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驢皮”是阿膠正統?李時珍:我沒說過

02-24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 · 第五十卷》中,作瞭這樣的總結:" 古方所用多牛皮,後世乃貴驢皮。"

春節期間," 全國衛生 12320" 發瞭一條微博:

公益熱線的編輯肯定沒想到,善意的提醒制造瞭一個大新聞,各大網站以嘲諷的態度轉載,無數的網民奔來謾罵,進而激發瞭中醫支持者和反對者的大論戰。

然而,這個問題本來和中醫西醫之爭沒關系,因為越是正統的中醫,就越應該反對炒作阿膠這種字面意思上的 " 賤貨 "。上海瑞金醫院的專傢曾經專門在《新民晚報》上撰文,論證廉價的牛皮明膠才是 " 正宗 ",而驢皮阿膠是迫不得已的山寨替代品。

阿膠本是牛皮膠

世界上第一部藥典,唐朝政府頒發的《新修本草 · 卷第十五》中明確地記載:" 阿膠,煮牛皮作之,出東阿,故名阿膠。凡有三種,清薄者,書畫用。厚而清者,名為盆覆膠,作藥用之。濁黑者,可膠用,不入藥。" 文獻中明確無誤地指出,當時的阿膠原料是牛皮,等級分三種,質量上乘者藥用,其他等級作顏料或粘膠用。

所以《經方例釋》的作者分析道:" 是唐宋以來,始有阿井水煎驢皮者,古阿膠即近世黃明膠。" 文中說的黃明膠,就是牛皮膠。也就是說,在唐宋之前,阿膠用牛皮而不是驢皮做的。還有一部與《新修本草》同一朝代的中藥著作《本草圖經 · 卷第十三》也執同樣觀點:" 今時方傢用黃明膠,多是牛皮。《本經》阿膠亦用牛皮,是二皮通用。" 文中二皮指驢皮與牛皮。所以,明代大醫學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 · 第五十卷》中,作瞭這樣的總結:" 古方所用多牛皮,後世乃貴驢皮。"

古代,由於老黃牛是重要勞動工具而珍貴,而驢子漫山遍野易得,所以驢皮膠代替瞭牛皮膠。現今,情況轉瞭個 180 度,是到瞭讓 " 退居二線 " 的黃明膠重新煥發青春的時候瞭,正如清代醫著《得配本草 · 卷九》說的:" 如無真阿膠,不若以黃明膠代之。" 筆者很贊成這個說法。

那篇文章的作者張守傑,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

所以,阿膠價值問題和中醫的效果無關,即便我們無條件信任中醫,按照中醫傳統和李時珍藥典來說,驢皮阿膠也隻是牛皮膠的廉價山寨貨,應該比十幾塊一斤的黃明膠更賤才對,根本不配當節日饋贈的珍品 …… 然而阿膠形成瞭足夠大的產業,靠這個發財的人太多,煽動力足夠強,所以能逼人自己刪帖。

用千億阿膠產業撐起養生之都

從 2015 年的 120 億元到 2020 年的 1000 億元,某著名阿膠產地提出要用 5 年時間實現阿膠產業營收規模擴張至少七倍。

從效益來看,剛剛過去的 2015 年,全縣阿膠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120 億元,利稅 35.45 億元,利潤 26.76 億元。這其中,東膠集團是所有阿膠企業中的核心企業,2015 年實現銷售收入 54.5 億元,占全縣阿膠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實現凈利潤 16.4 億元,品牌價值達 106 億元。

很巧,我前幾天寫《保衛我們的現代生活》,對中醫和社會提出過類似觀點——大多數 " 神聖不可侵犯 " 的 " 傳統 " 根本就不古老。利益集團維護神秘主義光環不是為瞭保持傳統,而是為瞭綁架大眾發財。

任何社會結構,尤其是發明出來的臨時社會結構都會逐漸形成利益集團。他們是最樂於看到現有結構永久保持下去的。如果我們不把歷史說清楚,很容易就會被利益集團以保衛傳統的名義拿走輿論主導權,最後讓整個社會的發展停滯。

比如說中醫,本身是個經驗主義和神秘主義的混合體,裡面的確有一些藥方和治療手段是有用的,在現代醫學資源不夠的時候,保留一部分中醫,甚至政府出面推廣一些標準化的中醫教程,讓赤腳醫生帶到農村去用,都是很有效的。但是,這種推廣不是什麼傳統文化,而是現代福利制度的一部分,是用現代科學原理改造中醫的嘗試。當時沒有把這個問題說清楚,而是以發揚傳統文化,保持民族自豪感的名義去推廣中醫,實際上就是造瞭一個臨時性的神話。

到瞭 21 世紀,現代醫學資源已經比過去充足多瞭。這時候可以開啟徹底重新評判中醫的進程,最終,每個藥方、每個理論都要和現代藥物一樣,經過嚴格的監測才能使用,每個中醫都應該先學習現代的醫學理論,然後再回頭去發掘中醫的有效部分。但是呢,一方面當年推廣中醫時造瞭一個傳統文化的神話;另一方面中醫藥行業形成瞭很大的利益集團,在學術圈和藥品行業都有上百億的好處。兩者結合,結果是相當多中醫藥反而離現代醫學體系越來越遠。

中藥不經過嚴格的藥物審查就能上市,中醫不上醫學院,跟著老師傅背古書也能開業,實際上反而很可能毀瞭中醫那些真正有效的部分。這種對傳統醫學的盲目崇拜,就是應該拋棄的現代神話。

可惜,現實是同樣的膠質,黃明膠一斤十幾塊,阿膠一斤幾百塊,給幾十萬人帶來富裕生活。當然是後者能拿出更多的資源來維護 " 傳統 "。" 全國衛生 12320" 的微博小編就算有李時珍同志撐腰,也擋不住這上千億產業驅動的水軍,隻能捏著鼻子認瞭這種 " 山寨傳統 "。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傢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註觀察者網微信 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