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觀察者網 陳雅莉】昨天,觀網的一篇新聞報道,日媒稱中國為瞭提高自身制造業水平,從日本企業購入瞭大量的工業機器人以及機床機械設備。
據日本機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今年 8 月,來自中國訂單的價值高達 302 億日元(約 17.8 億元人民幣),是去年的 2.8 倍。世界最大的制造商之一 " 小松機械 " 稱,9 月份,中國企業所購買的小松機械設備的使用率上升瞭 2.3%。
有讀者表示瞭不滿:為什麼在工程機械上中國要購入這麼多日本產品而不用國產呢?
ericstone解讀
為什麼不買中國公司的要去買日本公司的
guorj_dlb解讀
真的很無語。難道三一重工不行瞭。中聯重科完蛋瞭。其他徐工,柳工。山推。還有其它的都自幹墮落瞭。
有讀者擺出瞭自身經歷,認為這是因為在工程機械這塊,日產機的確是做得比國內的要好,
luo199259解讀
說實話,老百姓不傻,支持國產大傢都懂,不過按照性價比優先地思想,機械方面日本貨的確比國貨好
東莞王小蛇解讀
我們工廠之前選擇買一部新叉車,有豐田,合力,杭叉等比較,最後我們幾個管理堅持用國產選擇瞭合力叉車。結果我們新點合力第一年爛瞭,我們廠舊的那部 2005 年的豐田叉車沒壞過。誇張吧,雖然價格差一倍,但出貨時候跪下就很麻煩的,幾部貨車在等去港口,而且還要報關和船期。
呵呵 911解讀
老爸是幹瞭 40 年建築行業,小松的機器二手都不錯,一般就不壞,壞瞭隻要換件就行,部件設計合理,沒有奇怪的零件,操作簡單,隻要按程序操作基本不出事。。。這方面國內還有差距。。。對瞭,現在一般都是租用機器,很少單位自己買
MKN2解讀
我們單位正在用的吊車是日本加藤的,外表破舊銹跡斑斑,但除瞭一個收電纜的馬達損壞買不到配件之外一切正常,而這臺吊車已經 40 多歲瞭,保養人員和裝卸貨司機經常誇贊運轉的聲音很好。某些領域日本確實領先我們很多,曾經的沒什麼好丟人的,如今的我們訂單撒遍全球,而日本卻依靠作假作弊來糊口正說明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超越和領先。
特別是在挖掘機這塊,國產做得還不夠。
截圖自日本經濟新聞,翻譯:張珩
秋雨解讀
挖機這玩意,還是水電項目應用的最多,而水電項目有個說法叫:一天就是一年。因此對機械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國產挖機在可靠性上確實還有很長一段路。
等你共鳴解讀
國產的挖掘機一兩年還可以,三四年就不好用瞭,經常壞,影響工程進度,工程機械隻有山推推土機,鏟車進口的也少見瞭。
紅塵客人解讀
國內挖掘機質量還是有些問題。第一,惡劣環境工作性能不好,二 無故障時間有差距 ( 耐用性查 ) 三性價比還有差距
黨的民工解讀
這麼說吧,現在施工單位對機械這塊要求:在建期間不壞,壞瞭馬上廠傢派人修,短時間能修好,修好馬上能用。滿足以上四點,不問出處,一律是寶。國產鉤機(本人目前沒見過)可能在幾點還有所欠缺,對施工方來說,時間真等不起,誰好用耐操誰上。你可以說我見識少、層次不高,但我參與過的項目、觀摩學習的項目,不乏中建、中鐵等業內巨頭,鉤機基本被小松包下瞭,還是能看出目前業內對國產鉤機是什麼態度 ......
