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開打,背後卻有另一場大戰

03-24

派論:

大國在歷史上的爭霸,很多與石油掠奪相關;

在資源搶奪的過程中,國際金融集團發揮募集資金、提供物資的重要作用;

戰爭從未結束,如今狀況與 100 年前沒有差異。

國際形勢與歷史沖突的陰謀論——石油版。全程高能!

縱觀歷史,就該明白剛剛宣佈的美國對華加收關稅政策,隻是整片汪洋裡的一滴水。

英國稱霸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的英國,是當時稱霸世界的超級大國。

1814-1815 年維也納會議,拿破侖時代之後的歐洲政治版圖重新劃分。英國外交大臣與奧地利等歐洲大陸強國進行交易,獲得瞭海洋控制權。通過海洋霸主地位,英國控制瞭世界海運貿易,構成瞭大英帝國三大支柱之一。

當時世界貿易的條款由倫敦勞埃德海運保險和銀行財團制定。對世界上大部分海運貿易來說,倫敦銀行體系下的信用證以及現鈔兌換是十分必要的。私營的英格蘭銀行,由倫敦 " 金融城 " 裡的巴林傢族、漢佈羅傢族以及羅斯柴爾德傢族等著名金融財團共同創辦,操縱著世界絕大多數貨幣、黃金的供給。對國際銀行業的主導,構成英國稱霸世界的第二大支柱。

羅斯柴爾德傢族

而第三大支柱,便是英國對棉花、金屬、咖啡、煤炭以及黑金——石油等主要原材料的控制。

一直到 19 世紀 90 年代,英國在世界范圍內擁有無與倫比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實力。

然而,19 世紀 70 年代初期,英國出現瞭經濟大蕭條,這是當時自由貿易政策的直接後果。英帝國的經濟蕭條與歐洲大陸工業經濟的蒸蒸日上形成強烈反差,其中與德國的反差最為明顯。

19 世紀 50 年代前,德國效仿英國模式,將大衛 · 李嘉圖和亞當 · 私密的自由貿易論奉為真理。而隨著英國陷入經濟蕭條,德國為瞭本國的工業和農業發展,也逐漸放棄英國模式。1850-1913 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增加 5 倍,人均國民收入增加 250%,實際工薪在 1817-1913 年間翻瞭一倍,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德國成為當時英國雄霸全球的首要對手。

德國的進步屬於典型的爆炸式技術進步。建立全國性技術學校和學院體系,大力發展煤炭和鋼鐵工業。1880-1900 這 20 年間,德國鋼產量增加 1000%,遠超英國,到瞭 1913 年,德國生鐵產量幾乎到瞭英國的 2 倍。工業產品的發展推動運輸的需求,德國的鐵路、電力、船舶制造就是在 19 世紀末迎來瞭陡增。

柏林 - 巴格達鐵路

1889 年,在德意志銀行的領導下,一批德國工業傢和銀行傢,從奧斯曼政府手中獲得瞭一項特許權,即大傢熟知的 " 柏林—巴格達鐵路項目 "。

這條鐵路把君士坦丁堡和奧斯曼帝國的亞洲內陸腹地與經濟發達的現代化地區聯系瞭起來。鐵路一旦通往巴格達,延伸到不遠的科威特,歐洲和整個印歐次大陸之間將建立起一條價格低廉而快捷的通道,德國將打開將產品輸送到東方的新市場。另一個隱蔽的目的是,獲得潛在的石油供應,這也構成瞭英德沖突的焦點。

柏林 - 巴格達鐵路

沿線伊拉克、科威特有豐富石油資源

在日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三對矛盾中,相比於法德矛盾、俄奧矛盾,德國與英國之間的矛盾,帶有更多大國交戰和資源爭搶的成分。

石油被提上核心戰略

石油的重要性和地位,在一戰中得以集中凸顯。在空戰、機動坦克戰和快速海戰的年代,安全可靠而又充足的新燃料供應成為成敗的關鍵。石油在戰爭中的優勢最早由英國海軍上將費舍爾論證。用石油做動力的戰船沒有黑煙,不暴露行跡,而燒煤的戰船拖著長長的濃煙尾巴,十公裡之外都能看見。燒煤的動力裝置,需 4-9 小時才可達到最大馬力,而燒油的動力裝置隻需要 5 分鐘。

