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哥說
你有過表白或被表白的經歷嗎?其實愛和被愛,是需要從小學習培養的一種能力,是健康人格養成的一部分。
全文 3160 字,讀完大約 5 分鐘
開學第一周,來自日本的一個節目“屋頂告白大會”突然在國內火瞭,好幾條相關微博動輒幾萬轉發,相信很多人都看過。
節目裡一共出現瞭八街南中的四名初中生,分別向他們心儀的對象表白。
幾段表白,有成功也有失敗,有男生向女生表白也有女生向男生表白。無一例外,都很好看。
第一段表白的主角是初二男生久保田聖鬥,他是個段子手,一上來就制造瞭幾個笑點。
站到屋頂上的第一句話就是,“新學期開始瞭,看瞭下鄰桌,發現那裡坐著個天使 …… 天使和我的距離隻有 30 厘米,之後的每天都像做夢一樣”。全場頓時一片哄笑。
然後他話鋒一轉說,“但是,受到瞭學校的阻礙,換座位瞭!”全場又是狂笑。
在做完這樣的鋪墊後,他開始對自己心目中的天使加藤蘭央表白瞭:“曾距離我隻有 30 厘米的你,現在卻在離我 5.5 米的地方!”
“這種遠距離戀愛,我已經受不瞭瞭!”
“蘭央小姐,請你和我交往吧!”
這樣勇敢熱烈真誠又不失幽默的示愛,即使由成年人說出來也很感人,此刻主角是真實生活中的一名少年,就更有瞭一些動人的味道。
被表白的蘭央一開始顯得有些羞澀,不過還是勇敢地大聲拒絕瞭:
“雖然很開心,但是我有男朋友瞭,對不起。”
第二段表白,就更像是日版殘酷青春電影裡的場景瞭。
“我是二年級四班的濱本初花,我雖然有喜歡的人,但是那個人有男朋友瞭。這份感情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辦,因此今天我想要借這個機會,給這份感情畫上一個句號。”
“二年級三班的酒井一喜,雖然我在想,如果能交往該有多好,我要幹脆地放棄喜歡你這件事。如果我什麼時候有瞭新喜歡的人,那時請你為我的戀愛加油。”
被表白的男生酒井一喜,回應得也超級棒:
“如果你有瞭喜歡的人,我會為你加油的!”
第三段表白的主角是學生會會長高橋優介,他說自己雖然有在交往的女孩,但是從來沒有面對面正式地向她表示過喜歡,所以要借這個機會說出來。
而他的女朋友淺野在同學們的起哄裡,也大聲地回應說:我也喜歡你。
第四段表白的主角是木村啟希,他說自己有一個“強烈地愛著”的人,為瞭表示愛的熱烈程度,一口氣說瞭七遍“喜歡你”。
說完他停頓瞭一下,接著說,“這還不夠”,然後又連說瞭九遍“喜歡你” ……
被他用 16 個“喜歡你”強力轟炸的佐久間葉琳,一開始滿臉懵懂震驚。
別的女孩子拍瞭拍她的肩膀安慰她,她也很快鎮定下來,說瞭聲“對不起”。
木村啟希失望,但不忘說“謝謝”,然後轉身離場,哭瞭。
每一個細節,都如此動人。
這個“屋頂告白大會”,其實是《V6、是愛啊 2017 史上最高的夏季特別節目》中的一個環節,而後者是日本綜藝節目《去學校吧》做的一期特別企劃。
《去學校吧》 節目 1997 年開播,2005 年停播,曾經在日本傢喻戶曉,主持人是禦法川法男和偶像團體 V6,宗旨是調查中學生們平時遇到的問題,給他們加油鼓氣,其中最受歡迎的環節之一就是屋頂上的告白。
今年他們沿襲原有的節目風格,做瞭一期特別版,於是就有瞭我們看到的那些特別燃、特別純凈的告白片段。
如果不是視頻作證,很難想象這些極富電影感的場景,會出現在真實的生活之中。
這個視頻,我連看瞭很多遍。與其說是感動,不如說是感慨。
感慨的是,日本孩子接受的教育,和我們熟悉的中國教育,是如此地不一樣。
我們帶著成年人的粗暴偏見,認為小孩子不懂得愛,更把早戀看成是會影響孩子正常學習生活乃至會影響他們成長、讓他們走上歪路的洪水猛獸。
可是,也許我們的觀念,到瞭需要更新的時候?
