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癥克星 " 徐克成:與癌共存,向死而生
8 月 14 日,是一年一度的南國書香節的開幕日,也是 zaker 名傢訪談直播間直播的第一天。而今天的 zaker 名傢訪談直播間請來瞭一位身份有點兒特殊的名傢。
他是治療癌癥的專傢,也是曾經罹患癌癥九年的患者。他被稱為 " 癌癥克星 ",並有著 " 時代楷模 "、" 白求恩獎 " 的榮譽在身。他就是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的院長,徐克成教授。
徐克成教授帶著他的醫學著作《與癌共存》做客 zaker 名傢訪談直播間,跟我們大夥兒圍繞著這本書從癌癥是什麼到我們該怎樣學著與它共處,從自己對寫作書籍的喜愛到救命治人這個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聊瞭許多平日裡大夥兒接觸不到的東西。當天的老爺子紅光滿面,興致頗高,完全看不出來這已經是一位八十歲的老人瞭。
徐克成教授在 2001 年開始自主創業,創立瞭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在他的帶領下,從他們團隊手中重新又活過來的生命多達 7000 多例,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樣一位 " 癌癥克星 " 在 2006 年的時候,自己卻深陷癌癥的泥沼。然而這依舊不能影響徐教授內心那顆想要救人、治病的心,直到今天,徐教授也一直奮鬥在抗癌的第一線。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雙重身份,也讓徐教授在治療癌癥這條路上比別人更多瞭一份發言權,開拓瞭一種新的抗癌思路,並將其寫成瞭一本實踐與理論並存的書——《與癌共存》。除瞭這本《與癌共存》之外,同時還有《我對癌癥患者講實話》、《非常故事》、《跟我去抗癌》這三本同為徐教授本人著作的醫學科普讀物,也廣受好評。那麼這些書的背後都有哪些驚心動魄、暖心感人的小故事呢?徐教授對於寫作、對於救命治人又有哪些自己的人生領悟呢?Zaker 名傢訪談直播間,帶你走進 " 癌癥克星 " 徐克成教授。
徐教授:寫書比做手術難多啦,但是想用這種方式告訴大傢癌癥並不可怕!
Zaker:除瞭今天帶來的這本《與癌共存》之外,您之前還有過幾本類似的醫學科普讀物,像是《我對癌癥患者講實話》、《非常故事》等,那您可以跟我們簡單聊一下這些書都在講一些什麼內容嗎?你想通過它們向我們傳達一種怎樣的信念呢?
徐教授:癌癥在我們生活中是越來越多瞭,已經成為在新世紀中人類最主要的殺手,很多死亡的原因就是癌癥。那麼面對這樣的一種高發疾病,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相應的思想準備,應該要瞭解癌癥,瞭解面對癌癥要怎麼去預防它,癌癥是怎麼樣去進化的。我想告訴大傢的是,我們既不能害怕癌癥,也不能忽視癌癥,因此呢我就寫瞭書,想要向大傢傳遞這樣一種理念。其中《非常故事》講的是在許多特殊情況下,我們怎麼樣把一個癌癥病人的生命挽救回來。另一本《我對癌癥患者講實話》,講的也是我剛剛說的那個理念,希望大傢不要害怕癌癥,同時也要重視它。而在治療方面,要采取確定有效的治療方法,很多治療方法都是沒有效果的,每一位病人他患的癌癥,跟其他病人都是不同的,治療方法也是不同的,我們醫生要根據病人的情況采取最恰當的治療。而今天帶來的這本書呢,是去年出版的,也是帶給大傢一個新的概念,叫做 " 與癌共存 ",癌癥就是我們人類進化的一個遺產,是我們生命的一種新方式,也就是說隻要你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斷地生存下去,在一定的情況之下,這個癌細胞會產生的越來越多最後會在不同的地方形成癌癥。也就是說,與癌共存是一種新常態。那麼我作為一名抗癌工作者,有責任要把關於癌癥的知識告訴大傢。
Zaker:您曾說過,您這一生最願意為之付出的就是 " 著書立說 ",那麼寫作這件事情對於您而言,意味著什麼呢?而寫作這件事情跟您從醫這件事相比,您會更喜歡那種狀態?
