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無欲的日本給中國什麼啟示?

08-14

日本年輕人沒有欲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

日本已陷入 " 低欲望社會 "

日本的年輕人現在已進入瞭 " 清心寡欲 " 的一代瞭,這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觀點。不過,當日本著名管理學傢大前研一所著的《低欲望社會》暢銷的時候,不管是日本還是海外,還是引發瞭熱議。

這本書的副標題叫 " 胸無大志的時代 ",大前研一感嘆道:日本年輕人沒有欲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日本已陷入 " 低欲望社會 "。書中提到瞭日本出生人口減少和人口老齡化的現實。當然,還有日本經濟增速放緩、經濟低迷等種種問題。

一、作為單身大國的日本

日本的 " 低欲望 " 是有多低呢?不願生孩子、不願結婚、不願戀愛,連帶著對房子、對物欲、對消費,也沒有多少興趣瞭。

先來說 " 少子化 "。日本內閣公佈瞭的 2015 年國勢調查結果顯示,日本總人口數為 1 億 2711 萬人,比 2010 年調查時減少 94.7 萬人。第一次出現瞭人口總數下降,減少率為 0.7%。根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和人口問題研究所預測:

" 到 2060 年,日本人口數量將減少至約 8674 萬,其中,近 40% 人口屆時將年滿 65 歲。如果照目前的趨勢下去,200 年之後日本的人口數量將減至 1400 萬人,300 年後將少於 450 萬,2500 年全國隻剩下千人。"

這可以說是 " 日本正在悄無聲息地消亡 " 瞭。雖然為瞭提高生育率,日本政府推出多項新法,但日本老齡化和少子化的趨勢,已難以扭轉。

再來說低結婚率。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公佈的關於 " 終生未婚率 " 的調查數據顯示,2015 年 50 歲之前從未結過婚的日本男性比例約為 23.4%,女性比例約為 14.1%,創下歷史新高。這意味著,日本男性平均每 4 人中就有 1 人、女性平均每 7 人中就有 1 人終生未婚。而另一項日本著名廣告與調查公司博報堂調查,則顯示,到 2035 年,日本 15 歲以上人口中約有 4805 萬是單身者,有配偶者約為 5279 萬,即約有一半日本人會過單身生活。

近年來的日劇裡,到處都是不結婚的男女

即便結婚生育,也大大推後瞭:日本女性的平均結婚年齡為 29.3 歲,女性首胎生育年齡高達 30.4 歲(2013 年)。

還有無性。" 不想結婚 " 也就罷瞭,現在日本年輕人,連談戀愛、性,都沒有興趣瞭,

日本政府去年 9 月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日本 18 歲到 34 歲的未婚者中,有超過 40% 的人沒有任何性經驗,高達 70% 的受訪男並未在談任何形式的戀愛。日本傢族計劃協會 ( JFPA ) 調查發現,16 至 24 歲人士中,有 45% 女性和逾 25% 男性表示 " 無興趣甚至鄙視性接觸 "。

相關的數據已經夠多瞭。" 單身大國 "" 低欲望 " 正在成為日本的新標簽。

當然,作為一個自由的現代國傢,單身、無性,是個體的選擇,這沒有問題。不過,不管是在動物世界,還是人類文明當中,性與繁殖,都是推動進化、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一旦整個社會都普遍沒有欲望的時候,這個種群就消亡瞭。沒有欲望,消費就會大大減少,就業率就會大幅下降,經濟就會衰退;再加上沒有年輕人,就沒有創造力,也沒有消費力,社會發展就會進一步停止和倒滯,最後湮滅。

這裡面一定出瞭什麼問題。

二、別以為隻是經濟問題,性別歧視也是關鍵

這種比較,並非沒有道理。經濟學傢們經常參考日本的經濟騰飛、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裂、日本經濟增速放緩等種種現象,作為中國的經濟現狀或未來借鏡。

從文化上來說,更是如此。雖然日本算是 " 西方國傢 "(地理上位於東方),但它也深受東方儒傢文化體系影響;反過來,它在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也深深地影響瞭當下的中國。

我認為,日本的 " 少子化 "" 超單身 "" 低欲望 " 這些標簽,除瞭與日本國的經濟低迷有關,更與日本的男女不平等的傳統文化有關。

以前大概沒有人會意識到,性別歧視,有可能對一個經濟發達的現代民主國傢會形成深遠影響,甚至長遠地影響到經濟,影響到生死存亡。

事實上,受東方儒傢文化影響的國傢和地區,從日本、韓國,到香港、臺灣,以及日益強大的中國大陸,盡管很富有,但都是男女不平等的重災區。在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16 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中國居第 99 位、日本第 111 位、韓國第 116 位,都是排名靠後、性別歧視嚴重的國傢(共考察瞭 144 個國傢)。預測表明,東亞地區仍然還需要 111 年才能真正消除經濟差距,而部分原因就在於這些經濟大國的進步速度過於緩慢。

日本女性地位低嗎?可能很多人不同意。日本是一個教育文化程度高、文明禮貌首屈一指的國傢;在不少方面,日本女性是比中國女性有保障的。

(作者註:以下談中國,僅以大中城市女性為坐標。農村女性另有特殊情況,需要專文說明)。

常見的說法是,日本人結婚時會開一個夫妻共同賬戶,丈夫的工資存入共同賬戶,由妻子來掌控一傢的開銷和丈夫的零花錢,而丈夫的零花錢,刨去各種支出和存款,隻有可憐巴巴的一點。而且,一旦離婚,女方可分成較高的傢庭財產(男方工作收入)。於是乎,男性退休以後,握有財權的女性把丈夫踢掉,分走大部分財產,逍遙自在,而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男性則晚境可憐。對比在中國,如果女性當全職主婦的話,就會被當作吃閑飯的;不僅沒有財產權,也根本得不到尊重。從這點來看,日本女性似乎比中國有保障呢。

