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放廣西踏歌行
這是一扇瞭解廣西的窗戶。
從窗口望進去,看到瞭一個更加開放、自信的廣西。
3 月 8 日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西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來自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香港商報、新加坡海峽時報、越南國傢電視臺、北歐時報、柬埔寨高棉日報、中阿衛視、越南之聲廣播電臺等 40 傢境內外媒體的 100 多位記者,將目光聚焦即將迎來 60 周年大慶的廣西,探尋新時代、新征程中這個中國西部唯一沿海省份的改革發展秘笈,近距離感受八桂大地的開放脈動。
從 24.5 億元到 2.03 萬億元
今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 60 周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組織好相關慶祝活動。能否介紹一下廣西這些年改革發展成就?人民日報記者率先提問,言簡意賅。
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到要組織好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 60 周年慶祝活動,全區各族人民倍感振奮、深受鼓舞。自治區發改委主任劉宏武代表接過這一問題,用一組詳實的數據闡釋瞭這些年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地區生產總值從 1958 年的 24.5 億元提升到 2017 年的 2.03 萬億元,千億元以上工業產業達到 10 個,成為全國首批 3 個特色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試點之一,高鐵運營裡程達 1751 公裡,全面下放和取消 2000 多項行政審批事項、每個工作日新增市場主體達到 2000 多個,近 5 年累計減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609 萬。
河池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韋朝暉代表身著傳統壯族服飾,甫一現身,就吸引瞭現場媒體記者們的關註。
越南與廣西相鄰,我特別關註廣西脫貧攻堅,據我瞭解,僅 2017 年廣西就實現 95 萬人脫貧,請問,你們是怎麼做到的?越南國傢電視臺記者將問題提向瞭這位少數民族女代表。
廣西與越南山連山、水連水,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很高興與越南朋友分享河池脫貧攻堅的經驗和做法。韋朝暉言語中透著自信。
但同時,她也坦承,河池既是廣西山水最別致的多民族聚集地,也是廣西貧困程度最深的地方,全市貧困發生率高、貧困人口多、自我發展能力弱、基礎設施欠賬多、易地扶貧搬遷任務重,是全國全區脫貧攻堅主戰場。
河池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發展機遇,圍繞脫貧摘帽目標精準施策、精準發力,取得瞭階段性重要進展。韋朝暉告訴記者,2016 年河池脫貧 18.75 萬人,2017 年脫貧 12.6 萬人,兩年搬遷貧困人口 8.9 萬人。
談到下一步脫貧攻堅的舉措,韋朝暉語氣鏗鏘:我們會繼續弘揚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精神,搶抓鄉村振興戰略的機遇,發展壯大十大百萬產業,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打通交通制約瓶頸,不斷提升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的水平,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貝呀儂哎,脫貧攻堅濟民生哎,德政工程得民心哎最後,這位來自歌仙劉三姐故鄉的全國人大代表,用一曲充滿壯鄉韻味的山歌,表達瞭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有中出新,無中生有
廣西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著力點在實體經濟,柳州在新舊動能轉換方面有什麼舉措?香港商報記者直接將問題拋給柳州市市長吳煒代表。
有中出新,無中生有。吳煒用兩句話回答瞭記者的提問,柳州正致力於傳統產業的挖潛開發和新興產業集群做大做強,促進老樹發新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
吳煒介紹,圍繞有中出新,柳州主要優化提升汽車等傳統產業,一方面實施汽車零部件再升級改造計劃,依托重點企業組建六大零部件提升平臺,把柳州建設成輻射中國西南中南地區的重要零部件生產基地;另一方面,通過政企聯動,積極探索新能源汽車及其核心零部件研發,經過幾年努力,已生產出適合中小城市推廣應用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
