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成都 3 月 25 日電(中國青年報 · 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張均斌)今天,由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都理工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共同完成的 " 高速鐵路復雜巖溶勘察成套技術及應用 " 項目成果鑒定會在成都舉行。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鐵事業蓬勃發展,對高鐵建設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而地形的適應性正是其中的重點。由於高鐵線路曲線半徑大、速度目標值高,線路對地質條件的適應性差、對場地的穩定性和地基巖土體適宜性要求高,給巖溶區高速鐵路地質選線、勘察設計、風險評估及防災減災帶來瞭極大的挑戰。
項目負責人、中鐵二院副總工程師蔣良文介紹,以往普速鐵路巖溶勘察的理論方法與技術水平已無法滿足復雜巖溶區高鐵建設發展的需要," 高速鐵路復雜巖溶勘察成套技術及應用 " 項目對高鐵巖溶地質勘察面臨的新挑戰和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展開瞭研究,項目歷經 20 餘年研究形成瞭多項研究成果。
" 項目創建瞭高鐵復雜巖溶‘空、天、地’一體化勘察技術體系,引進並創新瞭高分航遙、無人機勘測、多孔對井間電磁波層析成像、輕便型全液壓鉆探及超深覆蓋層多參數原位測試等勘察新技術。" 蔣良文表示,復雜巖溶勘察難度大、效率低、精細度差等難題一直困擾著工程建設隊,這次項目團隊構建瞭適用於不同巖溶工程地質區各勘察階段、各類工程的勘察技術組合模式,打瞭一套 " 組合拳 " 來解決相關難題。
另外,項目團隊海構建瞭高速鐵路巖溶風險評估方法,創新瞭復雜巖溶區高速鐵路巖溶災害防治關鍵技術,揭示瞭高速鐵路巖溶地質風險的控制因素,確立瞭巖溶地面塌陷、隧道湧水突泥、大型溶洞、危巖落石等不同巖溶風險評估的指標體系和量化標準,建立瞭風險評估模型,為高速鐵路防災減災提供瞭風險管控技術支撐。
據瞭解,本課題研究成果,特別是巖溶發育區減災選線、綜合勘察、風險評估等方面的理論方法和實踐經驗,指導瞭貴南、渝昆、渝湘等巖溶高速鐵路的勘察設計工作。其主要研究成果已納入現行行業主要標準《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鐵路不良地質勘察規程》《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程》《鐵路隧道設計規范》、《鐵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暫行規定》等數本規范,為鐵路行業復雜巖溶區高速鐵路勘察設計工作提供瞭良好的思路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