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歲的王女士被 " 臉痛 " 折磨瞭十餘年,為瞭避免疼痛,盡量不笑、不說話,幾乎成天板著 " 撲克臉 ",總被別人誤認為不好打交道。對於這毛病,她一直以為是牙不好,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三叉神經痛。
王女士是湖南邵陽人,第一次出現臉痛是 2003 年,當時左臉曾出現過被電擊瞭一下的感覺,痛得不能講話,但很快就緩過來瞭。後來陸續發作過幾次,她一直以為是牙痛,還當做牙髓炎去診所治療瞭許久,但一直不見好轉。之後,因為不敢手術,她選擇服用藥物,並逐漸加大藥量。最近 2 年,王女士的病情日益嚴重,一發作就持續 2-3 個月。為瞭少疼點,她隻能盡量少說話,板著臉,日復一日,自己變得好像 " 撲克臉 "。上周,王女士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住院準備接受手術治療。
" 入院後,我們給患者完善瞭檢查,發現她左顏面部時常出現麻木感,間斷性的電擊感,刷牙、洗臉、說話、走路、大笑等情況都能誘發,這是典型的三叉神經痛,由於她服用藥物多年,曾產生過副作用,而且藥效越來越不理想,綜合考慮應進行手術治療。" 長沙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符星表示,科室經研究討論後,決定為王女士進行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隻在其左耳後發際內做 4 厘米切口,經顯微、微創方案, 3 個小時不到就順利完成手術。術後恢復情況良好,已經完全擺脫瞭過去的 " 撲克臉 "。
" 最近科室連續做瞭 8 例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患者恢復得都比較好。" 據符星介紹,三叉神經痛是一種以面部發作性疼痛為特征的常見神經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多見,一般女性略高於男性,容易和牙痛、面神經炎等疾病混淆。
這疾病發病急驟,經常會出現閃電樣、燒灼樣、刀絞樣、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在說話、刷牙、大笑等情況下都可能誘發,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呈周期性發作,發作間歇期患者可如正常人一般生活。
符星表示,術後患者要註意飲食規律,最好選擇質軟、易嚼的食物;吃飯、漱口、刷牙、洗臉、大笑時動作要輕柔;冬天來臨註意顏面部保暖,保持精神愉悅。
瀟湘晨報記者吳雯芳 通訊員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