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貝寧網絡電視臺 9 月 2 日報道,圖上的這種魚許多朋友並不陌生——這不是非洲鯽魚麼?對,這種魚的 " 學名 " 叫羅非魚,原產地的確是非洲,是世界第二大養殖魚類。上世紀 80 年代它曾作為 " 優良魚種 " 引進中國養殖,沒料想這種魚繁殖力驚人,釀成瞭一起著名的外來物種入侵事件。許多年長一些的人對此記憶猶新。
不過在非洲許多國傢,羅非魚因為味道不錯、易烹飪,價格也不貴,成為一道很普及的傢常菜,不少本來並不出產羅非魚的國傢也會從國外大批進口供應市場。
西非國傢貝寧是個擁有許多瀉湖和內陸河流的國度,但因國民不善於水產養殖,本身並不大量出產羅非魚,每年都會從境外進口不少冷凍的羅非魚,以及五花八門的羅非魚制品。不過 9 月 3 日該國農牧漁業水產部和工業及貿易部突然聯合發佈兩條緊急指令,全面禁止 " 一切羅非魚制品 " 進口," 不論從陸地、海洋、空中或河流進口都不行,不論是卵、魚苗、成品魚,不論死活或任何形態的魚制品都不許進口 "。
日前聯合國糧農組織 ( FAO ) 發佈疫情緊急警報," 羅非魚湖病毒 " ( TiLV ) 已在全世界 5 個國傢 ( 埃及、以色列、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和泰國 ) 蔓延,導致種群滅絕。這種全新疫情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等四國、五機構合作小組去年 4 月共同發現的,當時疫情在以色列和厄瓜多爾兩地的羅非魚養殖場傳播,並導致這兩個傳統的羅非魚養殖、出口大戶產量直線下降。圖為以色列感染病毒大量死亡的養殖羅非魚。
迄今科學傢們尚未開發出特效疫苗或特效藥,而 " 羅非魚湖病毒 " 卻正以驚人的速度蔓延。盡管迄今隻有埃及一個非洲國傢發現 " 羅非魚湖病毒 ",但非洲各國卻並不敢掉以輕心——羅非魚又稱尼羅羅非魚,原產地正是非洲著名的國際河流尼羅河,一旦順著水道傳播,後果不堪設想。
貝寧等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傢並不普及養魚業,但許多國傢水體相通,而目前誰也不知道 " 羅非魚湖病毒 " 會不會在羅非魚和其他魚類間交叉傳染,更不知道倘若如此,是否會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生態災難。
無論如何這次貝寧政府是下瞭嚴防死守的決心,在政府官網上他們表示,將與糧農組織密切合作,寧抓錯、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