圍繞無中生有,柳州加快培育城市智能軌道交通、工業機器人、工業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廣西智能制造產業城建設,加快工業大數據平臺建設,促進大數據技術在柳州工業企業研發、制造、銷售、管理等全流程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應用。
記者會現場,吳煒向媒體記者們展示瞭一件新能源汽車模型。這款新能源純電動汽車自去年 8 月上市以來,短短 4 個多月銷售量就突破 1.3 萬輛,96% 是個人消費。吳煒說,由於充電簡單便捷,如今在柳州,市民購買新能源汽車已蔚然成風,甚至一車難求。
談及產業轉型升級,廣西柳工集團董事長曾光安代表介紹瞭過去 5 年柳工重點做的三件事:投資 4 億元,打造世界一流研發中心;投入每年 3%-4% 的營業收入,研發裝載機、挖掘機等新產品、新技術;拓展產品范圍,研發大型工程機械系列產品和履帶式甘蔗收割機。
曾光安向提問的中阿衛視記者展示瞭一件精美的柳工產裝載機模型。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制造業來說,就是要不斷研發出新的、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曾光安告訴記者,柳工在土方機械、路面機械等工程機械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下一步將重點研發電動和智能化產品,明年即將推出電動裝載機和挖掘機,這將又會是一場顛覆性的改革。
廣西發展潛力在開放,後勁也在開放
去年 4 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指出,廣西發展潛力在開放,後勁也在開放,有條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牢記總書記囑托,廣西把開放發展作為事關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深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與以東盟為重點的國際合作不斷深化。記者會上,廣西開放發展呈現出來的新亮點,自然逃不過記者們的火眼金睛。
這不,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瞅準時機,向劉宏武代表發問:中新南向通道實現常態化運營以來,取得瞭哪些實質性進展?
去年我專程到新加坡,就中新南向通道建設事宜與新加坡有關方面進行瞭對接洽談,達成廣泛共識。劉宏武介紹瞭中新南向通道的概況。他說,南向通道是中新兩國友好合作的生動實踐,也是廣西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三大定位新使命、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自廣西與新加坡貿工部簽訂合作備忘錄以來,我們大力推進通道沿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鐵路運輸線路,相繼開通瞭南向通道海鐵聯運常態化班列(北部灣港 - 重慶)、中歐班列(欽州 - 波蘭馬拉舍維奇),在周邊國傢和港口物流界引起巨大反響。
為建設好中新南向通道,作為海鐵聯運的中轉樞紐,廣西著力調整沿海鐵路貨運價格,從去年 7 月 1 日起,沿海鐵路總運量九成以上貨物運費均不同程度下降,集裝箱每噸每公裡降價幅度達 20%,北部灣港實現與上海港起步海運費同價。下一步,我們還將邀請廣東、四川、湖南等泛珠省區以及越南、柬埔寨等東盟國傢參與,攜手加快中新南向通道建設,使之成為中國西部最便捷、最順暢、最具吸引力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劉宏武表示。
崇左有 4 個縣與越南接壤,陸地邊境線有 500 多公裡,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歡迎你經常到中國來走親戚。在回答越南之聲廣播電臺記者有關擴大邊境開放開發提問時,崇左市市長何良軍代表向記者發出瞭誠摯邀請。
崇左與越南的貿易往來非常密切。何良軍進而用一組數據加以佐證:崇左有 5 個一類口岸,2017 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 1340 億元,占廣西的 35%。其中,與越南的貿易額就達 1102 億元,占全市對外貿易總額的 82%。
不僅如此,作為中新南向通道的先期建設內容之一,中越友誼關 - 友誼國際口岸貨運專用通道於去年 9 月正式通車,每天通行車輛由過去的 800 多輛提高到 1400 輛,通關便利性大大提高。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廣西憑祥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等高水平開放合作平臺建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深化跨境旅遊合作和人文交往,不斷提升邊境開放開發水平。何良軍表示。