徐教授:我本人呢已經從醫有半個多世紀瞭,比你父親的年齡還大,我大概這輩子寫瞭三十幾本書,大部分都是專業書給醫生看的,這幾年我的許多興趣也比以前要廣泛,作為一個專業性很強的人來說,作為一名醫生,我就是要對老百姓的健康負責,為這個社會服務。那麼其中把這個專業性的健康知識告訴大傢就非常重要瞭,所以其實寫這類的科普書很難的,比我做手術還要難!因為既要有科學,又要聯系實踐,還要讓老百姓明白。而說到我更喜歡那種狀態,我更喜歡的是能夠直接、明明白白的給到老百姓幫助的。讓他們能夠直接明瞭的明白相關的癌癥、治療知識,比如化療之類的,這個部分也有在《與癌共存》這本書裡寫到過。總之我就是希望能夠直接幫到他們,多挽救一條生命。
徐教授:作為一位癌癥患者中的幸存者,我希望我的病人可以都跟我走
Zaker:我們都知道您在抗癌這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但是您自己卻在花甲之年這樣一個該好好享受時光的年紀患上癌癥,那麼對於一位醫生而言,當您得知這個噩耗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什麼?可以簡單跟大夥聊聊您作為患者這個身份的這段心路歷程。
徐教授:其實我們很多醫生自己都會身患癌癥,特別是像我這樣老年的情況下,患癌癥的幾率會更高。我這幾年來,不斷地聽到我的同事、身邊的朋友患瞭癌癥,不僅是中國,國外也是這樣子,像是我前年到國外參加朋友的八十大壽,他當時身體非常的好,而今年我們在聚會的時候,他沒有出現,朋友就告訴我他患瞭癌癥,喉癌,無法說話瞭。所以醫生患癌也是一件很常有的醫生,癌癥是很公平的,但是到現在為止,我患癌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十幾年瞭,而我也很開心,因為我可以算是一個癌癥的經歷者、幸存者。所以我常常跟我的病人講說,跟著我走吧,我怎麼樣活下來那你也可以怎麼樣活下來。
Zaker:這些年來,在您手下又重新活過來的生命也是不計其數。那麼其中有沒有讓您覺得印象特別深刻、覺得特別難的一些例子呢?可以跟我們分享一兩個嗎?
徐教授:在我剛開始身患癌癥的前幾年裡呢,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我知道自己作為院長,對於一傢剛成立不久的醫院來說,這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所以我就在想如何讓自己活下去,讓醫院活下去,那麼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病人活下去,不是幾個月,而是好幾年長期活下來,他們活下來瞭就會把自己的體會告訴其他人,這點讓我感到很開心。是他們支撐瞭我們復大腫瘤醫院。其中有一個事例,那位患者叫彭細妹,這個例子是很感動的。當時是 2009 年,我第一次在湛江義診的時候發現瞭她,當時她體內的腫瘤有 55 公斤,被我們醫院接收瞭。那麼到今天為止,他基本上是完全治愈瞭,很開心生活的很好,而她現在也是在我們腫瘤醫院做一名志願者,用她自己的經歷去幫助其他深患腫瘤癌癥的患者。所以一個人呢,本來在死亡的邊緣,本來沒有辦法已經快走上絕路瞭,但是最後我們把她挽救回來瞭,治好瞭她的病,同時還給瞭她一份工作,繼續去幫助其他人。她之前還主動加入瞭共產黨,說道 " 社會救瞭我,我要報答社會 ",這讓我覺得是在成就瞭一個人的人生吧。一個人的成長不容易啊,需要有身體,需要有健康,還需要有社會的支持,成長起來以後要有適應的平臺,有瞭適應的平臺還要爭取成功,而成功的標志就是為社會帶來貢獻,而自己也贏得瞭快樂。所以我自己也常常感到很開心,因為這麼多年來我挽救瞭那麼多病人,所以與其說我幫助瞭這些病人,還不如說是他們給瞭我快樂,愉悅。我到瞭這個年紀,還健康的活著,這已經是一種恩賜瞭,所以我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開心。
徐教授:" 活在當下,向死而生 "
Zaker:那麼您在您的執刀生涯當中,除瞭各種成功案例之外,也不乏一些遺憾的事情發生,尤其是您在花甲之年自己也患上瞭重型癌癥,那麼經歷的這些種種,有沒有曾經某一刻想過要放棄呢?
徐教授:其實我現在也無所謂放棄還是不放棄啦,因為我覺得有一句話," 活在當下,向死而生 "。每個人都是要走向死亡的,這個世界啊,如果沒有死亡就沒有生。但是生就要生的很快樂,即使活到一百歲還是要死亡的,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我們活瞭一天就要貢獻一天,就是要給社會帶來好處一天,給自己帶來快樂一天。這個是相輔相成的,自己沒有給社會做貢獻,就不會有快樂。所以我的狀態呢就是沒有退後的,都是進行時。
Zaker:那您在平時工作量這麼大,經常會頂著許多壓力的狀態下,您自己平時有沒有什麼一些個人的放松愛好呢?
徐教授:我可能就是比較愛好看書。但是經常會看許多關於醫學類的書籍,因為醫生這個職業對於我們的技藝、學術要求都非常的高。不過我現在就很想多看一些社會類的書籍啦。
Zaker:您目前作為復大腫瘤醫院的院長,除瞭日常的臨場診治之外,自己還會寫很多論文、隨筆、著作等,同時還會是時不時的參加這樣的活動,舉辦健康講座。那麼從這些方面來說,是不是可以看出來您內心深處一直都是 " 靜不下來 " 的呢?
