載神經網絡單元的手機 AI 芯片以及具備 AI 功能的智慧手機,營銷創新隻能帶來短暫的狂歡。

研發創新才是手機的未來

從銷量來看,成功翻身的小米是成功的。但從多個維度來看,小米的成功:是低端價格戰的成功,紅米系列在銷量中占比過高,弊端在於稀釋小米品牌度;

是全渠道佈局的成功,小米已經開始五個層級的線下渠道建設,分別是小米之傢旗艦店、小米之傢、小米之傢專賣店、縣級授權店和小米小店,打臉的地方在於,降低中間商利潤的創業初心已丟;

是營銷的成功,制造 " 全面屏 "" 性價比 " 等營銷概念,請明星代言,斥巨資贊助網綜,投放戶外廣告,小米輕車熟路,不好的地方在於,營銷隻是助推劑,不能幫助品牌可持續發展。

手機行業的真正未來還是在於緊跟用戶需求不斷進行真正的研發創新。從這一角度來看,當前的另一熱點——蘋果等廠商發佈的搭載神經網絡單元的手機 AI 芯片,才是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底層力量。

在小米 Note 系列沖擊高端無望之後,反而以全面屏營銷概念包裝的 MIX 系列沖擊高端,恐怕仍然難以承擔高端突圍的重任。蘋果、三星成功衛冕全球高端市場或許可以給小米啟示:在研發創新領域投入更多才是突破高端的唯一途徑。

作者:終端雜談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