基於石油的重要性,確保石油供應已經成為一戰主要國傢軍事計劃的核心。1915 年英國在達達尼爾海峽的戰役,就是為瞭確保俄國巴庫的石油能夠供給給英法用於戰爭,而此役慘敗,俄國石油難以通過達達尼爾海峽運出。

截至 1918 年,位於裡海巴庫的俄羅斯富油區同時是英國和德國軍事戰略目標的一部分。英國先發制人,在 1918 年 8 月最為關鍵的幾周時間裡,先行占領這一地區,斷絕瞭德軍總參謀部關鍵的石油供應。巴庫斷油,對德國構成致命打擊,幾周之後就繳械求和,而僅僅在數月前,德國似乎已經擊敗瞭協約國。

英國打仗,美國出錢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 1919 年 6 月 28 日在巴黎凡爾賽宮簽署的《凡爾賽條約》為結束標志。《凡爾賽條約》作為協約國(戰勝國)對同盟國(戰敗國)的條約,主要目的是懲罰和削弱德國。

英國在凡爾賽條約中脫穎而出,而一個不被關註的細節是,英國靠借錢打贏瞭這場戰爭。巴黎和會確認,一戰中英國欠美國戰爭款項 47 億美元,這些美元,都由美國華爾街摩根集團募集。

一戰中各國對美國的債務

如果說英國是以領土征服者的姿態成為凡爾賽體系下的勝利者,那麼美國便是當時世界最強大的世界經濟力量。這一角色更替,在 20 世紀 20 年代表現的更為清晰。為瞭捍衛霸主地位和本國實際利益,英國和美國,以及它們的國際集團之間展開瞭殘酷的爭奪。

1921 年 3 月,埃及開羅,英國殖民事務大臣溫斯頓 · 丘吉爾,召集大批近東事務專傢,討論這一地區新的版圖劃分。這次會議的結果是,成立英國殖民部中東局,取代 1916 年成立的阿拉伯局;美索不達米亞被重新命名為伊拉克,由費薩爾 · 侯賽因統治;英國皇傢空軍飛機永駐伊拉克,伊拉克政府被置於盎格魯 - 波斯石油公司的官員的控制之下。

英美爭霸

凡爾賽條約墨跡未幹,美國石油巨頭洛克菲勒標準石油公司就認識到,自己的英國盟友已經把自己排除在戰爭分贓之外。通過秘密擁有的皇傢荷蘭殼牌公司和英國 - 波斯石油公司,英國實際已經控制這新近劃分的中東邊界和戰後歐洲市場。

皇傢殼牌石油公司由荷蘭皇傢石油與英國的殼牌兩傢公司合並組成。

荷蘭皇傢石油於 1890 年創立,並獲得荷蘭女王特別授權,因此被命名為荷蘭皇傢殼牌石油公司。

為瞭與當時最大的石油公司,美國的標準石油競爭,1907 年荷蘭皇傢石油與英國的殼牌運輸貿易有限公司合並。

1921 年 4 月 21 日,美國國務院代表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發表聲明,強烈要求參與中東的石油開采,英國外交大臣立即發瞭一封簡短粗暴的回信,聲稱在英國控制下的中東不允許美國的任何公司進行石油開采。

英美之間對世界石油控制權的爭奪開始瞭。

20 世紀 20 年代後,拉丁美洲也變成英美石油爭奪的焦點。1910 年,墨西哥沿海城市坦皮科發現巨大的石油儲量,不久美國總統威爾遜派海軍進駐墨西哥。英國的墨西哥鷹石油公司在董事會主席威特曼 · 培生(考德雷勛爵)的領導下,在墨西哥的石油開采市場頻頻亮相,與咄咄逼人的美國洛克菲勒石油公司形成抗衡。

1922 年,南美洲委內瑞拉的一個沿海城市,大批高油井被發現。皇傢荷蘭殼牌公司很快進入,設立全資的委內瑞拉石油開采公司。當然,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也很快加入瞭石油爭奪戰,成立瞭委內瑞拉標準石油公司。

英美紅線協定

1922 年 4 月 16 日,熱那亞阿爾貝蒂莊園,參加戰後國際經濟會議的德國代表團拋出重磅炸彈,其沖擊波及大西洋彼岸。德國外交部長宣佈,德國與蘇聯已達成雙邊協議,協議中,蘇聯同意放棄向德國索要戰爭賠款,條件是德國同意向蘇聯出口工業技術。