但是,日本的社會文化既把女性定位為依附男人、服務男人的性別,真正要離婚分財產的時候怎麼會偏倚她們呢?這隻是一廂情願罷瞭,她們並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何況,最重要的是,日本是不鼓勵女性參加工作的。目前來看,女性作為配角的情況也非常明顯。

日本的 5356 萬被雇傭者當中,女性占 40%,其中大部分在服務業、商業、飲食業工作,而且僅有 53%是公司的正式員工,另一半是合同工、臨時工、小時工、派遣工等,她們不僅工資收入低,而且工作極不穩定。在企業中,至今仍有許多女性不得不因結婚而辭去工作。不管是企業管理層中還是政府中,級別越高,女性所占比例越小。在這一方面,日本比中國都不如。

女性的職場地位如何?我想起在日劇《問題餐廳》裡,開頭部分,一位女員工為瞭替整個部門承擔責任,被男性上司們要求赤身裸體,當眾謝罪。這對女性的羞辱之深,在中國都是匪夷所思的:中國的職場對女性雖然殘酷,但還沒有殘酷無恥到這種程度。

日劇《問題餐廳》女員工當眾謝罪場面

所以,盡管日本女性在婚姻當中掌握有部分財權,依舊不可能保障女權,究其量,他們保障的是 " 妻權 "" 母權 " ——換言之,隻有女性為傢庭服務,為男性服務,她才是有價值的,才是有保障的。

日本社會也不鼓勵女孩子讀正規的大學,即便讀也希望她們讀短期大學(大專);所以,民間才有 " 女生不要考東京大學,嫁不出去 " 的說法(東大男生是女生的 5.1 倍,女生僅占總人數的 16.4%,2010 年);就是因為東大是世界排名前列的學校,能考上的女生都是有抱負的,都是佼佼者,她們大概是不安於做傢庭主婦的,男生駕馭不瞭。

三、養不起傢的男性沒資格結婚?所以 ……

其實,女性占人口的一半,這一半人口受挫,男性不可能不受影響。在傳統的日本傢庭裡,結婚、生子、撫養孩子、贍養父母是捆綁在一起的。因為打壓女性的教育與工作,女性上班到結婚就往往辭職回歸傢庭,男人必須一個人養起一個傢;在日本這樣高消費的國傢裡,壓力是很大的。

於是,很多男性根本沒有能力養起整個傢,也就沒有機會結婚瞭。而且,一旦結婚,男性隻能使用零花錢,可支配收入驟減。許多日本單身男性因此不願結婚,更願享受一個人輕松、自由的生活。

女人如果不想辭職,就更不願意結婚生育瞭。

日本的八零後、九零後出生的年輕一代,在這個半邊身子進入現代觀念、半邊身子還停留在傳統文明的社會裡,是不情願與這套遊戲規則媾和的。他們的反抗方式,就是越來越不想結婚、不想生子瞭。更可怕的是,因為知道沒有結婚的希望,連戀愛和性都毫無興趣瞭,索性就躲進虛構的動漫或愛情動作片裡瞭。

也有人給我留言說,她在日本,身邊的日本女性工作的很多,地位也高瞭。希望如此。正如天海祐希所演飾的各種職場女王的形象也很勵志。但就像中國一樣,調查結果才更能說明普遍的問題;僅僅是說我的 " 朋友圈 " 有很多比男性還要強大的優秀女性,就得出中國 " 性別很平等 " 這個結論反而是片面的。那隻代表個人的生活圈子,不一定有普遍意義。

天海祐希塑造的強勢職場女性形象

事實上,中國作為一個女性參加工作全球排名第一的國傢,跟日本的性別歧視的表現完全不一樣;中國,主要集中在男女出生性別比,農村女性自殺比例全球最高等等問題上。

四、中國女性也該想想的事

之所以我要寫一篇關於日本女性的文章,其實想說明的問題是:

一、即便在發達國傢,女性權益也未必能得到真正保障;因為表面上再彬彬有禮女士優先,骨子裡卻不把女人當成跟男人平等的人,這種想法與行為是無法掩飾的。甚至包括美英等國也是如此。女權問題是個真問題。

二、中國的婚姻中,女性很難掌握自己的生育權和財產權等等。但如果據此開出的藥方,就是單方面提高女性婚內利益保障,催婚、催育,那是無濟於事的。日本就是個十分保障妻權、母權的國傢,但這樣也強化瞭女性的人身依附,並給男性沉重的枷鎖;不管男人女人,都既不想結婚也不想生孩子。

歸根到底,還是應該讓男性女性,可以無差異地享有 " 工作權 "。

三、男女不平等的社會,再富有、再文明,也終將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在這一點上,日本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

四、男女平等的要義是:自由選擇權,制度和社會不再因為性別設置任何障礙。

隻能說,打破數千年來的因循守舊的傳統是很難的,中外皆如此,道路還長著呢。

日劇《黑色皮革手冊》,一個女性在男性世界裡的抗爭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