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國強資料圖
記者:為什麼要在建軍 90 周年組織閱兵?
任國強:在重大紀念日組織閱兵活動是世界許多國傢通行的做法。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先後舉行瞭多次國慶首都閱兵,2015 年 9 月 3 日還首次舉行瞭以紀念抗戰勝利為主題的閱兵活動。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 90 周年,我軍首次組織以慶祝建軍節為主題的專項閱兵,是對閱兵活動的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
這次閱兵以回顧建軍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維護核心、彰顯輝煌成就為主題,主要是大力宣揚黨領導下人民軍隊建設發展的光輝歷程,宣揚人民軍隊積淀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宣揚黨的十八大以來軍隊以強軍目標為引領聚焦打贏的矢志追求,反映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部隊戰鬥力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體現全軍將士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決擁護和忠誠愛戴,展示全軍部隊新形勢下戮力強軍興軍的嶄新風貌,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凝聚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磅礴力量,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
記者:這次閱兵是一次野戰化實戰化閱兵,請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任國強:這次閱兵依托參加實戰化訓練的部隊組織實施,受閱將士走下訓練場便走上閱兵場,以征塵未洗、連續作戰的戰鬥姿態接受檢閱,以此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 90 周年。
閱兵場地設在朱日和訓練基地野戰練兵場,立足實戰環境、體現真打實練,突出鐵流滾滾、風塵仆仆的戰場氛圍。
組織編排上,采取群隊結合、人裝組合、空地聯合的方式,體現新型軍兵種力量聯合編組及作戰運用,是改革重塑後部隊聯合作戰行動的有益嘗試。
閱兵打破以往廣場閱兵的慣例,不安排徒步方隊和踢正步,不安排軍樂團、合唱隊,不搞群眾性觀摩。
閱兵保障按照野戰化要求組織,所有裝備不作裝飾,盡量減少與實戰無關的要素。
有關部隊的實戰化訓練是按年度訓練計劃安排的,與周邊局勢沒有關聯。
記者:此次閱兵在組織指揮上有哪些新的特點?
任國強:這次閱兵在中央軍委領導下,以中部戰區為主組成閱兵聯合指揮部,對受閱部隊實施統一指揮,是新體制下戰區履行職能的重要實踐。
閱兵按照新的軍事力量體系確定參閱兵力和受閱序列,重在反映現代新型軍兵種力量鮮明特色、體現信息化聯合作戰編成及運用方式,展示我軍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的新重塑。
記者:請介紹一下參加這次閱兵的部隊和裝備情況?
任國強:參加這次閱兵的共有 45 個方(梯)隊,包括 1 個護旗方隊、1 個紀念標識梯隊,陸上作戰、信息作戰、特種作戰、防空反導、海上作戰、空中作戰、綜合保障、反恐維穩、戰略打擊 9 個作戰群,以及 9 個人員方隊。
9 個作戰群按作戰編組接受檢閱。受閱官兵 1.2 萬人,來自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武警部隊和聯勤保障部隊。
閱兵展示現役主戰武器裝備信息化水平和新質戰鬥力,參閱裝備類型多樣,受閱地面裝備 600 餘臺(套)、各型飛機 100 多架,近一半為首次參閱。
記者: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在向縱深推進,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行閱兵有什麼特殊考慮?
任國強:這次閱兵,是我軍貫徹習主席改革強軍戰略思想實踐成效的充分展示,是檢驗軍隊新體制新編成優勢和效能的有效平臺,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軍隊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生動縮影,必將進一步堅定全軍官兵改革必成、強軍必成的信心決心,煥發在強軍目標引領下朝著世界一流軍隊闊步邁進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