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你中國最大的城市在哪,很多人會想到上海。
那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在哪麼?
世界銀行 2015 年發佈的報告顯示,不包括香港在內,由廣州、佛山、深圳及東莞組成的珠三角城市區人口數達 4200 萬人,比阿根廷、澳大利亞或加拿大的人口還多。
珠三角城市群超越日本東京,在人口和面積上均成為全球最大的城市群。
那麼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究竟有什麼特點呢?這一期城市名片,我們將介紹 5 個城市:廣州、佛山、東莞、深圳、惠州。
# 廣州
民以食為天,飲茶大過天
by 各色用戶 Yukun Chow
廣州市井。攝影 © 董咚咚
北佬(廣州人對外地人的蔑稱)們對「廣州人什麼都吃」耳熟能詳,卻沒有深入瞭解過,這種文化究竟是什麼。
畢竟,隻有「饑不擇食」的野蠻人才會連臨近省份的孩子都拿來做煲仔飯。
不過,如果你有幸接觸過傳統廣府人傢的生活,就會發現,廣州人不僅「饑不擇食」,而且還很吵,大傢都是升鬥市民,一邊吃一邊扯世俗傢常才是最吼的。
廣州是全中國距離儀式感最遠的大城市,極其務實的文化基因彌漫在廣州的每一處食肆。
「錢是萬能的」這種樸素的人人平等觀念深入人心——隻要你付得起錢,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和任何你遇到的人享受廣式飲食人生。
這種活在當下的精神極端一點就出現瞭讀書無用論:「讀書有乜用啊?你又唔賺錢讀書做乜柒」
翻譯成普通話就是「讀書有什麼用?你又不賺錢讀書有屁用」。
是的,每個廣府人傢的子女,都不會對這類粗鄙之語感到陌生。
對廣府人傢而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萬人敬仰不如傢財萬貫衣著樸素大聲聊天喝早茶。
順便,這種藐視一切優雅高貴生活情調推崇肆無忌憚及時行樂的價值觀,使得廣州無論何時都顯得像一座鬧哄哄的移民城市,而不是令人向往的小資聖地。
如果你是向往詩和遠方的文藝青年,這座城市或許會刷新你的三觀: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However,廣州人才沒有這種小心翼翼的矯情」。
各色點評:
廣州人不會把自己看作是大城市的居民。這裡的生活比杭州和南京還要市井。
雖然經常和北京上海並稱,但這座城市的生活節奏並不會把你逼的太緊。
我身邊那些天天叫嚷著「逃離北上廣」的人,最後大多數都從北京逃去瞭廣州或者深圳。
# 佛山
穿著人字拖的百萬富翁
by 大象公會讀者投稿改編
在廣東省內,佛山的名氣遠比不上深圳、廣州,甚至不如珠海、東莞、中山。
很多人從電影《黃飛鴻》系列中第一次知道佛山,這裡同時也是葉問和李小龍的故鄉,但並不是每個佛山人都會無影腳。
佛山很古老,在婚禮上,佛山新娘會在利是(紅包)封上折一個角,然後笑盈盈地還給饋贈者,表示心意已領。
佛山人很尊老,茶樓裡最常見的景象,是一傢大小三代同堂,孫子孫女攙扶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在前面引路。
食在廣州,廚出鳳城。蒸豬、三水小寶西瓜、盲公餅、雲吞伊面(一定是伊面哦)順德魚生(一魚五味)、得心齋紮豬蹄、牛腩陳村粉(蒸、拌、撈)、大良雙皮奶,佛山人對食材的研究簡直深入基因。
改革之初,暢銷大江南北的「廣東傢電」,七成都是佛山的順德出品。
胡潤研究院 2017 年的報告表示佛山億萬富翁的戶數全國第九。
很多佛山老板平時穿個人字拖和背心,在廠門口一坐,和廠裡的工人和保安沒什麼區別。
廣佛地鐵開通以後,佛山人終於收斂瞭一點,不再穿人字拖出門瞭(可能是因為不好穿),他們都穿進口洞洞鞋瞭。
各色點評:
佛山人大多比較傳統。
舞龍舞獅、年宵花市、傳統形式的婚嫁葬娶、祖廟宗祠的祭祀,很多隻有在電影作品裡看到的傳統習俗,你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雖然佛山人開放性很低,但他們並不排外,佛山的外來人口比例達到 56%。