俄德聯手對英美霸權造成沖擊。英美之間主宰世界金融和經濟事務的權力爭奪息事寧人,引發世界 10 多年的石油戰爭,也最終 " 停火 "。

1927 年,蘇格蘭城堡阿奇納卡裡,代表英國政府的盎格魯 - 波斯石油公司(現為 BP 石油公司)和洛克菲勒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即埃克森公司),達成瞭現代歷史上最強大的經濟卡特爾協議。

價格卡特爾(經濟卡特爾)

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為牟取超額利潤,以合同、協議或其他方式,共同商定商品或服務價格,從而限制市場競爭的一種壟斷聯合。

他們的協議在 1928 年被稱為 " 既成事實 " 協議,即廣為人知的 " 紅線協議 ":英國和美國石油巨頭同意現有的市場劃分和份額,同意制定保密的世界石油卡特爾價格,同意停止破壞性競爭和石油價格戰。

英國和法國同意美國進入中東,從達達尼爾海峽往下穿過巴勒斯坦到也門,往上直到波斯灣,畫瞭一條紅線。區域內包括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約旦、伊拉克和科威特。

紅線內,三國的石油利益集團劃定瞭大部分延續至今的利益版圖。在伊拉克,盎格魯 - 波斯石油公司、皇傢荷蘭殼牌石油集團和法國的法蘭西石油公司、洛克菲勒集團獲得瞭 75 年的油田壟斷開發權;科威特的油田分給瞭盎格魯 - 波斯石油公司和美國梅隆傢族的海灣石油公司。

紅線協定區域

到 1932 年,七大公司成為卡特爾的組成部分:

隨後,卡特爾制定瞭對付非卡特爾公司(" 局外人 ")的戰略——將不受控制的經銷渠道轉變成受控制的渠道;協議各方收購協議各方之外的活躍於市場上的分銷公司,以提高市場穩定性。

毫無疑問,英美 " 特別關系 " 的脊梁,是由對石油的控制支撐起來的。

石油美元秩序

英美石油利益集團的集體亮相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並且影響力越來越大。1944 年,新罕佈什爾州佈雷頓森林會議,建立戰後新秩序。為瞭確保英美在戰後世界貨幣與貿易實務上的霸權,英國財政部長凱恩斯等設計瞭一項極富技術性的條款:首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內的實際投票權掌握在美國和英國手中;其次,建立金匯兌本位制,1934 年美國總統羅斯福設定美元與黃金的比值為 34 美元 / 盎司,在這樣的體制下,所有成員國的貨幣必須盯住美元。

美國在歐洲的石油入侵也未停止。戰爭結束時,美國五大石油公司,決定采取行動對歐洲的石油市場進行控制。美國石油巨頭迫使歐洲支付高昂的價格(高出 1945-1948 年歐洲石油價格的一倍,從 1.05 美元 / 桶上漲到 2.22 美元 / 桶),石油來自當時並不昂貴的中東油田,但運費經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復雜公司計算得出,與加勒比海運往歐洲的運費掛鉤,遠遠高於成本。即使在歐洲市場內部,石油成本差別也非常巨大。希臘被迫支付燃料油 8.3 美元 / 噸,同樣的燃料油英國隻需支付 3.95 美元 / 噸。

美國主要石油公司對全球市場的瘋狂掠奪,一個結果是,與石油聯系緊密的紐約銀行集團的壟斷地位也得到瞭加強。二戰期間,美國石油公司占據瞭國際石油供給中最大的份額,紐約銀行業也從世界石油貿易中得到瞭無窮的好處。

20 世紀 50 年代初,紐約銀行業掀起一次合並浪潮。1955 年,洛克菲勒的大通國民銀行與曼哈頓銀行和佈朗克斯縣信托公司合並,建立大通曼哈頓銀行。國民城市銀行收購紐約第一國民銀行,改組成為第一國民城市銀行,也就是後來的花旗銀行。化學銀行和信托與玉米交易銀行、紐約銀行信托公司合並成立化學銀行紐約信托公司。

