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新聞 16 日報道,8 月 3 日,陳妙林的生日,這天,這位開元旅業集團的創始人宣佈退休。
其實,早在 7 年前,他就說過,在 65 周歲的時候自行卸任董事長。這天,他真的這樣做瞭。
讓人多少有些意外的是,接班的不是他的女兒,也不是他的弟弟,而是一名跟隨瞭他三十多年的股東兼職業經理人。
誰來接班?這是一個難題,曾經困擾瞭他許久。
" 我權衡瞭各方面的利弊,女兒肯定是接不瞭班,也不舍得讓女兒接班 ",他這樣坦言。
這句話裡,飽含瞭一位父親意味深長的復雜心境——辦企業太辛苦。
陳妙林以這樣的方式退休在浙商群裡引為美談。現實裡,更多的還是 " 子承父業 "。
很長一段時間,這批年輕的 " 富二代 " 被貼上異樣的標簽?如今,也將擔負起企業的興衰重任。他們有能力接班嗎?他們願意嗎?從富二代到負二代的轉型,他們能順利嗎?
我們記錄瞭一對姐弟的傳承故事。
李威和李晨怡(本人供圖)
除瞭應酬,幾乎每天,他們在寫字樓裡叫麥當勞的外賣,經常加班到晚上,中午也不休息。
這幾個月,他們深深感受到瞭創辦一個企業的艱辛。
他們的父親李書通,巨科鋁業的創始人,董事長,昔日吉利集團的總裁,創辦瞭中國最龐大的鋁業王國。
7 年前,李書通決定用鋁做箱子,經過多年研發,一個名叫 GKO 的箱子新鮮出爐,這對於擁有鋁金屬研究院的巨科來說,也沒那麼簡單。李威和李晨怡姐弟倆就開始經營這傢全新的箱包公司。
李威負責銷售,他自己就是一名最大的銷售員,開著車跑大客戶。李晨怡做的是品牌,他們的夢想是,打造一個民族品牌。
" 鋁是一種環保材料,可以持續利用,所以,我覺得這是一件公益的事,值得做。" 李晨怡說,這也是父親的初衷。
另外,他們覺得,國內還沒有特別專業的鋁箱品牌。和父輩的鋁加工不同,李晨怡希望把鋁制品朝著品牌的方向打造,並給產品植入更多 " 綠色、環保 " 的意味,讓它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中國制造的一流工藝。
" 要做就要做中國第一。" 李晨怡這樣說," 從技術上我們完全能做到。"
" 讓一個箱子陪伴你一生,沉淀的都是人生的故事,就像戒指一樣可以留傳。" 剛剛他們研發瞭一款可以反復塗鴉的鋁箱,很受年輕人的喜歡。
當然,他們並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艱難。
" 財務是獨立核算的,總公司隻給一個月周轉的資金,還會算我們利息。" 李晨怡說,幾乎每天,都繃緊著弦,因為一個訂單出錯,公司就會面臨生存問題。" 那麼我就得被開除。"
姐弟倆也想到過伯伯李書福," 請他代言做個廣告就好瞭,比如拉個箱子走一下,大傢都知道瞭。" 李晨怡開玩笑似的笑著說。不過,那天,還沒等他們開口,李書福就走瞭。
一年多過去瞭,李威賣出瞭上萬個 GKO 的箱子。這個品牌已經擁有眾多的大客戶,比如一些航空公司和房產公司,同樣,通過互聯網,這些箱子走進瞭千傢萬戶。
" 辦企業太辛苦瞭,賺錢又慢 "
其實,在回父親的公司前,李威是矛盾的,他思考瞭好幾個晚上。不久前,一名傢族企業的研究者找到瞭李威,一下午,聊的一個話題,就是接班。
數據截至 2013 年 (圖源:浙江新聞)
他的姐姐也剛剛參加瞭臺州當地政府組織的一個座談會,聊的是差不多的問題,對接班有什麼看法?對政府有什麼建議。" 辦企業太辛苦瞭,賺錢又慢。" 在李威看來,圈裡一開始和他一樣不願接班的二代挺多的。" 大傢有自己的想法和喜歡的行業。"
讓李威改變的還是他的父親李書通。
李書通是異常低調的名人,不久前媒體去拍他要照片,他說不用瞭,給瞭一張十幾年前的照片。關於他的故事也是極少。在李傢姐弟看來,父親嚴謹,勤奮,務實,有時候還看起來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李威說,這麼多年來,他記得,父親隻表揚過他兩次,一次是他考上瞭大學,一次是他連夜開車去送一張公司的銀行單子。" 不批評就是最好的表揚瞭。"
雖然是老板,但至今,李書通還經常自己下車間,也經常工作到深夜。他開的那輛老車,方向盤上都沾滿瞭他手上的機油,這些他並不在意。
他生活儉樸,除瞭工作還是工作。李威記得,有一年春節,大年初二,父子倆無聊,坐著一起抽煙,不知道幹什麼,父親就說去工地看看,
兩人就開車趕到瞭工地,上千畝的土地上正在建設一個大工廠。那時,他在父親的眼光裡看到瞭滿足和自豪。
這麼多年來,李書通非常專一,就做一樣東西:鋁。雖然很多年前就有人來找他一起做房地產,但被他拒絕瞭。
鋁是低調的,這也像李書通的氣質。
父親的作風,一直影響著李威。" 後來我也想,金融也是需要實體經濟來支撐的,實體的才是基礎。"
在接到父親公司的 " 任命 " 後,李威考慮瞭幾天,還是選擇瞭回到父親的公司。在一次開會的時候,李書通這樣對他們姐弟倆說,路都是需要自己選擇的,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應該去選擇怎樣的路。你們現在可以選擇過無憂無慮的生活,沒有關系,但是你選擇瞭在公司,那麼,你就一定要做好。
其實,在回父親的公司前,李威是矛盾的,他思考瞭好幾個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