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武術:大運河滋養孕育的“文化傳奇” ( 組圖 )

07-15

7 月 14 日,在河北滄州市青縣八極拳國際訓練基地,幾名外國武術愛好者在拳師的帶領下練習八極拳。京杭大運河縱穿滄州全境,自隋代開鑿至明清,始終是交通命脈。大運河還衍生出沿線豐厚的獨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遺產,形成瞭滄州當地特有的運河文化,那就是名揚天下的武術和雜技。滄州 1992 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唯一的地級市武術之鄉,滄州武術 2006 年被國務院和省政府列入國傢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統計,在國傢目前審定的 129 個拳種中,源起或流傳滄州的拳械門類達 50 餘種、約占 40%。目前,在滄州全市 1803 所大中小學校中,已有 1291 所開展瞭武術教學活動,武術進學校普及率達 72%。武術已成為滄州對外宣傳和交往的重要媒介和平臺。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武術愛好者在河北滄州市市區大運河畔練習(7 月 12 日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幾名外國武術愛好者在河北滄州市市區大運河畔練習武術(7 月 12 日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小學生們在河北滄州泊頭六合武館內練習六合拳(6 月 17 日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武術愛好者在河北滄州市市區大運河畔練習武術(7 月 12 日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