還有同學想到,日企在國內的銷售,可能是借用瞭價格戰。
鏡湖解讀
不是技術的問題,也不是品牌的問題。是日本機械(特別是小松)從前兩年開始大舉的開發中國三線城市甚至農村的市場,給代理商和銷售人員的提成很高,推廣力度也很大。再加上一些品牌優勢,所以去年和今年的市場反應都很熱烈。簡單點說,就是在打價格戰,因為這些日本品牌算下來並不比國產機械貴瞭,這給國產機械還是造成瞭不小壓力的,反過來國產機械可能不太想卷入價格戰,沒什麼動作。不過我認為價格戰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今年的火爆是之前好幾年下血本推廣出來的結果。不好說國產機械該怎麼應對,但我覺得對於日械的這種搶市場行為,國產品牌還是應該有針對性的進行反制才好。
不過,雖說新聞裡寫到的、中國從日本購入的工程機械設備的數量看著驚人,但有讀者找出瞭數據證明,國產機並非活在日企的陰影之下。
鏡湖解讀
各位不要想多啦,這篇文章隻是講瞭小松的逆勢增長,但市占率基數差距太大,日械是不可能輕松補起來的。三一重工的挖掘機目前國內市占率在 50% 以上,卡特達到瞭三一的一半左右,神鋼、小松、日立都不到三一的三分之一,裝載機市場由徐工,柳工,廈工三巨頭占一半以上,水泥泵車三一重工一傢獨大,壓路機也差不多被他們三傢占瞭一半,還有很多其他機械不一一舉例。總體來說日械占國內市場在 20% 左右,韓械 8-9 的樣子,國產機械占 50% 左右。看你們垂頭喪氣的好像覺得被攻陷瞭一樣,不至於
這個數字來自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 CCMA2015-2016 統計數據,小編找到瞭數據圖。
此外小編還找到瞭 2017 年 1-5 月國內挖掘機械市場品牌格局的數據。
國產品牌占據瞭市場的半壁江山,其後,日系、歐美、韓系品牌市場占有率依次降低。
數據自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
可見就算是讀者們認為相較之下體驗最差的挖掘機,在國內市場占有率也是相當可觀。
沙子解讀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分會行業統計,2017 年 1-9 月納入統計的 25 傢挖掘機主機制造企業,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 10.19 萬臺,同比增長一倍。國內市場銷量 9.53 萬臺,同比增長 109.5%;出口銷量 6607 臺,同比增長 22.5%。9 月,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 1.05 萬臺,同比增長 92.3%。其中,國內市場銷量 9525 臺,同比增長 96.1%;出口銷量 966 臺,同比增長 60.2%。
但是,雖說我國企業正在窮追猛趕,但想要在高精尖制造上實現全面超越,還是有一段路要走的。
2016 年,國際權威行業雜志《國際建設》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發佈瞭最新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 50 強排行榜(Yellow Table 2016)。卡特彼勒、小松位居第一、第二名。前十名中隻有一傢中國企業上榜:第九名徐工集團(XCMG)。
2017 年 9 月 18-19 日,第四屆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大會在北京召開。峰會發佈瞭 "2017 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 50 強排行榜 ",中國企業徐工繼續穩居前 10 強,位列第 7 位,連續數年成為唯一進入前 10 位的中國企業。而卡特彼勒和小松仍牢牢占據著第一、第二名的位置。
不過沒關系,隻要國產在進步,就是一件好事。
我們也有口碑好、賣得好的機械產品。
比如汽車吊。
幸福的二帥解讀
汽車吊基本是國產的天下瞭,徐工,浦沅,長起,泰安基本涵蓋瞭各個價位瞭,履帶吊方面日本隻占 150 到 250 噸之間,再往上就是德國的天下瞭!
黨的民工解讀
目前做過的幾個項目,真是沒見過小松、卡特以外的其他牌子鉤機,其他施工機械像汽車吊、各類樁機這些就基本是國產的天下。真不是說什麼崇洋媚外,用瞭這麼多年,施工單位和機械承包商最清楚這些牌子的可靠度,尤其是趕工期時,設備出瞭個冬瓜豆腐,等檢修這段時間,項目領導能急的罵娘 .......
2014 年 04 月 28 日,遼寧省大連市,徐工集團,徐工機械巨型塔吊和起重機。@視覺中國
比如水泥泵車、起重機和挖土機。
唐吉訶德解讀
三一的水泥泵車還可以,徐工的起重機可以,國內就這些瞭,其他的如挖掘機、裝載機等確實不如人。小松、CAT 的二手車也是很貴的即便如此也不愁賣這就是現實。
硬盤硬 軟件軟解讀
在上海,長三角附近大挖大多是外資品牌,卡特,小松,日立,鬥山等,但現在三一越來越多。小挖國產品牌不少,龍工挺多。但起重機,推土機等基本上是國產品牌,起重機徐工最多,然後中聯重工,推土機主要是三一和山推。
多年前,因為客戶關系,去過上海的二手工程機械市場,挖掘機當時外資品牌多是以二手形式進來的。日本品牌最多,所以經常能在現場看到挖掘機上除瞭制造廠傢名以外,還有一些莫名其妙曾使用過這臺挖掘機的日本公司名。多年沒有接觸瞭,現在不知道怎麼樣。
其實,除瞭工程機械整車廠傢外,中國已經培養瞭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像徐州,常州,濟寧,長沙等都形成瞭龐大的工程機械零部件供貨商。很多都是卡特,小松,日立,利勃海爾和國內企業的一級供貨商。
最近日本接連曝出的制造業 " 造假醜聞 ",讓 " 日本制造 " 逐漸走下神壇。與此相對的,我國企業正在努力追趕,也獲得瞭不錯的成績。
中國對於 " 高精尖 " 設備的需求依然將保持強勁的態勢,期待未來的某天,我國工程機械能夠成功 " 超車 "。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傢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註觀察者網微信 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