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馬釗】
五國十四天," 特靠譜 " 終於結束瞭自己這場馬拉松式的亞洲之行。這是他就職以來時間最長、行程最密集、外交任務最繁重的一次訪問,又因為訪問的是美國傳統戰略中心,因此從一開始就被寄予厚望。
在他出訪之前,美國的外交界和主流媒體就給他開出瞭一個長長的任務清單,其中包括:
尋求解決朝核問題的新辦法;
改變美中經貿的結構問題;
鞏固傳統的美日韓同盟關系;
聯絡東盟國傢;
打造 " 印太 " 同盟;
重申美國在亞洲的領導權;
……
那麼特朗普是否完成瞭上述各項任務?是否向亞太各國領導人展現瞭 " 美國優先 " 下的亞太政策?此次亞太之行又有多少成功與不足?
發揮正常
就此次外交出訪本身,特朗普所表現出的謹慎、規矩、耐心等,超出瞭媒體的預期。對大國領袖而言,出訪註意外交禮儀,這本來不是什麼特殊的期待,而是起碼的要求。但是特朗普一向特立獨行,經常置外交禮儀於不顧,確實讓美國官方很頭疼。
比如今年 1 月在特朗普就職之後,他與傳統盟友澳大利亞總理通電話之時,兩人就難民接收問題一語不合,他直接掛斷電話。
接下來在 3 月北約首腦峰會上,特朗普在出席首腦合影的時候,一把推開身前的黑山總統馬爾科維奇,徑自走到前排。
9 月到紐約出席 " 聯大首腦會議 " 之際,特朗普先與聯合國秘書長古鐵雷斯就聯合國機構改革進行會談,他脫口而出,說紐約歡迎聯合國的存在,因為他自己在聯合國總部附近有一個商業樓盤,其中不少租戶是各國派駐聯合國的外交工作人員,用這種直白的地產商的方式理解聯合國的存在,使得與會人員大跌眼鏡。
而這次特朗普亞洲之行東亞峰會這一站,也是一波三折。根據華盛頓郵報引述白宮內部多名官員表示,親近特朗普的官員擔心其不想在亞洲待太久,否則會觸發特朗普 " 易怒 " 的性格,並導致不可預測或有失外交風度的行為。不過最終因為議程延遲,特朗普還是取消瞭參會計劃,改由國務卿蒂勒森代為出席。
特朗普在訪越晚宴上,困到揉眼睛
對於此次特朗普到訪的亞太各國而言,外交禮儀所展現的 " 面子 " 與外交會談所產生的實質內容的 " 裡子 ",是同等重要的。不僅如此,特朗普此行所到國傢,既有日韓等鐵桿盟國,也有越南這個承載瞭美國國殤的國傢,還有屢遭人權組織批評、且對美國多出言不遜的菲律賓,當然最要緊的是成長中的大國中國。
應對如此復雜的雙邊與多邊關系,需要 " 表裡兼顧 "、" 禮尚往來 "。從此行來看,特朗普算是交出瞭一份很好的答卷。他在與盟國的外交會談中,既展現瞭大國的威儀,也在會談和參觀活動中表現瞭足夠的對接待方的尊重與興趣。
特朗普夫婦參觀故宮,露出驚訝表情
參觀完故宮後,特朗普將推特封面換成瞭與習近平主席夫婦及京劇演員的合影
這其中的亮點,當然是對中國的國事訪問,很顯然中方的 " 國事訪問+" 的安排,給予他極大的尊重,也贏得瞭特朗普的極大贊許。他不僅破天荒的把個人推文賬戶的封面換成瞭與中國領導人的合影照,還連發推文稱贊中國的接待工作,即便是到瞭越南,還在越南政府舉辦的招待會上,繼續贊揚令他難忘的對華訪問。
特朗普此行在外交場合的表現,為他自己賺足瞭情感分。要知道,在特朗普競選總統和當選之後,亞太各國普通民眾對他的評價以負面為主,此行雖不能使他的 " 人氣 " 趕超其前任奧巴馬,但至少拉近瞭他與亞太各國領導與民眾的關系,為以後的外交活動奠定瞭良好的情感基礎。
及格
外交活動要 " 表裡兼顧 ",如果說特朗普賺夠瞭 " 面子 ",他是否取得瞭足夠的實質性成果?
