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炎炎夏日,涼爽的地鐵車廂原本應該給人帶來更多愜意,孰料,近日上海、北京等地都接二連三地發生瞭老人因無人讓座而與年輕人發生沖突的事例。老人覺得讓座天經地義,年輕人認為自己正值人困體乏。雙方的焦點就在於讓座到底是不是年輕乘客應盡的義務。
上周,本市地鐵上一年輕男子拒絕讓座,旁觀乘客拿出手機拍攝其行為,引起該男青年的憤怒並試圖搶奪對方手機。在警方介入調查此事時,該男子辯稱,自己外出做瞭一天志願者,累得直不起腰,所以沒有主動讓座。無獨有偶,前幾日北京地鐵一號線也上演瞭同樣的一幕。一老人上車後因無人讓座便破口大罵,有名小夥實在聽不下去,起身讓瞭座位,誰知老人仍污言穢語不止。
因沒人讓座而引發的車廂糾紛在各地早已不是新聞。前不久,南京地鐵上一女青年由於沒有及時讓座,被一大爺連罵瞭三站路 ……
" 這是社會高速發展過程中,傳統倫理價值觀與新型價值觀造成代際沖突的典型現象。" 上海師范大學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冰說。傳統倫理道德的價值觀崇尚尊老愛幼、長幼有序,新一代青年特別是在接受中西方文化交融下成長的一代,他們價值取向中的核心源頭是公平與平等,他們在判斷事物時習慣把 " 公平不公平 " 作為先決條件。代際價值觀的沖突,包括其後引發的多方評價,是社會價值取向多元的體現,也是社會幾代人利益博弈的 " 共享 " 結果。
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胡申生認為,車廂是公共場所,就得遵守公共場所的規則,地鐵和公交車上都設有老弱病殘孕專座,是專座就意味著 " 對號入座 ",平時為瞭不浪費資源,沒有特殊乘客時,普通乘客是可以入座專座的,但一旦有老弱乘客上車,其他人就必須禮讓,這就是規則。但對於非老弱專座,老年人如果想入座,就應當與先坐者協商,無權要求他人非要起身讓座,這也是規則。胡申生說,現實生活中屢屢發生有些老年人對入座非專座的年輕人無端指責、謾罵甚至動粗,就近乎道德綁架,倚老賣老甚至為老不尊,也是為社會所恥的。
而在戴冰看來,我們應該呼喚更多的包容,通過弘揚與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年人的價值取向不斷地趨於理性或接近於傳統。須知 " 今天的舊船票 " 明天 " 依然能夠登上你的客船 "。