今年是中國 - 東盟博覽會舉辦的第 15 個年頭,柬埔寨將出任主題國。作為東博會永久舉辦地的南寧,如何借助這一平臺深化對外開放合作特別是與柬埔寨的合作?來自柬埔寨高棉日報的記者格外關註。
南寧堅持以開放贏得發展主動,以大開放引領大發展,加快建設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國際城市。南寧市市長周紅波代表表示,將繼續服務好中國 - 東盟博覽會升級版,進一步發揮南寧渠道在共建一帶一路和中國 - 東盟命運共同體中的新作用;加快建設中國 - 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使南寧成為面向東盟的數字經濟基地和信息服務樞紐;積極參與中新南向通道建設,努力將南寧打造成為多式聯運的綜合物流樞紐城市。
借此機會,真誠邀請各位媒體朋友今年 9 月到南寧參加第 15 屆中國 - 東盟博覽會。最後,周紅波向記者們發出盛情邀約。
如果你去過廣西,一定會留下深刻印象
廣西山清水秀生態美,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請問,廣西如何鞏固良好生態優勢、提升綜合競爭力?常年生活在國外的廣西籍北歐時報記者,因佩戴一條紅色壯錦圍巾而格外顯眼,也因此爭取到瞭提問機會。
大自然賦予瞭廣西壯麗的山、廣闊的水、茂密的森林,讓這片土地充滿瞭生機和活力。防城港市委書記李延強代表接過問題,從容作答,如果你去過廣西,一定會對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你再去廣西,一定會感受到那裡生態環境發生的新變化。
李延強告訴記者,廣西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實施生態立區、生態興區、生態強區戰略,尤其是近幾年,通過建章立法等措施,大力整治,嚴肅問責,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山更青瞭,森林覆蓋率達到 62.3%,居全國前列;水更秀瞭,地表水水質優良率和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兩項指標居全國第二位;空氣更優瞭,全區空氣質量優良比例達到 88.3%,比全國高出 10 個百分點。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指出,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並這樣描繪廣西綠色發展圖景: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美麗形象的發力點。當前,廣西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從堅定綠色發展理念、嚴守紅線底線、繪好一本藍圖、壯大生態經濟、整治突出問題、落實主體責任六個方面鞏固良好的生態優勢。李延強告訴記者,廣西在改善生態環境方面,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歡迎您常回傢鄉看看。
2013 年至今,廣西分 4 個階段開展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4 年多來,您的傢鄉有什麼新變化?中央電視臺記者十分關註鄉村生態環境,將問題提給資源縣車田苗族鄉坪寨村黨支部書記彭石華代表。
我是一名來自基層的代表,我們的村子就位於當年紅軍長征時路過的老山界腳下,全村 90% 以上是苗族人。彭石華的一番介紹,引來現場記者們關註的目光,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啟動以來,坪寨村基礎設施大為改善,村屯道路全部硬化,90% 以上村民都用上自來水;實施改廁、改廚、改圈工程,每個村都安排有保潔員,村容村貌有瞭很大改善;全村人均收入從 2015 年的 2580 元,增加到 2017 年的 3980 元,計劃今年實現全面脫貧。
脫貧是我們當前的首要任務。彭石華告訴記者們,坪寨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低緯度、高海拔、空氣水源無污染的有利條件,成立瞭農民合作社,海拔 600 米以上種植水稻,海拔 800 米以上種植西紅柿和辣椒,海拔 1000 米以上種植有機蔬菜,目前農產品已遠銷廣州、上海、香港等地。同時,推動勞務輸出助力脫貧攻堅,圍繞就業一人,脫貧一戶進行有針對性培訓,已有 38 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近兩個小時的記者會上,來自廣西的人大代表們充滿自信和激情,談發展、話改革,直到記者會主持人、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躍飛代表宣佈提問結束,各路記者仍然意猶未盡。代表們先後走出會場,許多沒有得到提問機會的記者依然圍攏在代表們身邊,精彩的問答仍在繼續
三月的北京,玉蘭花帶著春的希望,含苞待放。
新時代的春風裡,廣西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態打開更多開放窗口,回應各方關註,展示奮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