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卷土重來!國傢擬調整限塑令

11-04

11 月 2 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聯組會議,結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

在專題詢問中,快遞、外賣等行業的過度包裝問題成為委員們關註焦點之一。近年來,隨著快遞、外賣等新興行業迅猛發展,白色垃圾污染隱患再度抬頭。據美團外賣官網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團外賣日接單量達 1200 萬份。有媒體統計,按照每份訂單消耗 1 個塑料袋和 1 個餐盒,每日約有 2400 萬個塑料制品被消耗。

在回答郎勝委員提出的如何治理電子商務、快遞業等新興領域過度包裝的詢問時,國傢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日前已經出臺瞭《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實施方案》,正在協調起草《關於推廣標準托盤、發展單元化物流的意見》。下一步,將及時調整相關的政策,準備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調整 " 限塑令 ",研究制定在電商、快遞、外賣等行業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裝使用的相關實施方案,並且督促地方,特別是城市加大落實的力度。

【延伸閱讀】

" 限塑令 " 別淪為 " 賣塑令 "

從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 0.025 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9 年過去瞭," 限塑令 " 幾乎名存實亡。甚至讓人感覺塑料袋的用量比以前更大瞭:小商鋪隨便給,大超市從中賺得缽滿盆滿——手拎袋一律收費,連卷袋則以強制消費的方式轉嫁到商品價格中,使 " 限塑令 " 淪為 " 賣塑令 "!有些超市甚至根本沒準備環保袋,想裝東西隻能買塑料袋,消費者想環保都不行。還有些商傢通過 " 互聯網 +" 推廣塑料袋,付款時掃碼關註,就能免費得 " 袋 "。

塑料袋為何屢禁不止?

首先,其 " 替代品 " 吸引力不足。相比塑料袋,無紡佈等材質的環保袋 " 顏值 " 始終沒有顯著提升,不僅價格更貴,攜帶也不方便。而塑料袋裝完商品還可以裝垃圾,哪怕要為此支付點小錢,在消費者看來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成本。

其次,監管不力,讓 " 限塑令 " 空有其名。想當初,超市、菜市場幾乎天天有人檢查政策的執行效果,商傢自然不敢放肆。但塑料袋的生產企業眾多,銷售渠道和使用場所更是五花八門。隨著時間推移,監管部門鞭長莫及,懲罰力度越來越小,檢查次數越來越少,最終默許瞭商傢對塑料袋的肆意使用。

最後,政策本身也有局限性。按規定,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袋。但餐廳 " 打包 " 剩菜、在線或線下購物,是否也應聽 " 令 " 行事?就拿快遞過度包裝問題來說,快遞行業一年需要 120 億個塑料袋、247 億米的封箱膠帶,但回收率不足 10%。缺乏明文規定的灰色空間,給瞭塑料袋繼續泛濫的機會。

" 限塑令 " 落空的背後,是白色污染卷土重來。有報告指出,目前全球隻有 14% 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隻有 10%。很多超薄塑料袋既沒有質量安全標識,也沒有可降解標識,若被隨意丟棄或不經處理進行填埋,可能 200 年也無法降解,長期殘留在土壤中,會對土質和水體造成極大危害。

除瞭這些看得見的環境污染,塑料袋還會產生看不見的 " 精神污染 " ——如果傢裡的大人購物時總是買塑料袋,孩子們又如何養成自覺使用環保袋的習慣?如果身邊的污染我們都視而不見,將來又如何治理更困難、更棘手的環境問題?

往昔那些佈袋子、菜籃子,實際並沒過時,依然能用並且好用,隻是大傢的觀念被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裹挾著向前沖,認為限塑 " 很麻煩 "" 沒必要 "。然而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算算眼前的生活賬,塑料袋為舒適便利加分;如果算筆長遠的環保賬,濫用塑料袋則為健康傢園減分。與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慘重代價,不如現在就腳踏實地出硬招,減用、限用塑料袋。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