佛山現在已經被納入廣州的通勤圈,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廣州工作,佛山生活」的雙城人生。
# 東莞
我本不該以此聞名
by 大象公會讀者 范范
一提到東莞,伴隨著的是男人們眼神流轉中的會心一笑。
香港情色電影《一路向西》的原著叫《東莞的森林》
於東莞而言,略顯尷尬的有色之都烙印太深重,讓人忽略瞭它的其他好:
在這裡,沒人管你是不是衣著體面豪車名表,趿著拖鞋開 99 雅閣的低調車主大叔極有可能身傢過億。
坐在酒樓裡看似散漫隨意的外鄉人討論的主題大多是工廠的機器和未來的訂單;
而無意間聽到的生產要素可能就是落實在新一季名店裡商品上的小細節。
沒有牛逼也少客套,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在這裡穩紮穩打找到瞭此生的奮鬥方向。
除瞭不可描述的行業外,其餘行業的服務水準也遠甩平均線。
地處廣深之間,如今的東莞以高端制造業始,踏上瞭騰飛的快車。
脫不去農村面貌的臨深鎮區房價早已超過大多二線城市,本地村民有些失落。
盡管大部分賺錢機會慢慢被危機感更強更勤奮的外來者掠奪,但不影響他們從早茶喝到夜茶,怎麼說還有大把房租收嘛。
各色點評:
東莞以標準化流程的管理體系而聞名,這裡也因此成為瞭最沒有人情味的地方。
把電影《摩登時代》套用在今天的東莞,依然不會過時。
這裡是物欲橫流的資本主義社會,既然大傢都是為瞭掙錢,那就沒必要再溫情脈脈。
# 深圳
沒有傳說,也沒有夜生活
by 大象公會讀者投稿整理
深圳世界之窗。攝影 © 金甌
爭當「中國矽谷」的城市很多,但深圳絕對是最有競爭力的一個。
這是一座由全國各地的移民用各自夢想組成的城市。
走在深圳的路上,你可以聽到普通話,潮汕話,粵語,川普,東北音,河南方言。
一條小吃街放眼望去,及第粥,湖南碗碗香,川菜館,河南燴面,東北餃子館,陜西搟面皮,蘭州拉面。
擁有 1300 萬常住人口的深圳,每 5.38 人就有一個創業者。
華為,騰訊,中興,迅雷,大疆的程序員穿的像個民工,但他們打開電腦看的是 PPT,C++。
華強北的無人機,機器人,VR 設備碼在一起像菜市場裡的菜,隻不過挑菜的從大爺大媽變成瞭背著包戴著眼鏡身穿 T 恤的小年輕。
深圳是亞熱帶氣候,即使在十月,大街上的大白腿依然刺的人眼疼。
小強和蚊子在房間內與枕著夜色的你共眠。是的,哪怕你單身,你也並不孤獨。
深圳人愛說,來瞭就是深圳人。沒人放地圖炮,沒有地域文化鄙視鏈。
這個都市沒有傳說,也沒有夜生活。最熱愛的依然是工作,為瞭更好的生活。
各色點評:
不隻從一個地方聽過,深圳是年輕人的天堂,深圳是創業者的天堂。這座年輕的城市被寄予瞭太多人的理想。
如果把深圳和廣州兩座城市做一下對比的話,深圳的文藝青年可能沒有廣州多,但這裡的人更務實,也更有職業精神。
# 惠州
唯詩與美食不可辜負
by 大象公會讀者投稿整理
惠州是一個傳統又有點保守的小城。地處大亞灣,屬於客傢人聚居地,民俗與廣東其餘地區相去較遠。
不過廣東的飲茶文化在這裡很流行,人們喜歡在朋友圈曬各種自制粄(傳統客傢小吃)。
湘菜館為代表的外地餐館開瞭很多,全國流行的小吃這裡也流行。但嫁娶婚宴卻是實實在在的傢鄉風味:
白灼蝦,白切雞,鹵鴨,清蒸石斑,薑蔥蟹,蒸膏蟹,蒸鮑魚,蒸龍蝦,燜豬肉,墨魚丸,各種滋補湯。
這裡出過葉挺、廖仲愷、鄧演達;出瞭何傢勁、陳小春 ……
他們大多是祖輩父輩出去,之後發的跡,惠州人津津樂道,但心底有分寸。
惠州西湖有景賢祠,裡面供著歷代先賢畫像,但說出他們的名字並不傢喻戶曉、耳熟能詳。
惠州留下瞭蘇東坡的足跡,但除瞭「日啖荔枝三百顆」外,蘇東坡也沒能在這裡寫出更多聞名天下的詩文。
惠州人的性格有些隨意,或者說容易知足,沒有很強的必勝或者成功意識,小康即好。
這種整體性格讓惠州整座城節奏都帶有慢的特性,哪怕深圳就在旁邊緊挨著,也沒有感染到深圳的「快」。
各色點評:
淳樸、愛闖兩個特點描繪出瞭惠州人的典型形象。
他們有冒險精神,喜歡闖蕩,但是並沒有什麼野心,更不喜歡拋頭露面。
「試問嶺南應不好。此心安處是吾鄉。」東坡居士的這首詞,也成為瞭惠州人最真實的內心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