此次特朗普的亞太之行,有兩個議題最為重要,即朝核危機和貿易平衡。前者可供美國選擇的解決辦法十分有限,很顯然不能夠對朝鮮實施武力,戰爭的代價太大。美國主導的聯合國制裁協議已經開始實施,但是還要假以時日評估作用。美國曾經希望中國能夠扮演 " 關鍵先生 " 的角色,可是中國顯然不願意因為美國的利益而輕易改變對鄰國的政策。
既然不能速勝,美國現在所能做的就是穩定局面,不要使朝鮮半島形勢繼續惡化。特朗普此行的確盡量避免進一步刺激朝鮮,比如他因天氣情況不佳,臨時取消瞭訪問三八線附近的非軍事區,沒有用推文對朝鮮領導人進行人身攻擊,呼籲中國繼續發揮作用,但是沒有施壓中國。上述的做法,雖然不能解決朝核問題,但是至少沒有使局勢失控,也就給外交努力增加瞭一點機會。
經貿問題的復雜性也絕不在朝核問題之下。美國與亞太地區各國都保持瞭極為密切的經貿關系,同時美國也不斷抱怨巨大的貿易逆差,甚至揚言不惜推翻現有的貿易協定,改變所謂美國所遭受的貿易不公平的待遇。
很顯然,特朗普並沒有放棄在貿易問題上對亞太各國施壓的態度,在日本他在與安倍晉三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直言日本在貿易領域內占瞭美國的便宜,在中國也多次強調要改變現有貿易體制,在 " 亞太經合組織 " 論壇上,不僅重申對 " 跨太平洋夥伴關系 "(TPP)的否定態度,還矢言反對貿易全球化,希望通過重新制定雙邊貿易協定來解決貿易不平衡的問題。
但是,特朗普有關貿易問題的調子雖高,出手還是比較謹慎。他此行得到瞭亞太地區各國領導人關於改進貿易體制的認同,也得到瞭來自中國 2500 多億美元的貿易大單,雖然這些認同與訂單尚不能從結構上改變美國面臨的貿易赤字問題,但至少是一個繼續合作的良好前提,從這點來說,足以給特朗普打個 " 及格 " 的成績瞭。
不及格
特朗普就職以來,外交政策中最為人詬病的一點,是他僅僅關註若幹具體的亞太議題,並沒有一個全面的亞太戰略,缺乏總體戰略,也不利於美國與亞太地區的主要國傢建立持久性、建設性的合作關系。這與他的前任奧巴馬總統有明顯的差別。
奧巴馬的亞太政策集中體現在 " 亞洲再平衡 " 戰略,這其中包括鞏固美國與亞太地區盟友間業已存在的外交關系,打造以 " 跨太平洋合作夥伴關系協定 " 為基礎的新型的貿易體系,增強亞太軍力部署,加強與亞太地區非政府組織的密切合作以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
總而言之," 亞洲再平衡 " 戰略試圖建立起一個美國主導的 " 行為規范 ",在這個規范框架內解決地區爭議,不給予任何國傢以特殊待遇,繼續保持美國的領導權。同時,也通過這個亞太戰略,抵消由中國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對美國戰略利益的潛在挑戰,使得本地區各國在選擇外交夥伴和制定外交政策的時候,不會過度依賴任何一個大國勢力。
與之相反,特朗普的亞太政策的視野過於狹窄。他的亞太政策實際上隻有兩個議題,也就是朝核與經貿。這兩個問題固然重要,但如此狹窄的視野,體現瞭特朗普缺乏總體戰略的短板。那麼此次亞太之行,是否展現瞭特朗普的亞太戰略呢?不久前,蒂勒森在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講話中提及建構所謂 " 印太 " 同盟的概念,這個概念是否通過此次亞太行,有瞭清晰的解釋?
這一點,恐怕要算 " 不及格 " 瞭。首先,他再次高調祭出 " 美國優先 " 的大旗,對退出 " 跨太平洋合作夥伴關系協定 " 的決定毫不惋惜,再次指責多邊貿易協定不能夠給美國帶來經濟利益。雖然特朗普對貿易不平衡的不滿,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沒有多邊貿易協定作依托," 印太 " 同盟的經濟基礎何在呢?
特朗普出席 APEC 企業領袖峰會,大講 " 美國優先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其次,印度是 " 印太 " 同盟中的重要戰略支點,對這樣一個地區性大國、快速發展的經濟體給予重視,是符合美國的總體戰略利益。但即便是提出構建美印同盟關系,也不意味著兩國之間沒有矛盾。特朗普內閣提出的保護美國人就業,收緊 " 工作簽證 " 的計劃,對印度的高科技移民產生極大的影響。對這類美國內政措施與外交願景之間的矛盾,特朗普並沒有提出解決的方案。
第三,特朗普所謂的 " 印太 " 戰略,很不關心東南亞地區。此次亞太之行,特朗普原本打算缺席東盟成立五十周年活動,直到最後時刻才又決定參加。這種把東盟視若雞肋的做法,恐怕讓東盟各國首腦很是鬱悶。
由於缺乏總體戰略,美國的亞太外交政策面臨很多問題。比如美國如何理清戰略利益的優先等級,協調盟國外交政策?
由於二戰以後、特別是冷戰以後美國確立的全球領導地位,亞太地區的盟國經常要為美國馬首是瞻。當前任日本駐美國大使被問及,如果特朗普要日本負擔更多的軍費,如果要逼迫日本改變貿易政策,日本將如何反制?大使的回答是,如果美國真的提出這樣的要求,日本隻能接受,因為日本不可能拒絕美國的要求。這樣的回答既體現瞭盟國的些許無奈,也真切的反映瞭美國的領導地位。
可是,美國的盟國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想不想跟從美國,而是不知道美國想要盟國做什麼?盟國尚且如此,亞太地區內的其他國傢更是需要倍加努力,尋找機會拓寬對美外交的合作面,努力發掘增長點。但到目前為止,他的亞太外交戰略依然模糊不清,所謂的 " 印太 " 同盟,依然是個有待破解的謎團。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傢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註觀察者網微信 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