戰後美國銀行業出現瞭卡特爾化,金融權力越來越集中於少數幾傢紐約銀行手中,這些銀行都以國際石油市場和政策為導向。

石油危機

20 世紀 70 年代初,美國經濟出現一輪衰退,美國總統尼克松打破佈雷頓森林體系,終止美元與黃金的固定比例兌換,世界變成瞭沒有黃金儲備支持的美元本位,國外的美元持有者不能用其持有的美元兌換美國黃金儲備。尼克松推倒瞭世界經濟的多米諾骨牌,觸發瞭一系列事件,給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震動。

在遭受多米諾骨牌推倒的經濟低迷狀況下,西方國傢對石油的需求普遍增長,但卻不接受石油出口國傢的提價要求。此時,中東阿拉伯產油國實施對西方國傢禁運石油,並提高石油價格。

1973 年底,石油禁運對西方國傢產生的影響可用 " 恐慌 " 二字來形容。在歐洲,油價上漲造成產業大面積破產和失業。

而就在石油危機對全世界工業增長造成毀滅性打擊時,紐約和倫敦的大銀行和 " 七姊妹 " 石油公司,卻得到瞭異於同行的好處。1974 年,埃克森公司超越通用汽車公司成為美國營業收入最高的公司。歐佩克美元的大量收入,被存入瞭倫敦和紐約的主要銀行,這些銀行不僅處理貨幣業務,同時也參加國際石油交易。大通曼哈頓、花旗、漢華實業、巴克萊、勞埃德、米德蘭,全部在石油危機中發瞭橫財。

在保持美元的世界硬通貨地位的過程中,沒有哪種商品,可以與石油相提並論。

世界主要石油期貨價格走勢一致

原油在商品期貨中占據大量比重

戰爭繼續

時間來到眼前的 21 世紀。

2003 年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表面為以反恐為目的的 " 管閑事 " 戰爭,深層原因是伊拉克在 1990 年入侵科威特後經歷瞭各國一系列經濟制裁之後,一定程度上依靠石油換食品計劃來減輕國民負擔,以及 21 世紀初期伊拉克石油交易拒絕用美元進行結算。以上舉動觸動瞭石油美元的地位,伊拉克戰爭就此打響。

洞察這一段幽暗的歷史,盼望稍稍明亮一些的未來。信仰主義之爭絕不是國際舞臺上鬧劇叢生的緣由,國傢經濟利益的爭奪才是炮火頻發的根源。

1997 年 9 月 10 日《外交》雜志上,比格紐 · 熱佈津斯基(也是上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外交政策顧問)發表文章,對 " 後冷戰結束時期 " 的美國外交政策進行瞭描述:

" 亞歐大陸集中瞭世界上大多數政治上自信且充滿活力的國傢。

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區大國,如中國和印度,都在亞歐大陸,它們很有可能是美國在政治或經濟方面的挑戰者。

亞歐大陸占世界人口的 75%,GNP 的 60% 和能源的 75%。

亞歐大陸已經是地緣政治中最重要的一盤棋,根本不需要對歐洲和亞洲單獨設局。亞歐大陸上的權力分配對美國的全球優勢具有決定性影響 ......"

針對廣袤的亞歐大陸,911 事件後,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也門、乍得、蘇丹、敘利亞、埃及、索馬裡、菲律賓和格魯吉亞,不是公開戰爭,就是秘密行動。

上述國傢都與豐富的油氣資源有關,這才是美國舞槍弄棒的真正原因:劍指中國,控制這個崛起中的大國的油氣來源,無論資源來自何方。

針對人口數量大的發展中國傢,美國暫時無法直接開炮,必須通過控制周邊國傢來對目標進行牽制。

過去數年間,能源安全尤其是進口油氣安全,是我國關註的核心。

90 年代,北京和上海寬闊的街道,是自行車的天下,汽車數量不多,基本是政府車輛。到瞭今天,中國所有城市車滿為患。毋庸置疑,石油是中國經濟奇跡的重要支柱,天然氣是的工業引擎馬力十足。

我國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石油進口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比美國多,這對我國安全影響重大,因為中東和非洲是中國能源的命脈。

" 大國 "和" 崛起 "之類的詞,承載太沉重的意義。冷戰沒有隨著 1989 年 11 月柏林墻倒塌而結束,也沒有隨著 1991 年蘇聯解體而結束。直到今天,冷戰從來就沒有結束。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