徐教授:哎呀,我其實說不上有什麼太大的成就,像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比我有成就很多,但是我回憶自己的這一生,我覺得自己是沒有什麼遺憾的,是無愧於大傢、無愧於社會的。所以我現在在醫院呢就會經常按不下心來,會去到處走動探訪我的病人,去看看他們會不會有什麼問題,然後再跟自己的醫生去商量,讓我的病人可以更加舒服、健康。盡管有些病可能治不好,或是比較難操作的,但是我還是會盡可能的讓患者、患者傢屬去理解我們、寬容我們,這也是我的一個很大的成就。所以我不祈求一個大的成就,我祈求一個小小的安慰的結果。
徐教授:" 病人就是我的戰友,希望我們可以一直相互諒解的走下去 "
Zaker:懸壺濟世,救難濟急,人們對醫生這個職業總是會寄托太多的期待,那麼對於您個人而言,您會害怕這樣的期待嗎?而您自己又是怎麼看這個職業的?
徐教授:醫生這個職業是一個很辛苦的職業,它是一個需要不斷的累積知識的行業,他是一個科學、技術、藝術、社會學的結合,是一個特殊的行業。不單單是技術,還需要對病人的關愛之心。所以我們平時經常講的醫德,是要包含著精益求精,要學技術知識,更好的為老百姓服務。我們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在搶救病人的時候是奮不顧身的,我本身就是曾經有多次這樣的經歷,就是呼吸突然停止瞭,我們第一時間不是想去找器材,在沒有器材的情況下我們是要口對口去讓病人重新呼吸的,這就是醫生的奉獻精神。
Zaker:在聊到您跟病人的相處狀態的時候,您覺得醫患關系這一塊兒,對我們醫生、護士而言,該如何去跟病人相處才是一個最舒服的狀態呢?
徐教授:我覺得相互諒解很重要。醫生不是高高在上的,醫生跟病人是在同一個戰壕裡面,共同看病的一個戰友關系。這樣來看的話,醫生對病人的看病,正如一個醫生講的,是 " 總是去安慰,有時去幫助,很少是完全治愈的 ",能夠把病人完全治愈的是很少的,而是應該給他們最大的安慰,這就是醫生的一個最終的目的。因為我們人隻要有生命,他就有疾病,而最後大傢也都是要走向死亡的,這是自然規律不可逾越的一個條件。所以醫生跟病人相互諒解是最重要的。
那麼我們在直播過程中,網友在面對徐教授的時候,也都是抱著一種很尊敬好學的態度來觀看他的直播的。所以我們現場也挑瞭幾位網友的提問,向徐教授提瞭出來。徐教授表示見到這麼多網友喜歡自己,想要問自己問題,非常開心。
網友提問:現在許多年輕人都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工作壓力,那麼我們該如何在這麼的強度壓力下,保持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徐教授:現在年輕人的壓力是很大,許多年輕人都很容易患上精神疾病,比如說抑鬱癥,也慢慢成為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那麼我這邊有幾個小建議,第一個呢就是要多多關註自己的專業,講究適當的控制工作強度,掌握自己的節奏;第二個呢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要求,人比人氣死人,我們需要多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來選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要想著所有事情都要做到 " 第一名 ",要量力而行;第三個呢就是要有正確的交往,提倡正能量,避免負能量;第四個呢就是要把心理活動跟體育活動結合在一起,運動非常重要。
網友提問:現在很多身邊人都才三四十歲就患上瞭癌癥,那麼想問下徐教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做,可以盡可能的避免患上癌癥呢?
徐教授:癌癥發生到現在呢,它具體的發生原因我們並不能完全瞭解,但是它的發生機制歸根結底是一個基因的變異引起的,癌細胞的變異。但是真正導致它們變異的原因我們是不清楚的,然而環境的影響對於這個癌癥發生有著很大的關系,高達百分之七八十。比如說抽煙、缺少運動、壓力過大、飲食不平衡等等都有關系,或者是感染瞭某些病毒細菌。我們現在年輕人壓力都很大,很多大城市裡的年輕人都會在很困難的情況下去追求一個很高的未來,有些人則會把自己的心情壓到瞭最低點,心情搞得很壓抑。所以現在很多癌癥都逐漸的偏向年輕化。那麼寫作的癌癥除瞭少數的遺傳之外呢,所以還是跟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生活方式需要變革一下。
那麼在當天直播進入尾聲的時候,徐教授還跟我們大夥兒分享瞭一套他自己的養生方法,第一條是開開心心,第二條是平衡飲食,第三條是適當運動,第四條就是堅持工作。而在有效的預防癌癥這塊,徐教授也告訴我們首先就是要掌握正確的生活方式,其次是保持良好的生活心態,堅持適當的運動,最後要維持一個平衡的飲食狀態。
那麼通過跟徐教授這段訪談交流之後,我們可以發現癌癥就是一個常見病,隻要通過有效的治療,在很多情況下,它都是可以被治愈的。所以面對癌癥,我們不要懼怕它,要學會與癌共存,向死而生。讓自己有限的生命可以更加快樂,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