你看那些孩子,無論是告白還是拒絕,都那麼自然坦然,雖然帶著這個年齡的幼稚,但卻顯得無比的得體。
就像微博上有人說的,“情竇初開的時節,懵懵懂懂的愛情,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當我們學會尊重孩子們的嚶嚶鹿鳴,學會欣賞他們綻放出的人生第一朵花,學會放下身為成年人的自大、忐忑和粗暴,人性的美好就變得簡單而從容。
青春期就是要讓孩子騎白馬過草原,學會:愛與被愛,自尊與隱私,自我認知與保護。”
這是多麼健康正面的教育方式。
可以想象的是,他們長大以後,大概也能長成心理健康、懂得愛和被愛的得體的成年人。
短短一個視頻裡,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瞭。
在中國學校的課程表裡,是沒有愛這門課程的。
不光“性的教育”完全缺失(想想之前杭州小學生性教育讀本出現後我們的欣喜,以及那套教材很快被勒令停止使用的遺憾),就連愛的教育和情感的教育,也是一片空白。
傢長和老師們都相信:“長大瞭自然就知道瞭”,忽略瞭“愛”作為一種能力,需要培養,需要正確的引導。
更多的時候,我們把“長大瞭就知道瞭”等同於“長大瞭才可以知道”,在沒有長大的時候,任何有關愛的萌芽都會被掐滅。
可是,愛和被愛,同樣是需要從小學習培養的一種能力,是健康人格養成的一部分。
有一期《奇葩說》的辯題是“分手要不要當面說”。站在反方的角度,很多人會考慮見面說分手無法控制局面,萬一被潑紅酒或者直接打起來都是很不體面的行為。
但我們都忽略瞭,成年人應該擁有正確處理愛的能力,其中就包括處理分手的能力,真正具備這種能力的人是不會讓這些不體面的行為發生的。
而見面說分手,就像八街南中的校長說要見面表白一樣,愛的當事人要把話完完整整明明白白地說清楚,認真鄭重地說你好或者再見,即使再難堪,也應該坦誠地去面對,為對方負責。
這是在他們少年時代就接受的教育,而我們在成為成年人之後,仍然不具備這種“體面地去愛”的素質和能力,少年時代習慣瞭逃避愛,成年之後還是把頭埋在沙子堆裡,很多人就這樣一生沒有獲得愛的能力。
因為缺失愛,所以我們的教育,是羞恥教育 —— 把一切大人不接受的東西,安上污名,讓孩子們感到羞恥。
我們忽略瞭知識和情感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一個人必須同時接受的兩方面教育,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
一個人的知識越是豐富,對世界的感觸越是敏銳,付出愛與獲得愛的需求也會越來越緊迫,這條腿在生長,那條腿必然也在生長,也隻有它們共同成長,一個人才能健康地生存。而我們卻始終認為這二者是沖突的,因為“談戀愛多影響學習啊”。
尤其在我們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學生接納的知識教育已經遠遠超出他們的成長需要,父母尤覺得不夠,還要學音樂,學美術,父母老師都盼望著這條腿長快點,再長快點,卻痛恨那條腿的成長,稍稍有一點骨節的響動,便一棍子敲下去。
很多中國孩子都經歷過父母的猜疑,風聲鶴唳的父母從蛛絲馬跡裡捕捉那些有關愛的細節,然後大發雷霆。
而孩子的無助之處在於,對於父母毫無邏輯的推演,她無法證偽,這種情況下,自己的“清白”全憑信任,而猜疑一旦開始,就意味著自己與父母之間的信任是崩塌的。
這對孩子來說是很殘忍的,是另一個層面的傷害。
於是,愛,這個人類的本能,變成瞭羞恥。
微博上有人說,“這樣被一個女孩子公開表白,在我小時候男孩子一定會被一堆男孩子起哄弄得惱羞成怒,說出言不由衷的話。可是那個女孩子勇敢地說瞭出來,男孩子靜靜地聽她說完為她加油,稚嫩的他們面對愛都無比嚴肅和尊重。”
是啊,因為愛是不被允許的,是禁忌,所以被視為是羞恥的,是不正常的。一旦對某一個人萌生瞭愛,就應該小心翼翼地藏起來,不讓任何人知道。
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中國孩子,很難建立起對愛的正確態度。
每個新學期開始,全國上下的老師和學生們都在做的一件事是坐在電視前觀看《開學第一課》。這節課教導孩子們如何愛國傢,愛傳統文化,愛宏觀的一切,但卻沒有告訴孩子們:怎麼愛一個人,怎麼愛身邊的人?
而那缺失的乃至被禁止的愛的教育,恰恰是最具有可操作性,最能釋放善意,最能培養完善人格的教育。
南街八中的校長,在表白大會開始前對學生們喊話:
“從這裡開始一定是愛,即將開始的就是愛,害怕受傷是不行的哦。”
多希望未來我們的孩子,也能在他們內心愛的本能剛剛萌發出幼芽的時候,也能有人對他們說:
“大膽去愛吧,害怕受傷可是不行的哦。”
最後送上屋頂告白大會的視頻,如果還沒看過,一定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