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設計的戰車:腦洞大到 100 年後也造不出來

03-19

任何時代都不缺乏幼稚而真誠的科技愛好者。偉大衛國戰爭爆發前夕和戰爭時期,一些 " 自學成才 " 的蘇聯基層官兵和群眾真誠地認為自己的腦洞能變成強大的武器戰勝侵略者,他們紛紛把自己的腦洞設計遞交給黨和政府。到今天有一部分設計原稿還保留瞭下來,讓我們能一睹當年這些腦洞設想。

這是 1940 年 12 月有人提交的一個 " 裝甲摩托車 " 設計方案,在摩托車上裝一個活動的弧形裝甲蓋。

1942 年 4 月 2 日,一位名叫 G.F. 巴拉舍娃的紅軍戰士在受傷住院期間向醫院政治委員同志提交的一個坦克設計方案:

這位戰士天真地把永備工事地堡的概念移植到坦克上,設計瞭一個移動的裝甲堡壘,坦克裝甲有 600 毫米厚,裝備大口徑炮、小口徑炮、平射機槍和高射機槍 ……

方案有八頁之多,其中六頁都是草圖。

戰士得到瞭總部技術部門耐心的回復:這樣的設計方案過去也有過,坦克設計要考慮全重和通過性,您的方案缺乏實際操作性。

有些方案無意中帶有相當的超前性,反映出設計者笨拙中靈光一現的直覺。這是 1941 年 6 月 23 日,偉大衛國戰爭爆發的第二天蘇聯元帥伏羅希洛夫收到的一個設計稿,這位設計者是列寧格勒佈爾什維克黨的一名普通黨員格列奇科。他觀看 1939-1940 年蘇芬戰爭的新聞電影產生瞭靈感,設計瞭一輛帶弧形裝甲的步兵運輸車,可以搭載 24 名全副武裝的步兵。這個想法和後世的裝甲輸送車不謀而合。

這個有點跑題,不符合題主的主題,因為它不是坦克裝甲車輛。這是 1945 年,解放後的白俄羅斯佈列斯特州群眾設計的,有運輸、犁地多種功能的人力拖拉機。設計者認為可以通過多級鏈條傳動,獲得更大的傳動比,有比普通自行車大 5 倍的牽引力,能拉犁耕地。

這是 1944 年 3 月 2 日,中尉 Б . К . Григоренко 提交的一個兩棲坦克裝甲車輛行走機構方案。這位中尉在參軍之前就是為機械修理工,參軍後在坦克部隊任修械所技工,後又在一個騎兵團擔任汽車維修員。在戰爭時期他看多瞭泥濘的道路,所以提出用螺旋桿代替車輪和履帶推進坦克前進。應當說這個方案帶有極大的超前性,多年後類似的車輛真的在蘇聯出現瞭,那就是 SHN-1 全地形車。

這是 1943 年 8 月,坦波夫地區一所不完全中學的女教師遞交給人民委員會的超級坦克設計方案:

能在陸地和海上行駛,有戰艦艦橋一樣的多層炮塔,有平射炮、高射炮、8 挺機槍和多個射擊孔,供幾十個乘員在裡面戰鬥。為瞭防止航空炸彈和反坦克手榴彈、燃燒瓶的襲擊,全車外面還罩著一個帶傾角的金屬阻攔網。

當然,紅軍總部還是耐心地回復這位女教師:您的設計缺乏可行性。

這是一個現在已經姓名不可考的設計者的作品,於 1942-1943 年期間遞交給紅軍。這是一輛輪式超輕型空降戰車。該設計最大的亮點就是考慮用大型降落傘空投這種輕型戰車,這和後來的 BMD 系列傘兵戰車不謀而合。他為這種輕型戰車設計裝備 45 毫米坦克炮 1 門、DT 坦克機槍 1 挺,發動機為一臺 5 缸 M-11 航空氣冷發動機,這種發動機也用在 U-2 通信聯絡飛機上。裝甲防護方面,這種輕型戰車正面為 30 毫米、側面和頂部為 20 毫米、車體後部 25 毫米、底部 10 毫米。應當說這位設計者有一定的軍事技術知識,知道合理分佈坦克裝甲車輛不同部位的裝甲,還知道考慮用成熟的武器和發動機,很可能是一位從事裝備設計和修理的技術人員。比起前面那些腦洞大開的狂想,明顯更加合理。

▲這是一個有強烈魔幻色彩的戰鬥載具 " 卡拉爾 "

" 卡拉爾 " 總高度約為 3 米,乘員 1 人,既是駕駛員又是炮手,行走部分為 6 條帶彈簧的腿,由炮塔底部的發動機控制。它的行走方式是跳躍,用馬達壓縮彈簧,驅動支撐腿收縮、釋放,每次跳躍能前進 5-20 米。" 卡拉爾 " 的戰鬥室為直徑 1.25 米的球形,按照設計者的想法,戰鬥室用合金裝甲鋼板制成,可以旋轉,武器為 4 支固定安裝的 PPsh41 沖鋒槍。為瞭對付坦克," 卡拉爾 " 還考慮後續安裝反坦克槍,工兵用的火焰噴射器也在考慮之列。

最後紅軍裝甲和汽車總局給出的結論是:高度太高、地面承載壓強太大、跳躍前進給乘員帶來的過載太大、不可能將人員、武器和動力裝置裝在直徑 1.25 米的一個球體中。

1943 年 1 月,一位工程師提出瞭一個叫做 " ТИЛ " 的坦克設計方案。這是一種雙炮塔坦克方案:

後炮塔可以以 2 米 / 秒的速度升降,最大高度可達到 10 米,升降動力來自液壓桿,送彈機構、人員進出通道都藏在手風琴氣囊式的軟管裡。設計師認為這種升降炮塔可以在樹林中升起,隱蔽觀察遠處目標;還能在城市戰當中射擊高樓目標;還能在樓房起火時靠近建築物,讓樓房的人通過升降炮塔撤離到地面。

該項目於 1943 年 2 月送審,結論是升降機構無法承載火炮射擊的後坐力,而且對坦克來說增加瞭不必要的死重。

這是 1942 年 7 月由太平洋艦隊航空兵服役的三級軍事工程師 Н . М . 馬達托夫和高級技術員 D.N. 盧特考斯基中尉提交的設計方案 "PT 噴氣坦克 "。它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作為動力,行走部分為車輪,冬季可更換為滑雪橇,乘員 2 人,分別為駕駛員和炮手,俯臥在低矮的裝甲乘員艙內。

武器系統為 6 具 RS-82 火箭彈,分為左右 2 個發射架,兩個發射架中間為 1 挺 ShKAS 航空機槍。

"PT 噴氣坦克 " 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其實直接移植瞭 RS-132 火箭彈發動機,采用電發火。設計者認為,這種噴氣坦克輪廓低矮,最高時速可達到 100km/h 又很難被敵人擊中。在戰鬥中,噴氣坦克可以集中突然使用,RS-82 火箭可以射擊敵坦克,機槍可以消滅步兵,加上其呼嘯的火箭發動機可以給敵軍極大的心理震撼。

1942 年 12 月 9 日該項目被提交給紅軍汽車坦克裝甲兵總部,反饋結論是用火箭發動機當動力不現實、乘員俯臥姿勢操作極容易疲勞、RS-82 火箭彈對抗裝甲目標無力。

但是,蘇維埃人用火箭發動機做坦克動力的夢想沒有到此結束,戰後在 BMD-1 傘兵戰車上也做過固體助推火箭加力的試驗,用於克服復雜地形。

▲在 BMD-1 傘兵戰車車尾準備好固體火箭助推器

▲按下操縱桿上的按鈕,點火!

▲戰車如有神助,飛身沖上陡坡!

不但在 BMD-1 傘兵戰車上,在 T-62 中型坦克上也進行過固體火箭助推器的試驗。

一個叫馬什提塞夫的人提出瞭一個 " 高速坦克 ",他為坦克堆砌瞭很多武器:

3 門 152 毫米榴彈炮、8 挺機槍、4 支反坦克步槍和 1 對雙聯裝高射機槍,尺寸為 9×4×2 米,坦克重量估計為 50 噸。乘員為 10 人。裝甲防護上正面厚度 40-50 毫米、側面和尾部 40 毫米、頂部和底部 20 毫米。這位設計者還考慮到瞭 " 三防 ",他為火炮和機槍安裝瞭半球形的旋轉射擊口。

這是托木斯克軸承廠的副總工程師 С . В . Пинегин 和他的同事 Н . М . Федосеев 設計的輪履兩用 П - Ф -1 裝甲摩托車,設計師認為這種摩托車可用於偵察,也能用於戰鬥。

П - Ф -1 的武器是一門 90 毫米火箭發射器,備彈 4 發;旋轉炮塔上有一支 PPsh41 沖鋒槍,最大仰角 12°。設計者的初衷是讓這種摩托車像海戰中的摩托魚雷艇一樣高速接近目標發射 " 魚雷 "(火箭彈),然後高速脫離。

這是 1944 年 3 月一名中尉軍銜的後備軍官設想的的重型戰鬥坦克。他為坦克兩側履帶設計瞭可收放的側裝甲擋板,戰鬥中可以放下遮擋履帶和負重輪側面,思路接近現代坦克上的側裙板;還在坦克前方設計瞭一對大型滾輪,用傳動鏈條和履帶行走系統連接,可一起轉動,作用是遮擋坦克履帶正面防止被正面來襲的炮彈擊毀,這和今天掃雷坦克的掃雷滾也很相似。

中尉同志還提出要加強火力,要為坦克安裝一門大口徑自動火炮。不過他好像沒提這門火炮的具體結構。

雖然中尉同志的方案在戰時不可能投產,但是他的一些思路還是正確的。

這是一個四履帶設計方案,為坦克增加兩條履帶,提高在極端惡劣地形上的通過能力。但是因為這會增重 5-6 噸,並且底部暴露的鏈條傳動很容易卡入石塊泥土導致故障而被否定瞭。但是四履帶的設計並沒有從此消失,因為還有我們熟悉的核戰坦克 279 工程。

最後這個是伏龍芝軍事學院的一名教官設計的坦克。這位教官是蘇俄內戰退伍軍人,他不但給坦克設計瞭普通的坦克炮和機槍,還設計瞭一種驚世駭俗的武器——鋼水噴射器。他在車體內設置瞭一個鋼水發生器——用氧化鐵粉和鋁粉組成鋁熱劑,噴射前點燃鋁熱劑發生強烈燃燒,氧化鐵還原成熔融狀態的鐵水,再噴射出去毀傷目標。當然這種腦洞大開的設想根本無法實現。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